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士英
摘 要 通過有趣的化學實驗,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讓他們感受化學的神奇和魅力。趣味化學實驗是對學生神經的強大刺激,它具有以下特點:1.富有新意和創(chuàng)造性,給學生無限的討論和想象空間。2.聯(lián)系生產、生活。3.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做好實驗教學,讓化學課堂變得更輕松,高效。
關鍵詞 趣味實驗 興趣 效率 化學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02-0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通過有趣的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讓他們感受到化學的神奇和魅力,以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呢?
一、實驗富有新意,能夠讓學生展開無限的討論和想象
我們在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的時候,人教版化學必修二中安排的實驗是將過氧化氫加入氯化鐵溶液作為催化劑,等量置于2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在5℃和40℃的水中反應,并對比實驗。當40℃的水中的過氧化氫分解放出大量的氣泡時,用帶火星的木條檢測放出的氣體。這個實驗沒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很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其實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完全可以通過夏天食物更容易變質,冬天或者冰箱中的食物可以保存較長的時間一句話來進行說明。接下來安排這樣一個實驗,可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目的。將魚缸中游來游去的金魚放入液氮中(液氮的沸點是零下196℃,金魚會馬上凍成冰塊一樣的,然后迅速打撈出來,再次放入水中,便會發(fā)現(xiàn),凍成冰塊的金魚馬上又活過來了?。ㄗ⒁?,用小的魚網,帶上厚的棉質手套操作,防止被液氮“燙傷”)。學生們對這樣的結果非常的好奇,他們會就此展開激烈的討論,并且還會有很多的同學聯(lián)想到未來的醫(yī)學,以及長生不老術……這樣的實驗會在學生的記憶深處扎根,激發(fā)他們無限的潛能。
二、實驗要聯(lián)系生產、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無處不在
很多老師在講油脂的性質的時候,經常給學生播放有關肥皂合成的實驗視頻,理由是這個實驗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如果做這個實驗,課堂上就沒法完成當堂的任務了。結果是學生只能在老師的灌輸下完成皂化反應。視頻實驗和真實的動手操作實驗對一個人的認知影響是天壤之別的,老師自認為高效的應試教育方法對學生的毒害也很深,但是學生做成漂亮的肥皂后的那雙興奮的眼睛以及會很長時間追著教師問相關問題的熱情,都告訴我們這些聯(lián)系生產、生活的實驗是教學中上好的素材,千萬不可草草了事。類似的教師可以在講膠體的性質的時候,安排果凍、水豆腐的制作的實驗;在講電解,電鍍的時候增加一個實際的在金屬和塑料上鍍銅的實驗;在講硫酸強氧化性的時候,可以增加一個魔棒點燈的實驗(用玻璃棒蘸濃硫酸和高錳酸鉀粉末,然后接觸酒精燈的燈芯,可以將酒精燈在不用火的情況下點燃)。這些安排也符合美國教育家杜威的生成式教學模式,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三、課堂實驗要具有多樣性,不要拘泥于課本
1.很多老師最常用的化學演示實驗的方式是自己在前面做實驗,讓學生在下面看現(xiàn)象,然后一起分析,總結結論。當然有些細微的實驗現(xiàn)象遠處的同學是看不清楚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實驗安排上可以遵循這樣的原則:有條件讓學生實驗,那么教師就不要做演示實驗;能單一實驗就不要小組實驗;能演示實驗就不要視頻實驗(特殊的一些實驗,如危險性比較高的或者有毒的,如氯氣的制備,對學生安全容易造成隱患的實驗除外)。
2.可以考慮將一些傳統(tǒng)的實驗以全新的方式展現(xiàn),穿插在情境教學中。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一第四章在講三價鐵離子的鑒別的時候,安排了三價鐵離子和硫氰化鉀反應的實驗,二者接觸后馬上呈血紅色,進而確定三價鐵離子的存在。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可以考慮將這個實驗配上稍加恐怖的背景音樂,教師本身可以扮演魔法師的角色,手持一把“桃木劍”(事先在桃木劍上均勻涂抹氯化鐵溶液),口中念叨咒語,當魔法師將桃木劍插入水中的時候(趁學生不注意加入硫氰化鉀,注意安全,硫氰化鉀有劇毒,從安全角度考慮這個實驗最好不要做學生實驗),同學們便可以看到清晰的血紅色劍印。當學生瞪大眼睛,詢問原因的時候,老師可以進入教師的角色講解緣由。這種戲劇化情境的設立,讓學生完全擺脫課堂的拘束和壓抑感,在無比新奇的條件下完成對新知的接受,而且長久不會忘卻。這種角色的串演,將呆板的化學課堂演變成一個五彩繽紛的劇場,學生對化學反應、化學現(xiàn)象的理解長久的根植在頭腦中,這對化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四、對于一些所需時間長的實驗或者是與教學內容有關系的趣味實驗,可以安排成家庭實驗
在講人教版選修一《化學與生活》時,涉及到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制作飲料的對比實驗來理解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原料:橙子;胡蘿卜;白糖;防腐劑。具體操作如下:用豆?jié){機或者果汁機將橙子制成果汁,然后分裝在四個塑料瓶中,編號分別為1、2、3、4,做對比實驗。1號瓶什么都不加,色澤有些暗淡,味道很酸;2號瓶僅加些白糖,口感要好些,但是色澤同1號;3號僅加胡蘿卜汁,不加糖,對比1號,讓學生理解食用色素的魅力;4號白糖,胡蘿卜汁、防腐劑都加,和其他三個瓶子放置幾天后便會發(fā)現(xiàn),不加防腐劑保留幾天就會發(fā)霉,而加防腐劑的4號瓶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這些實驗用品生活中都有,防腐劑教師可以提供,同時要求學生上網查出防腐劑在飲料中的計量要求,分析為什么不可以多加防腐劑的原因。這樣的安排,將化學學習、化學實驗延伸到課堂之外,學生通過切身體會,能理解食品添加劑的作用和計量要求,在學習上和化學素養(yǎng)的沉淀上都是事半功倍的,類似的實驗還有很多,需要老師自己去挖掘。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化學教師有效的利用趣味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化學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化學(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化學(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