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維山
【摘要】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直接體驗、研究探索的學習的課程,綜合實踐課通過活動主題確定,活動過程,活動成果展示,總結評價來達到提高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綜合實踐 確定主題 活動過程 成果展示 總結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25-01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直接體驗、研究探索的學習課程,是以提高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新的課程理念,其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創(chuàng)新性為孩子們的才能展示搭建了一個新的舞臺。在《走近銀杏》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我利用學校特色和學生實際,嘗試開展了一次《走進銀杏》的綜合實踐課,感悟很多。
一、主題確定 貼近學生生活
生活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生命所在,對學生而言,只有經(jīng)過生活的體驗,才能有感而發(fā)、有為而作。由此,綜合實踐課主題的確定,必須貼近學生生活,把學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之中,才能讓學生自由地、自主地、自發(fā)地,用自己的心靈去探尋綜合活動之源,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參與活動。我在確定《走進銀杏》主題時就是以學生現(xiàn)實生活來定的。我們學校有一棵七百多年歷史的銀杏。樹干高大粗壯,四、五名同學手牽手才能合抱。巨大的樹冠像一把撐開的巨傘,樹下是孩子們的樂園,課余時間孩子們都喜歡聚在銀杏樹下打鬧嬉戲,特別是到了秋天,片片黃葉落在地上,像鋪了一層厚厚地毯,孩子們在樹下用樹葉拼圖,在樹葉上畫畫,講從大人那聽來的有關銀杏樹的傳說,當?shù)厝嗣磕昵锾煲捕紩硎諛淙~,孩子們好奇,問這問那,問題很快匯集到我這兒來了:老師,銀杏葉做成枕頭真能治高血壓嗎?銀杏葉當茶葉喝真能治心血管疾病嗎?銀杏葉不加工會不會有毒呢?為什么我們學校的銀杏樹只開花不結果呢?我們學校的銀杏樹為什么還受到國家保護呢?銀杏樹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看來,這個主題,貼近大家生活,同學們又都有濃厚的興趣,也都符合我們定題時立下的三條原則:1.貼近生活,切實可行。2.利于探究,便于實踐。3.權衡比較,多數(shù)人都認可的。我和孩子們當機立斷,確定下“走進銀杏”這一實踐主題。
二、活動過程 展現(xiàn)多姿多彩
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是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它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diào)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搜集、篩選 、積累、參觀、訪問、探究、創(chuàng)作、表達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而,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要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實踐過程,從選取要探究的主題,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過程的實施等,老師都要放手讓學生親身參與整個實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品質(zhì)。
如:在“走進銀杏”實踐活動中,我以《銀杏樹》為話題,與學生互動聊天,依照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由學生分組討論提煉出的三個實踐主題內(nèi)容。即銀杏樹的歷史與傳說,銀杏樹的形狀與大小,銀杏樹的作用與功效。根據(jù)這三個內(nèi)容,全班分為三個研究小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編組,通過小組討論的辦法確定組長、副組長,以及人員分工等,我只是根據(jù)學生特長適當調(diào)整。組分好后,各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初步擬定活動方案后,我再指導各小組相互交流,相互補充,使活動方案更完善、更合理。方案確定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去實踐,開展各自的實踐活動,完成各自的任務,孩子們在實踐中通過訪問老人了解銀杏樹的歷史,收集銀杏樹傳說,圖書室查閱銀杏樹的相關資料,測量銀杏樹的大小、拍攝銀杏樹照片。網(wǎng)上查閱銀杏樹的作用與功效,訪問醫(yī)生核實銀杏樹的功效、作用。
在這次活動實踐中,我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實踐,我只是這個活動的引導者、促進者、幫助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他們在實踐中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面對困難共同克服,共同完成任務,體現(xiàn)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合作性。
三、成果展示 分享成功喜悅
學生在開展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獲,最終要以成果的形式展示出來,整理資料,形成成果是檢驗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在《走近銀杏》實踐活動中,我引導學生把資料整理成自己的作品,并用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來展示自己小組的主題。每個小組都以獨特的方式進行了展示匯報。
學生展示的方式很多,有拍攝的照片、活動過程的錄像、訪談記錄、調(diào)查報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編手抄報或電腦小報、制作實物、部分資料作成幻燈片展示、活動感想的文字記錄等等。在活動成果的匯報中,既有他們成功的一面,也有他們在活動中遇到困難、遭受失敗的一面。正是這些活動開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豐富了他們的閱歷,成功的或是失敗的,高興的或是難過的、順利的或是曲折的、興奮的或是苦惱的,學生在交流中一一展示,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辛酸,引起全體活動成員的共鳴。這些都是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的成果及真實體驗,交流活動成為學生內(nèi)心對活動感受的真實反映,成為學生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顒诱故疽宰畲蟮南薅日{(diào)動實踐的積極性,使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達交流,就是實踐的目的,實踐的最終收益。
四、總結評價 提升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特別重視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在活動階段小結或活動結束時,學生要進行反思性的自我評價,商討式的同學互評,指點式的教師總評,提醒式的家長點評等多元評價,在學生自評、互評中,要求學生對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態(tài)度、能力、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任務的結果以及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自己對他人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評價以鼓勵為主,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通過評價活動,讓學生能認識自我,互相學習,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走進學生生活,學生靈感的火花,智慧的源泉,情感的體驗,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會在這方舞臺上異彩展現(xiàn)。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的素質(zhì)逐步提高,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