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樹章
摘 要: 初中語文課堂體驗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體驗,獲得知識、掌握技能、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式教學模式是:導入中體驗——朗讀中體驗——活動中體驗——激勵中體驗。這種體驗教學模式有利于語文的教與學,有利于學生主動地探求、創(chuàng)新。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體驗式教學 聽說讀寫 活躍課堂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在一旁觀察學生的活動,做學生活動的助手?!痹谡Z文課堂上,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及語文學科的特點,建構師生互動的主體體驗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那么,究竟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體驗,獲得知識,掌握技能,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呢?筆者多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導入中體驗——朗讀中體驗——活動中體驗——激勵中體驗”的體驗式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一、導入中體驗
精彩的導入猶如好戲開頭,先聲奪人,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撥動學生感知的心弦,為上好一節(jié)課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語文課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筆者常用的方法有:設問導入法、聯(lián)系舊知導入法、故事導入法、解題導入法、渲染氣氛導入法、情景導入法、謎語導入法、看圖導入法、觀察導入法、設置懸念導入法等。采用不同類型的導入法,因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不同相機而用。
如教學《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課時,筆者采用了設問導入法,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趣味問題:“1+1=?”讓學生自由回答,學生的答案各式各樣,筆者順勢導入課文:“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答案也就不一樣,所以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請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樣導入新課的目的就達到了。巧設問題可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僅激發(fā)學習興趣,而且把握課文的思路、主題等。
二、朗讀中體驗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充分朗讀文本,在朗讀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從而感受語文的美。朗讀是學生對語言文字感知、理解、體驗、感悟的重要橋梁,同時又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朗讀時,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大大增強學習效果。
閱讀文章,是一個由淺到深的認識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符合學生的這一認知規(guī)律,每朗讀一遍,都要有其明確的目的,由淺入深地指導學生學習。筆者指導學生朗讀的大體做法與要求是:
第一遍朗讀,一般安排在課前預習完成,要求讀準確,即字讀準確,標點符號讀準確,行文格式讀準確(準確性)。隨文本自學生字,理解生詞在文中的正確含義。
第二遍朗讀,以優(yōu)美的范讀為主的朗讀,這樣會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喚起學生對朗讀的渴望。整體概括課文內(nèi)容。
第三遍朗讀,要注意不指讀、不喊讀、不拖腔、不唱讀、不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顛倒語序,讀出句子的節(jié)奏、停頓、重音、語氣、語速、語調(diào)、情感等。細讀重點句子、段落,多角度品味、欣賞文章,理解其深刻意義(品味)。
第四遍朗讀,讀出文章的語感。體驗和感悟相關的人生或生活哲理,學習文體的基本特征,積累語言材料。
朗讀形式多種多樣,如教師范讀、錄音范讀、個別朗讀、小組朗讀、全體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而選擇朗讀形式。
三、活動中體驗
要使課堂“活”起來,就要使學生“動”起來。教師應充分考慮初中學生形象思維活躍、好勝心強等特點,遵循學生自主發(fā)展、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等原則,溝通內(nèi)外,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資源,創(chuàng)造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環(huán)境,循序漸進地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如講故事、演講、辯論會、對聯(lián)比賽、口頭評講作文、詞語接力、連詞成段、警句收集、報刊剪摘、演課本劇、游戲、猜謎語、朗誦會等。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如圖書館、閱覽室、電腦室、網(wǎng)絡空間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場所。這樣在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不同層次和不同愛好的學生都有學習知識、發(fā)揮才能的機會,不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比如,筆者在教完課文《春》之后,再一次用多媒體播放圖文聲情并茂的視頻朗讀,并要求學生一起跟著朗讀,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融入語境,甚至還自然而然地做出肢體動作。朗誦完,很多學生覺得意猶未盡。筆者趁熱打鐵,急中生智,組織了一個“連詞成段”的比賽,挑出文本中幾個精彩詞語要求學生連接成一段連貫、流暢、中心明確的片斷,內(nèi)容是寫春天的校園。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思如泉涌,很快就完成片斷,而且達到連貫、流暢、中心明確的要求。其中一位學生這樣寫道:“今天是家長開放日,春節(jié)的校園熱鬧非凡,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樣子。我呼朋引伴走到操場,大家都精神抖擻,阿姨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繁花綠葉陽光下的顯得特別耀眼,鳥兒們也飛來湊熱鬧,唱個不停,時而宛轉(zhuǎn)低沉,時而嘹亮高亢,懸掛著的彩球也不甘靜默,在微風中賣弄自己的舞姿?!睂W生在活動中迸射智慧的火花。
四、激勵中體驗
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說:“教育,就是給人積極向上的影響力,教學藝術就是激勵的藝術?!边\用激勵教育法要把握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要善于發(fā)現(xiàn)“閃光點”;二要學會欣賞學生的長處;三要把握好激勵的尺度。概括地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
激勵學生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運用語言藝術激勵,有時是口頭語言,如“你真聰明”、“你很會說話”、“你能行,老師相信你”,有時是書面語言,如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寫上一些鼓勵性話語;也可以是非語言式,如一個信任的微笑、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回肯定的頷首、一個夸獎的手勢、一個輕輕的撫摸等,這些無聲的激勵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將牽動學生的心,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可以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驅(qū)散自卑的陰影,找回失落的自尊,開發(fā)的潛能,從而使學生信心十足,手臂舉起來,聲音亮起來,腰桿子挺起來。激勵學生的方式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愛好、心理等特征的不同而運用。
運用激勵教育法應做到不失時機、具體細微、恰如其分,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體驗到成功和被人賞識的喜悅,從而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五、結語
體驗式閱讀教學適應新課程改革對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讓學生獲得閱讀的主動權,在身臨其境中發(fā)展思維,增長解決問題的才干,學會從體驗中認識世界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情感、意志、態(tài)度,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潘斗兆.基于體驗式方法的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7).
[2]李秀英.淺談激勵教育法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3]蔣成禹.體驗:閱讀教學的新航標.語文學習,20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