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文
【摘 要】引導學生真實地寫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寫出心靈經歷的喜悅和快樂,寫出真情,這是作文教學的高境界。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放飛心靈,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誘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喚醒其沉睡的潛能,自覺地進行寫作。
【關鍵詞】寫作 ? ?生活 靈感 ? ?個性
語文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對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社會實踐打下基礎。語文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激活學生的多向思維,觸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營造濃厚的寫作氛圍,誘發(fā)他們的寫作動力源和興趣,喚醒其沉睡的潛能,使他們自覺地進行寫作。那么,語文教師怎樣才能幫助學生觸發(fā)寫作“靈感”,讓學生頭腦中閃現出一個又一個的“靈感”呢?
一、走進生活空間,放飛學生心靈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中蘊含著無窮的寫作資源。作文教學中,我們應充分開發(fā)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深入生活、走向社會,使學生具體真切地感受生活,給學生思想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寫生活。絢麗多彩的大自然和生活,最能撥動學生敏感的心弦,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驅動,從而讓大自然的芳香、色彩匯成豐富生動的語言在學生心中流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切體驗生活的機會,尋求各種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投身到社會大潮流中,主動去感受和體驗時代的脈搏,通過親自參加社會實踐來豐富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天空下,才華盡顯,個性張揚,自由地展開寫作之翼,寫出精彩紛呈的好文章。
二、觀察素材,構建大腦信息網絡,提高靈感的概率
1.加強指導,讓學生明白積累素材的重要性
從寫作角度看,靈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積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樣的靈感。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激情。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把握生活的真諦,才會產生靈感。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推薦美文佳作,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素材對作文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生怕寫作,仔細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周圍世界的細心觀察,缺乏對生活素材有意識地積累,大腦空空,當然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名著、讀佳作
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引導學生將自己覺得有價值或值得玩味的東西用讀書筆記的形式記下來,常常翻閱它、感悟它,使閱讀真正發(fā)揮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作用。
三、作文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喚起寫作靈感
“靈感”的產生需要有外界新信息的刺激,去“驚醒”那些“潛伏信息”。語文老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輕輕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讓學生頭腦閃現“靈感”的“火花”。
1.讀寫結合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材料中讀與寫的最佳契合點,采用讀寫結合、以讀導寫、以寫促讀的方法來激活學生思維。比如教師讓學生給小說再續(xù)上一個結尾,寫作效果出奇的好,學生想象力極為豐富,結局寫得異彩紛呈。
2.用歌曲創(chuàng)設情景,為想象力插上翅膀
把歌曲引入課堂作文,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機會,同時還可營造出特定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對頭腦中儲存的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的回憶,使學生很容易就找到寫作的觸發(fā)點。比如教學《我的母親》時,教師放了一首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讓學生感受母愛。當聽完兩遍后,大部分學生已淚流滿面,有的甚至泣不成聲。無須太多的文題分析,學生提筆疾書。當教師檢查學生的習作時,發(fā)現許多作文文理通順、重點突出、標題新穎。
3.作文命題方式要推陳出新,注重題目的觸發(fā)作用
語文教師在作文命題上應盡可能多樣化,信息量充足,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心理需要,廣泛誘發(fā)學生的情思,可以設置材料作文、補題作文、一題多做等。比如寫“面對誘惑”的話題作文,就可以擬一段富有啟發(fā)性的提示語:“生活中,人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金錢的誘惑、權利的誘惑、名譽的誘惑……對于學生,名牌的服飾是一種誘惑,可口的飯菜是一種誘惑,甚至于考試時的高分也會是一種誘惑。那么,我們該怎樣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呢?”上面這段提示語正如爆竹上已經點燃的“引線”,就是寫作的興奮點,抓住了這一點,學生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四、實施開放教學,張揚學生個性
長期以來,由于命題作文的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被扼殺了,學生寫作文,其實是“帶著鐐銬”跳舞。學生真實的興趣愛好與其筆下的作文可謂“咫尺天涯”。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向課余生活要空間,即在課內直接地進行文學社團性質的寫作指導與創(chuàng)作實踐,讀寫一體化,把閱讀和寫作都當成對話的一種最高層次的形式。這樣學生通過閱讀就能獲得生活的體驗,拓寬生活視野,豐富生活經歷。
作文應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新課程強調,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審視、關愛、肯定學生個性化的作文,讓學生獲得心靈的解放,從而放飛思緒、大膽行文。為追求學生獨特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作文教學要全程開放。在文題上,倡導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在個性各異的題目下,學生各顯其能;在語言上,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地表達,或平鋪直敘,或濃墨重彩,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或峰回路轉曲徑通幽;在形式上,鼓勵學生不拘一格,自由創(chuàng)造,自由表達,從而放飛學生靈性,張揚學生個性。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翱翔,敢于表達,展示自我,寫出獨具個性、有血有肉的文章。
只要有個性的光芒、情感的宣泄、心靈的顫音,就能展示出無窮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語文新課改中,引導學生真實地寫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寫出心靈經歷的喜悅和快樂,寫出真情,這是作文教學的高境界。教師只有將生命情致的真、善、美融入作文教學中,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