•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詩選集的最早譯介:弗萊徹《英譯唐詩選》(Ⅰ&ⅠⅠ)研究

      2014-03-21 07:24:22葛文峰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淮北235000
      安康學院學報 2014年6期
      關鍵詞:弗萊徹譯詩原詩

      葛文峰(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唐詩選集的最早譯介:弗萊徹《英譯唐詩選》(Ⅰ&ⅠⅠ)研究

      葛文峰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英國翻譯家弗萊徹的《英譯唐詩選》及其《續(xù)集》是唐詩專集“走向世界”的第一次嘗試。它們的選材體例、格律體與戲劇獨白詩體的翻譯方法極具特色,而且弗萊徹的首創(chuàng)之功具有重要的文學史意義,并對當前中國文化、文學“走出去”戰(zhàn)略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威廉·弗萊徹;《英譯唐詩選》 (Ⅰ&ⅠⅠ);翻譯方法;啟示

      一、引言

      唐詩英譯史的開端可以追溯到200年前的1815年。但是,在最初的100年里,唐詩英譯全部為單篇或組詩的形式,始終沒有專門英譯唐詩的選集面世。1919年弗萊徹《英譯唐詩選》 (Gems of Chinese Verse,以下簡稱《詩選》) 與《英譯唐詩選續(xù)集》 (More Gems of Chinese Verse,以下簡稱《續(xù)集》)①雖然英文書名為“More Gems of Chinese Poems”(可直譯為《漢詩精粹(續(xù)集)》),但是其封面以漢字明確標注為《英譯唐詩選》,且譯介選取的均為唐代詩人詩作。的出版發(fā)行,“標志著斷代唐詩英譯專集的出現(xiàn),是英語世界唐詩譯介從起步階段走向縱深發(fā)展的里程碑”[1]。作為20世紀初葉西方格律體翻譯中國古詩的代表翻譯家之一,弗萊徹的英譯唐詩選集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海外傳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弗萊徹全名威廉·約翰·斑布瑞奇·弗萊徹(William John Bainbrigge Fletcher,1879—1933),是英國著名翻譯家、外交官。自1908年起,弗萊徹在中國工作生活了25年。他先任英國駐華外交部門的翻譯與官員,后任英國政府在中國上海、廣州等地的駐外領事。出于對中國文化,尤其是古詩的推崇與熱愛,弗萊徹卸任外交職務以后,沒有返回祖國,而是留在廣州中山大學執(zhí)教,繼續(xù)從事他所熱衷的文化交流事業(yè),直至去世。

      二、弗萊徹《英譯唐詩選》 (Ⅰ&ⅠⅠ):選材與譯法

      居留中國期間,弗萊徹深感唐詩經(jīng)典的廣泛影響,而決意將其譯為英語,傳播到西方世界?!对娺x》及其《續(xù)集》先由中國上海的商務印書館首印,然后在英美國家出版。截至1932年、1928年,這兩部譯著已經(jīng)在海外分別再版6次、4次。1966年,美國的出版社仍出版發(fā)行《詩選》的合訂本,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詩選》及《續(xù)集》的體例一致,含有序言、前言與譯文正文。其中,每一首唐詩均為漢英對照文本,作者標注明確,資料詳實?!对娺x》選譯李白詩歌36首、杜甫詩歌45首、其他56位詩人詩歌100首,共計181首?!独m(xù)集》選譯李白詩歌17首、杜甫詩歌30首、其他28位詩人詩歌58首,共計105首??梢姼トR徹對“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的偏愛。他創(chuàng)作了兩首詩歌《致李白與杜甫》 (To Li Po and Tu Fu),分別印在兩部詩集的扉頁,以示對唐代最偉大詩人的敬意:“李白、杜甫,請恕我遠涉而來,/是一位來自彼岸的孤獨的自然朝圣者,/與你們一同穿越云霧彌漫的山巒,/……/請見諒我那卑微之心/飛翔的思緒,/猶

      豫的手指,效仿描摹著/你們浩如林海的佳句”[2]Ⅳ。譯者遴選出的數(shù)十位作者均為唐代代表詩人,前后兩部作品“其他詩人”的入選者各不相同。但是,王維是繼李、杜之后,弗萊徹最青睞的詩人,共有20首作品入選。

      國內翻譯學界論及古詩翻譯,多選取弗萊徹的唐詩譯文作為“失敗”譯詩的例證,對其韻體譯法頗為詬病。然而,弗萊徹的唐詩譯介畢竟發(fā)生于100年前,當代學者緣何以當前翻譯詩學的理念痛批彼時的詩歌翻譯?事實上,將視域還原至弗萊徹的歷史語境,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譯詩并非如當代某些學人所指摘的那么拙劣。相反,與弗萊徹同時代的中國學者呂叔湘曾贊譽“賓納(Bynner)所譯元稹《遣悲懷》遠不及弗萊徹所譯之信達而兼雅也”[3]!

