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艷
【摘要】少年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只有在少年兒童時期形成閱讀習慣,才能為成年后閱讀奠定基礎。那么,作為國家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年級,該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品質意義深遠。
【關鍵詞】小學 低年級 閱讀 習慣 方法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95-02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所徐升國同志在《中國閱讀——全民閱讀藍皮書(第一卷)》中指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個民族的未來素質,要提高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和文明素質,將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蓖瑫r還指出:“少年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只有在少年兒童時期形成閱讀習慣,才能為成年后閱讀奠定基礎?!眹覍﹂喿x極端重視,建立了全民讀書計劃,實施了全民讀書工程,并開展了系統(tǒng)的讀書活動。那么,作為國家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扎實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意義重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該如何抓好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從我國目前教育的體制看,學校教育仍是“主渠道”,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閱歷淺薄,文化積累弱,習慣還沒有形成,能力差。在這樣一個幾乎是“一張白紙”的現(xiàn)狀里,抓好他們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難度很大。雖然難度大,可“一張白紙”能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來。
課堂教學可以說是學校閱讀習慣與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支撐點”,那么又該如何發(fā)揮課堂教學這個“支撐點”的功效呢?
第一,要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加強小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一直是心理學的一貫主張,其原因在于它是內在的,是具有誘發(fā)力的,是發(fā)展的不竭動力。筆者認為:“讀”是最佳的載體,常言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換句話講,書讀熟了,懂了,才能真正感受到書中那斑斕的世界,多彩的生活,神秘的幽谷,趣味的人生等。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學《雪趣》一課時,一定讓學生多讀幾遍,通過讀想象文字表現(xiàn)的畫面,從而感受冬天的美麗。如果條件允許,走出校門,領學生到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中感受現(xiàn)實中的冬天的雪。文本與現(xiàn)實的結合更易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要交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學生能讀不行,必須會讀,“會”需要方法的支撐。因此說,要交給學生一定的方法。例如: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要查字典;要邊讀邊想;可寫寫畫畫。不懂的詞或句同桌間、同學間可以相互交流交流,也可以問問老師或家長等。這樣的方法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
第三,編演課本劇。教者可以把一些文本教材編成課本劇讓學生來表演,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在表演中會加深對文本教材的進一步理解,提升對讀文的興趣和理解水平。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為了推動全民閱讀工程的實施,全國上下開展了不同形式的“讀書日”“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全國的圖書館免費向社會開放。閱讀風起云涌,勢不可擋。由此筆者想到:這些做法學校是否可以借鑒。
筆者所在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生的閱讀工作,學校的圖書室二十四小時對學生開放,上萬冊圖書可免費借閱。全校各班學生自發(fā)捐書建立了“讀書角”,學校還開展了“讀一本書,講一個故事,自編自演一個課本劇”的主題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作為閱歷不足的低年級小學生,該如何提升這群人的參與呢?其一,選擇合適的讀物。首先要讀好課本中的文本材料。其二,根據(jù)教育部推薦的書目,選擇通俗易懂的書目推薦給學生。如:《稻草人》、《寶葫蘆的秘密》《今年你七歲》等;其三,選擇學生喜歡的童話、卡通、語言故事讓學生閱讀。如:《中國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三字經》《千字文》等。
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課上的事,課下的事,校內的事,也是社會和家庭的事。只有形成全方位多格局的培養(yǎng)策略,閱讀才會既轟轟烈烈又深入持久。為了推動我班讀書的深入,我開展了“每學期讀十本書”的簽約活動,其目的要把閱讀延伸到社會中去,延伸到家庭中去。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能力不足,家長參與是不可避免的,這樣學生的閱讀在家長的參與下會扎實有效地發(fā)展下去。
筆者認為: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意內涵的發(fā)展,“讀”僅僅是形式。而內在的興趣,習慣、能力培養(yǎng)是更重要的。
三、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機制
從心理學、生理學或教育學上看,小學低年級學生“韌性、耐力”均很弱。如何延續(xù)他們的閱讀興趣,提升他們的閱讀欲望呢?這需要科學的管理。
第一,彈性化管理。盡管都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閱讀興趣、習慣、能力是千差萬別的。這就需要在管理中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讀多讀少一個樣,讀好讀壞一個樣,不一刀切,漸進式管理,尋求每名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第二、因人而異。在閱讀書目上讓學生有選擇的空間,初期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目讀,不強加于他們,以免影響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如果閱讀面過窄可適度引導。,逐漸擴大視野。
第三,定期總結。小學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強,良好的閱讀習慣又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學管理。因此,要周密計劃,又要實施監(jiān)測,還要及時總結,讓學生一直處在一種積極、健康的狀態(tài)。
第四,適時獎勵。學?;蚪處熆衫脙和昂脛?”的心理,發(fā)揮獎勵的杠桿,無一不是一個良策,但要適時。筆者意思是說不“秋后算賬”,筆者更主張“見機行事”,把獎勵融于閱讀進行中。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是興國大業(yè),是造就未來高素質人才的最佳舉措。抓好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是我們每一位基礎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因此,抓好低年級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需要理性思考、科學行事、堅持不懈。
參考文獻:
[1] 許廣蘭.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點思考[J].新課程(中),2011(1).
[2] 王悅.淺談低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2(5).
[3] 李紅琴.培養(yǎng)鄉(xiāng)村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之粗淺體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