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兵
內容摘要: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和閱讀祖國的語言,對學生而言,書是良師益友,可以發(fā)展學生的素質,所以,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創(chuàng)新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而閱讀教學是可以起到這種作用的,閱讀教學對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語文教學 閱讀 技巧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地位與現狀
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的新時代,是信息量急增的社會,也是閱讀的社會,閱讀對于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是長期以來,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卻一直處于一種封閉的狀態(tài),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學會閱讀,還是停留在為了眼前的考試而讀,被動地接受老師或教參上對文章的解讀。這種現狀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無疑是不適應時代要求的。
二.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的嘗試
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思維與方法,變教師的滿堂灌為適當指導,稍微點拔,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學生的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閱讀熱情。
1.是活用現有教材。對于教材的課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學,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哪些作品應該不重視,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閱讀,哪些作品應該重點研讀,由學生拿出意見,最后老師與學生共同商定。對于宜重點研讀的課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參或別人對作品的定論,而應以學生為主,啟發(fā)學生反復閱讀,自主感受。在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一定會引起同學們的濃厚興趣,一改傳統(tǒng)的教法,對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大有裨益,不但讓學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品評文學作品的能力。
2.是提供更廣泛的閱讀材料。未來的社會是高度信息化的社會,閱讀教學僅以課本為單一的教學內容是不夠的。教師可以放下課本,把學生帶出教室,把閱覽室、圖書館作為課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圖書都變成學生的語文課本,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在書的海洋里去徜徉,去遠航。
3.是尋找課外的閱讀材料,指點閱讀方法。閱讀材料內容上由易而難,循序漸進。不一定要求學生一上圖書館就得啃大部頭,剛開始閱讀時可以選擇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讀者》等雜志,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感悟能力時,又向他們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說、散文等作為閱讀材料;最后再向他們推薦大部頭的,或一些語言比較含蓄、意境比較深遠的名家作品,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消除了學生對名著的恐懼,并且整個過程由老師啟發(fā),學生對書籍懷有一種好奇,從生理與心理都比較適應。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鞏固閱讀效果。
閱讀方法以討論為主,自主思考,學生對所讀的書籍應當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某本書,或某類書的研討會,研討會的主角是學生,讓學生把在讀書中所得到的感悟發(fā)表出來,討論的過程是一個思維訓練的過程,更是一種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過程。
鼓勵學生讀書,就要讓學生在讀書中發(fā)現自己,并鼓勵他們有獨到見解,增強他們的自主欣賞能力和鑒別能力。課堂上,激勵學生突破教參,訓練創(chuàng)新思維。為了訓練學生自主的欣賞能力與鑒別能力,教學時首先要有意識地避開教參的現在結論,而突出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體會,自主討論。教學中談及歷史上的許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等,倒不是說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處,而是他們的忠收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觀點可能偏頗,但思維活躍,表明學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較之低層的被動接受。
四.選擇多樣的閱讀途徑,進行自主閱讀實踐。
根據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特點,以課本閱讀為基礎,在具備了初步的閱讀能力后再作課外閱讀的延伸,進而再去讀社會、讀人生這部無字大書,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是開展課內各種語文活動。配合語文課本及課外閱讀內容,我們可以在校內、班內舉辦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如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辯論比賽、作文比賽、課本劇比賽、成語接龍比賽等,鞏固課內課外閱讀知識;還可以辦手抄報、辦文學社刊物,辦壁報、黑板報等,從征題到寫稿,到版面設計,全由學生自主完成,鍛煉學生的能力。
二是開展各項社會實踐活動。開放的社會,開放的課堂,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時刻與社會接觸,教師應給學生一雙慧眼,讓學生去體會社會生活的真善美,去鄙棄社會生活的假惡丑,去同情去關愛,去憎惡去批判,把社會作為第二課堂。
創(chuàng)新教育提倡學生有目標、有選擇地學習,不滿足于獲得現成的答案和結果,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內容去適應新的情況,自主調控學習進程和學習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把自主權還給學生,進行符合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的嘗試,創(chuàng)新人才就會逐步在開放型的語文大課堂中成長起來。
(作者單位:河北磁縣賈璧鄉(xiāng)學區(qū)天濠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