      在《詩選》的“引言”中,譯者直陳他的詩歌翻譯思想:

      譯事之難,乃翻譯與原作之近似距離,不可同“人造珠寶與真珠寶之近似距離”相比肩,詩歌翻譯尤甚,緣其語言最為精湛、含蓄之故。余譯漢詩,因循原詩“形式”,力存音韻,但恐遺其精妙絕倫?;ɑ苤紊衫L,唯其芬芳難攝。譯詩即此理也[2]Ⅰ。

      由此可見,弗氏的譯詩觀強調唐詩特征的傳遞,詩歌形式、韻律與深沉的詩意是他關注的重點,其目的是將唐詩中關于生命的啟迪、自然的熱愛、深奧的哲理展現(xiàn)給西方讀者,給他們帶來唐詩閱讀的愉悅。

      那么,弗萊徹的具體唐詩翻譯實踐體現(xiàn)出怎樣的方法?筆者選取兩例譯詩,評述如下。

      例一:李白《烏夜啼》。

      黃云城邊烏欲棲,Through dusty clouds beside the Wall the crows come home so late.

      歸飛啞啞枝上啼。And cawing fly from bough to bough as each one seeks her mate.

      機中織錦秦川女,The lonely wife was working her silken tapestry.

      碧紗如煙隔窗語。Her window gauze seems mist to her;their cawing words of Fate.

      停梭悵然憶遠人,Her shuttle stops;she sadly dreams of her dear absentee.

      獨宿孤房淚如雨。Her dripping tears confess she feels the house how desolate[2]10!

      《烏夜啼》是李白的一首代表性樂府詩。原詩雖然與先前樂府詩描述男怨女恨的傳統(tǒng)近似,但又言簡意深,別出新意。全詩由情入景,景中含情,由景及人,點明主旨,映射詩人李白郁郁不得志的傷感。原詩為六行樂府詩體,譯詩也還原出六行詩句。原詩每行七言,押韻整飭,譯詩則采用最為常見的抑揚格七音步(第三行稍欠工整)來對應原詩,且尾韻模式為AABABA。譯者發(fā)揮主體性,做出了適當?shù)母淖g。原詩第一二句寫日暮群鴉歸巢、聒噪啼叫,而譯詩則演繹為遲歸(so late) 的雌鴉鳴叫,尋覓雄鴉(her mate),點化了啼鴉意象的行為內涵,為下文思婦閨怨做了鋪墊。“隔窗語”是“秦川女”低聲的幽怨,譯為“宿命的悲咽”(cawing words of Fate),與晚鴉的啼鳴(cawing)類比,渲染出哀婉愁緒的意境。原詩末尾兩句敘述思婦心系遠征的夫君,無法排解的悲愁化作思念的淚水。譯詩將含蓄的“遠人”直接譯為“遠離的愛人”(dear absentee),是西方直接宣泄情感的體現(xiàn)。而末尾“甚是凄涼!”(how desolate?。┑母袊@將整首譯詩的悲怨氣氛推向高潮。在詩意情感傳遞方面,弗萊徹的譯詩甚至超越了原詩。譯者并非漢學家,因此,他的譯詩讀者為普通大眾。原詩的歷史典故、文化專名等詞匯均作意譯處理。如“黃云城”譯為“the Wall”,“秦川女”譯為“the lonely wife”,方便了讀者理解,增強了可讀性。

      借用“戲劇獨白詩”(Dramatic Monologue)的形式英譯唐詩是弗萊徹翻譯方法的一大特點。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代表詩人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1912—1889) “轉向客觀描寫和心理分析,終于發(fā)展和完善了別具一格的戲劇獨白詩,并以這種詩體獨步世界詩壇”[4]。戲劇獨白詩的特點是,全詩由某一位非作者本人的獨白人的獨白構成,獨白人與旁聽者有呼應,傳遞獨白人的氣質與性格特征。

      例二:崔顥《長干行(其一、二)》。

      君家定何處,“Oh,pray you,Sir,where do you dwell?

