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7-077-01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運用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學生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活動,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chuàng)造的本領,實現自主性發(fā)展,使自身素質優(yōu)化。初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起點,以創(chuàng)設學習空間為載體,以自主探究學習為核心,以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體驗、自我發(fā)現、自我選擇、自我教育。
一、創(chuàng)設問題空間,激發(fā)自主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和認識傾向,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具有定向,推動和激勵的作用。可見,興趣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內驅力。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生動鮮明的教學情境,多種激勵機制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興趣,而設計疑問、提出問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來設計一些探究性、遷移性、發(fā)散性問題,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無窮”的教學境界,更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或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為“自主探究學習”作充分的心理與智能準備。
二、營造美讀氛圍,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美讀可以把教材無聲的文字變?yōu)橛新暤恼Z言,把文中靜止的感情變?yōu)檎媲閷嵏?,既能“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與作者心靈相感通”(葉圣陶語),又能把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現出來,躍出紙面,把自己帶進課文的情境中去,毫無障礙地接受課文內容的熏陶感染。因此,美讀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獲得情感體驗的主要途徑。
三、提供不同學習方法,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的條件
學習方法有很多,而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又有所不同,因此,我在《春》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大家回憶一下,你最喜歡文中哪部分的內容,你們用自己的方式獨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這部分內容匯報一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講一講;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春的美景;喜歡搜集資料的同學,可以交流課前查找有關春的圖片資料;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盡情地讀一讀。
四、尊重個性思考,促進自主探究的創(chuàng)新
在語文教學中,要將感受、領悟、欣賞、批評的權利交給閱讀的主體——學生,讓他們在發(fā)現、討論、申辯中張揚個性,發(fā)現自我,從而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稍O計適合個體學習需要的問題:你喜歡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說說你喜歡的原因。你覺得哪句詩有言外之意?蘊含了怎樣的哲理?說說你對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點?文中對“……”的描寫,你能分別聯想到什么?你覺得這篇文章(或這首詩)應該怎么讀?如我在教學詩歌《在山的那邊》中,我首先設計一個問題,你讀完《在山的那一邊》這首詩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去聯想,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了,積極地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