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梅
摘 要: 低年級是學習語言最關鍵的啟蒙和過渡時期,是掌握語言的關鍵時期。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扶到放、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為以后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低年級 說寫話 表達能力
低年級是學習語言最關鍵的啟蒙和過渡時期,是掌握語言的關鍵時期,教師只有抓住這個黃金期,培養(yǎng)學生的說寫話興趣,才能消除學生在中高年級時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為此,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為核心,以訓練為主線,注重說寫話訓練的培養(yǎng),使學生輕松快樂地寫話。
一、激發(fā)興趣,想說寫
“興趣是成功的導向”。小學生具有愛玩、喜動、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新課標指出:“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备鶕?jù)學生的這一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我主動挖掘生活資源,多種渠道,多種形式訓練說寫話,激發(fā)興趣,使學生在玩中說話,在樂中寫話,在成功中愿意表達。
1.故事激趣:聽故事是低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我經(jīng)常為學生講一些名人讀書、寫作的故事,如匡衡“鑿壁借光”、周總理“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說寫話興趣。
2.活動激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文章如溪水。“作文源于生活,離不開生活”,寫話同樣如此。如果讓學生整天待在教室里,教師只重視寫法,學生勢必興趣缺乏,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會有真情實感,言之有物,訴之有情。我們經(jīng)常組織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猜謎語、貼鼻子傳話游戲、雪后帶領學生觀景、堆雪人打雪仗等,使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為學生說寫話提供豐富的素材,使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樂于表達。
3.情景激趣: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為此我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鏡頭,要么請學生讓他們把看到的、經(jīng)歷過的講述出來,要么讓學生表演出來,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
4.成功激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鼓勵是最好的方法。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說話寫話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在作業(yè)本中除了給出相應的等級,還要寫上鼓勵性的語言并蓋上“一級棒”、“好”、“加油”等獎章。另外,對于優(yōu)秀作文還要推薦其向紅領巾廣播站投稿、在后黑板開辟我是小作家專欄等,讓學生品嘗自己寫作的成果,體會成功的快樂。
二、積累模仿,學說寫
1.積累。課標對低年級寫話提出:“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蔽覀兒茏⒅胤e累的實效性,平時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為此,我們還改革了以往的讀書大擂臺,變條形統(tǒng)計圖為階梯形,每一臺階代表一定的數(shù)量,在臺階內(nèi)張貼學生的照片。這樣能增強競爭性,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為了讓學生學會積累,并在生活中靈活應用,我們在后黑板上開設了成語樂園欄目,讓學生自己講平時讀書中積累的成語寫在里面,并將自己的理解和如何運用講給學生。學生爭先恐后,樂于參與此項活動。
2.模仿——以教材為范例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教材是說寫話訓練的依據(jù),小學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初學寫話,必須提供范例,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訴學生怎樣寫,這比任何解釋都清楚。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學習教材的觀察方法、構(gòu)段方式、寫作順序,如《稱象》學習它說話要有順序,練習用“先……接著……然后”說清事情經(jīng)過;《我的梅花鹿》學習它“整體—部分”“上—下”的狀物觀察方法;《精彩的馬戲》學習它按“表演什么—怎樣表演—觀眾表現(xiàn)”的描寫場面的方法……為他們以后作文構(gòu)思提供材料和模式的準備。
三、看圖說話,促說寫
1.結(jié)合教材,看、想、說圖,訓練語言表達。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包含有聲情并茂的故事情節(jié)。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著重訓練學生有順序地觀察表達。首先引導學生尋找圖畫的主要內(nèi)容,逐一觀察,同時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知道圖上都有誰?在什么地方?他們正在做什么?以此增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2.與其他學科教學結(jié)合滲透。如美術《畫彩蛋》、韻文《做風箏》、自然《果實》和科技《不倒翁》等,這些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說話素材,都不失時機地加以指導訓練。學生在玩中說,在樂中寫。
3.我的小本本:從本學期就訓練學生將自己的周記本設計成圖文并茂的形式,即自己的文章旁配以相應的或是喜歡的圖畫,以此喚起他們的思維,發(fā)展他們的想象,促進他們更充分地表達。
四、創(chuàng)意表達,樂說寫
想象力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是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過去沒有遇到過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將來才能實現(xiàn)的事實的形象思維的活動,因而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都離不開想象。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異心理強烈,書中有許多童話內(nèi)容都充分利用,如《狐貍和烏鴉》讓學生續(xù)寫結(jié)局《烏鴉上當以后》,《坐井觀天》引導學生想象青蛙跳處井底后會怎樣,《駱駝和羊》想象聽了老牛的話會怎樣等,學了《小馬過河》讓學生寫想象作文《?搖?搖?搖過河》,學了《撈月亮》讓學生創(chuàng)編兒歌……這些形式的開展,極大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易于接受。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低年級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來說,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扶到放、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為以后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后,我將繼續(xù)探索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法,使他們更輕松地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