      妾住在橫塘。My home is the Cross Dyke below.

      停舟暫借問,StayyourskifftillⅠquestionyouwell.

      或恐是同鄉(xiāng)。We may be related,you know.”

      家臨九江水,“My home is by Kiu Kiang’s streams.

      去來九江側。By banks of its riversⅠgo.

      同是長干人,We both come from Ch’ang-kan,it seems.

      生小不相識。But you didⅠnever yet know.”[5]

      原詩以第三人稱的視角敘述了一女一男兩位主人公的對話活動。譯詩則改為第一人稱的直接引語敘事,成為口語化的個人獨白。例如,女主人公先問:“哦,先生,請問您住哪里?”(“Oh,pray you,Sir,where do you dwell?”)“或恐是同鄉(xiāng)”一句轉譯為更加親切的探問:“你知道,或許,我們會有親緣關系。” (“We may be related,you know.”)譯詩中的男主人公的四行詩也全部是口語化獨白,是對上文詢問的回答。加之兩首短詩的譯文為ABAB韻律模式,更加朗朗上口。由此觀之,弗萊徹的《長干行》譯詩完全符合戲劇獨白詩的內涵,是當時維多利亞詩風的直接體現(xiàn)。

      三、弗萊徹《英譯唐詩選》 (Ⅰ&ⅠⅠ)與中國古詩“走出去”:意義與啟示

      有學者指出,“回顧及分析弗萊徹唐詩英譯的特征,對研究當今的漢詩英譯乃至文學翻譯亦不乏啟迪與助益”[6]。當前,“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方興未艾,中國古典文化與文學是“走出去”的主要內容?!对娺x》及《續(xù)集》在中國古典文化海外傳播史上的開創(chuàng)意義與啟示作用不容忽視。

      作為專門結集譯介唐詩的濫觴之作,弗萊徹的這兩部譯作是近代世界文學史上外國人士主動“引進”中國文學經(jīng)典的先驅之作。它們出版之后,迅速由中國傳播到英美等西方主要國家,海外主要文學刊物,如美國的《中國文學研究》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英國的《小評論》 (Little Review)等主流文學學術期刊均對這兩部唐詩譯集作出書評,給予譯者和譯文高度評價。評論者認為,盡管譯者在典故考證與文化闡釋等方面有若干瑕疵,但弗萊徹的譯詩總體上令人佩服,譯詩優(yōu)美,可以同翟理斯(Giles)、韋利(Waley)等漢詩翻譯名家相媲美。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著名作曲家吉姆斯(P.M.James)從《詩選》及《續(xù)集》中選取了張繼的《節(jié)婦吟》、王昌齡的《閨怨》、薛能的《詠柳花》等多首譯詩,進行譜曲。2002年,美國華裔作曲家王安明又選取弗萊徹英譯的白居易名詩《長恨歌》進行譜曲。這些弗萊徹的唐詩譯文借助音樂,至今仍在傳唱。這也證明了它們受歡迎的程度與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

      弗萊徹的《詩選》及《續(xù)集》在西方世界已經(jīng)深入漢詩愛好者的心中,各著名圖書館及高校均有收藏,甚至入選多部詩歌選集和大學中文教材。弗萊徹英譯唐詩的成功個案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第一,中外語言文化素養(yǎng)與中國文化文學情結是中國古詩走出國門的關鍵。弗萊徹在華25年,具有長期從事外交與教育工作的經(jīng)歷,其中英文水平與中英文化的習得自然堪稱翹楚。另外,弗萊徹醉心于唐詩,他認為唐詩作為古代中國最盛時期的代表文學,蘊含著“華夏的偉大超凡思想——和諧。唐代詩人充滿對山水景致的熱愛,繼承前人哲學思想,吸納道家神秘主義精髓,就其本質而言,展現(xiàn)的是自然的情致,安靜、祥和,而又不乏悠然”[2]Ⅱ。這都是弗萊徹翻譯事業(yè)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二,嚴謹?shù)姆g理念是中國古詩成功轉譯的必要條件。弗萊徹1908年來華即開始唐詩的翻譯工作,直至1919年方才出版《詩選》及《續(xù)集》,前后長達10余年。期間,作品反復修訂,并經(jīng)外國專家與中國學者的審閱修正。如“序言”的作者美國耶魯大學文學翻譯家哈格芮伍(H.L.Hargrove) 便通讀弗萊徹的所有唐詩譯文,提出修改建議。弗萊徹的譯詩也進行過大量的考證工作,幾乎每一首都附有注釋,對其中難以理解的文化意象、歷史典故進行解釋,具有明確的譯詩受眾意識。

