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識譜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課程標準指出識譜教學要在豐富的、生動的、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進行。針對小學生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和識譜要求,本文從三個方面對趣味化識譜的方法進行闡述,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興趣,有效提高識譜能力。
【關鍵詞】識譜教學;識譜能力;學生;學習;興趣
識譜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對豐富學生音樂內涵、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起著積極作用。音樂課堂教學中,由于識譜教學比較枯燥,學生通常對識譜學習不感興趣,絕大多數學生懼怕識譜。教學中可靈活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識譜教學,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高識譜能力。
一、游戲輔助教學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認識有限,他們面對陌生的音樂符號,常常感到深不可測,識譜較為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將游戲有效地融入識譜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識譜能力。如認識音符教學,可用各種顏色的卡紙制作出不同音符的卡片進行時值組合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認識各種音符。又如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教學,教師可按照節(jié)奏示范“走”和“跑”的動作,并請學生幫教師同步“配音”表演,讓他們感受 “走”和“跑”的時值,使得學生在“走”、“跑”和“讀”的游戲中掌握兩種音符的讀法及時值。再如,復習二拍子、三拍子等節(jié)拍時可做“摘果子”游戲,即運用多媒體展示分別長有兩個、三個或四個果子的果樹,教師即興彈奏各種拍子的樂曲,學生分小組隨音樂節(jié)拍拍手或跺腳,討論這首樂曲是幾拍子,并派代表到樹上摘果子。游戲式的識譜教學形象生動,有效增強了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并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
小學生最喜歡卡通和動漫,他們對卡通世界有著無限的想象和濃厚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受,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對突破教學重點和分散教學難點也可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在講解下滑音記號時,可做一個卡通人物摔跤畫面的音樂課件,這樣學生會很容易認識下滑音記號,并掌握它的唱法。又如《西風的話》一課,這首歌音域跨度較大,氣息控制有一定的難度,為突破這些難點可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識譜教學。讓學生畫出歌曲旋律線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高低起伏的旋律線就像是一座座綿延起伏的山峰,這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一目了然,很快就能輕松掌握??梢娊虒W中有針對性的將多媒體課件引入音樂課堂,對識譜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器樂輔助教學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包括了聽、唱、奏等基本要素。器樂教學與識譜教學相輔相成,器樂演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音準和節(jié)奏,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識譜和演唱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豎笛和口琴的操作較為簡單,將它們引入音樂課堂,可大大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實踐表明,學習器樂的學生,其識譜能力和演唱能力遠勝過于未學過器樂演奏的學生。這是因為器樂演奏的過程也是識譜的過程,通過豎笛、口琴或電子琴等樂器的演奏,學生不斷地進行聽音訓練,潛移默化中建立起準確的音高概念,在掌握一定演奏技能的同時,又發(fā)展了識譜和演唱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同時,我們要注意器樂教學中樂器本身的音準性,訓練要做到計劃性、趣味性和持久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因此,將器樂引入課堂也是提高識譜教學有效手段。
總之,識譜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將樂理知識循序漸進地傳授給學生,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充分運用多媒體、游戲、律動等教學手段,有效地調動學生識譜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識譜能力。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賈俊.讓小學樂理知識教學生動有趣[J].浙江:中小學音樂教育,2014(11).
[3]黃敏.我的游戲式識譜教學[J].浙江:中小學音樂教育,2015(1).
[4]胡禮妃.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2(08).
[5]王藝璇.讓識譜重歸課堂——反思高中音樂識譜教學[J].科技信息,2013(10).
[6]黃鑫.淺談小學唱歌課中的有效識譜教學[J].群文天地,2011(02).
[7]彭麗萍.博樂市烏圖布拉格中心學校;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之我見[N].博爾塔拉報(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