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區(qū)疁城實驗學校 孫玉俠
無論是“后茶館”式的教學主張,還是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都已經讓一線教師深切體會到當前課堂教學已經朝著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這一核心內容發(fā)生轉型。張人利校長說:“教師要只講學生學不會的,而不是講所謂的‘重點難點’,這就必然要求學生先學。學生在學習后形成對事物的各種不同看法,教師要讓學生的相異構想充分暴露并解決,這樣的教學才是啟發(fā)式的?!笨梢娬n堂教學應該開始于學生的獨立學習和預學準備,建立在老師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還有哪些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上。那么,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才能實現(xiàn)基于預學的自主課堂呢?
預學習是一堂課的前提。但是預學習不能簡單地理解成看一遍數(shù)學書或者做一遍課后練習,這樣就不能深入教材、獨立思考,更難體會到其中的邏輯推理或者數(shù)學思維方法。為了便于學生開展有效的自主預習,教師在上課前要認真準備導學提綱,這些導學提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問題的設計以及語言的表達都要關注學生的可接受性,并注重前后銜接的邏輯性。利用預習提綱,指導學生開展預習,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比如六年級時,由于學生剛入初中不久,語言組織能力不夠,不妨給學生提供具有啟發(fā)性、層次性甚至趣味性的問題,比如在《分數(shù)的加減法》第二課時中,可以這樣設計預習提綱:閱讀課本45-46頁,思考并解答提綱中的下列問題。(邊讀邊注意將關鍵句標示出來)
(1)通過閱讀課本,你到了幾種分數(shù)?
(2)情景問題中的分數(shù)分別屬于哪一種?
(3)這幾種分數(shù)有何特點?你能舉出一些這幾種不同類型的分數(shù)嗎?
(4)這幾種分數(shù)和1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
(5)假分數(shù)和帶分數(shù)能互相轉化嗎?如果能,請你舉例說明。
可見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給學生一個引導適當?shù)摹奥肪€圖”,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預習。而隨著預習方法的逐漸清晰、知識底子加厚,提出的問題難度可以不斷加大,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更深刻、預習更全面。到了高年級應該引導學生走向自主預習之路。在形式上,不妨先對全體同學進行異質分組,在能力較強的同學的帶領下,組內合作預習,鼓勵學生獨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按照以下幾個思考層次:“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用的是什么知識、有沒有其他做法、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自己有何見解?”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肯定,當學生經過預習有了收獲時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許的,他們的困惑和不解也迫切希望與人交流、得到解答。因此展示應該是新課堂學習的關鍵和核心,是分享質疑、提升思維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前提,課堂上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預習內容來組織課堂交流、討論。對于在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恰當?shù)匾龑?、適時的幫助、巧妙的穿針引線、讓學生感受預習帶來的成功體驗。當然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老師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見解,對不全面的或者錯誤的觀點或者課堂上生成的典型問題要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質疑等方式予以補充、糾正。教師則要根據(jù)學生課上的學習情況、以學習目標為本進行“傾聽—梳理—點撥—講評”,實現(xiàn)有針對性教學。這里要注意一個原則,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表達一個觀點后,評判的權利要還給學生,例如在九年級復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課中,學生A認為若不等式2xa-3≥8-2x 是x關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a的值應該是1,但學生B馬上提出發(fā)對意見,他認為 a的值可以是1,也可以是0,立刻引起了學生們自發(fā)的討論。類似于這種同學間的搶答、小組間的競爭、質疑、補充、爭辯,應該成為課堂學習時常見的鏡頭。總之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一直到學生找到解決的方法為止??赡苓@個過程中有的學生表達得不夠完善,或者方法不一定是最優(yōu)的,教師可以加以補充歸納。如果有些問題實在沒有學生能解決,教師再精講。
如果說預學是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那么檢測環(huán)節(jié)則是讓學生解決問題后下課,同時,檢測中又會讓學生產生新的問題去思考。因此檢測是新課堂學習質量的保證。教師可以以試卷、紙條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而檢測的內容要圍繞課堂學習目標出題,要分層次出題,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提高。而且檢測必須當堂完成、分層次地完成,方便對于檢測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給與反饋、矯正,提高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如在《二次函數(shù)的復習》一課中,可以選用這些練習作為當堂檢測內容:
總之新概念理念下的課堂學習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的活動,一條暗線是每一步學都有教師在指導、引導。只有把這兩條線緊密結合,課堂學習效果才會更好。要相信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預學習去親自經歷知識,獲取知識,通過課上的展示討論、質疑反思,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將基于預學的自主課堂轉型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