      第三,外國出版機構與文化界的參與是中國古詩在海外成功傳播的主要力量。弗萊徹的唐詩英譯作品最初在中國出版,如果沒有英美等國的出版機構積極引進版權,并出版發(fā)行,那么,這兩部重要的唐詩英譯文集只能供中國讀者“孤芳自賞”,也就失去了譯介的原初目標與意義。同樣在英美文學評論界的大力評判與推廣下,弗萊徹的唐詩譯文方才逐漸進入讀者的視野。而且,如果沒有音樂界作曲家對弗譯唐詩的傾心,就不會有音樂大廳中唐詩的聲音。所以,中國古詩“走出去”,外國的社會力量不可忽視。

      四、結語

      令人遺憾的是,“對于弗萊徹這樣一位(在唐詩英譯方面)具有首創(chuàng)性的譯者,學界似乎至今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合理的評價”[7]。因此,筆者梳理出弗萊徹《詩選》及《續(xù)集》的成書歷史,考察其體例與翻譯方法,總結這一譯界創(chuàng)舉的意義與啟示,以期學界能公平地重新定位100年前為中國古典文學“走向世界”而殫精竭慮的翻譯家弗萊徹,并為當下的“中國文化‘走出去’”,尤其是中國古詩的外譯傳播,提供若干建設性啟示。

      [1]江嵐.唐詩西傳史論——以唐詩在英美的傳播為中心[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138.[2]W J B FLETCHER.Gems of Chinese Verse[M].Shanghai:Commercial Press,1919.

      [3]呂叔湘.中詩英譯比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2:8.

      [4]錢青.英國19世紀文學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167.

      [5]W J B FLETCHER.More Gems of Chinese Verse[M].Shanghai:Commercial Press,1919:171.

      [6]朱徽.中國詩歌在英語世界——英美譯家漢詩翻譯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79.

      [7]王小可.文化詩學視域中的早期唐詩英譯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3:4.

      The Earliest Translated Anthology of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A Study ofGems of Chinese Poems(I&II)by William Fletcher

      GE Wenfeng
      (The School ofForeign Studies of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Anhui,China)

      The Gems ofChinese Poemsand its sequel,rendered bythe British translator WilliamFletcher,are the first attempt ofspecial corpus tointroduce TangPoems tothe world.There are manydistinguishingfeatures amongtheir editingstyle,meter and dramatic-monologue poetic translatingtactics.What's more,F(xiàn)letcher's innovation is of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literature.And the two translated anthologies have much referencingvalue topromotingthe Strategyof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s“Going-out”.

      WilliamFletcher;Gems ofChinese Poems(I&II);translatingmethods;enlightenment

      H315.9

      A

      1674-0092(2014)06-0022-03

      2014-09-26

      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優(yōu)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012SQRW214)

      葛文峰,男,山東莒南人,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典籍翻譯研究。

      猜你喜歡
      弗萊徹譯詩原詩
      生態(tài)翻譯學視域下唐詩《送友人》之 弗萊徹英譯研究
      峨眉山月歌
      弗萊徹的“愛即公正”論述評
      譯詩“三美”與國學經(jīng)典英譯的美學問題
      文教資料(2019年24期)2019-01-07 06:24:04
      改詩為文三步走
      謝幕的掌聲
      描寫規(guī)范理論在徐志摩譯詩作品中的體現(xiàn)
      人間(2015年16期)2015-12-30 03:40:39
      霍克思譯《紅樓夢》詩詞的詩學觀照——從兩首譯詩說起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4
      其實我是……
      去車站聽鄉(xiāng)音(駅へ行ってお國なまりを聞く)
      文水县| 化州市| 阿图什市| 南澳县| 和政县| 孟津县| 宁都县| 婺源县| 琼结县| 高陵县| 长汀县| 湛江市| 太湖县| 怀远县| 皮山县| 吴桥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邑县| 田阳县| 华池县| 泸定县| 伊宁市| 罗源县| 迭部县| 宝应县| 临洮县| 绥化市| 泊头市| 黎平县| 乐清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丹棱县| 华亭县| 淳化县| 屯留县| 英德市| 梅河口市| 卫辉市| 高雄县| 南平市|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