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希亮
【摘 要】文言文教學一直是困擾許多老師的難題,要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學,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然后再因材施教,唯有這樣,才能學好文言文。要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學,就要不斷的追求、不斷地探索新方法,然后因材施教,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到教學中。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 ? ? 教學方法 ? ? 興趣 ? ? 誦讀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文言文學習是學生學習古漢語的入門準備,意義重大。但是學生對文言文的抵觸情緒很大。很多教師也反映文言文難教,為應付考試,文言課便成了字、詞、句的翻譯課。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方法,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
一、架橋鋪路,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有動力,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初中文言文教學首先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在教學“新”、“活”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靈活多樣的教法,生動形象地吸引學生,把學生的興趣全部挖掘出來。現代化教學手段在不斷完善,我們可以從網上下載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利用多媒體技術為文章配上古典音樂朗讀,或采用多媒體手段直觀地展示與課文有關的音像、圖畫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例如,教《陌上?!芬徽n,我從多媒體課件中選取了一組畫面:太陽照在秦家樓,羅敷采桑美貌,行人注目,使官謝羅敷,羅敷夸夫婿。通過一系列的畫面來展現故事情節(jié)和故事細節(jié)。學生邊看圖邊議論:這是什么地方?這是誰?她在干什么?她長得美不美?那些人在干什么?為什么他們會有這樣的反應?使官在干什么?羅敷反應如何?為什么她要夸她的夫婿?在學生提出了這些問題后,教師可以適當地加以點撥,引導他們自己看書去解決問題。這樣的第一次閱讀,學生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而閱讀所收到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過學生自主的第一次閱讀,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感性的認識。在這基礎上,我們可以開始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二、強化誦讀,重視積累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又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就道出了“讀書”的真諦。
讀準了,讀多了,往往就會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點和規(guī)律,就會進入一個廣闊深邃的精神世界,自己的思想就會逐步走向豐盈和深刻。
在我國古代,讀書學文就非常注重熟讀與背誦。學習寫詩填詞,除了要熟悉詩句的一些格律以外,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要誦讀大量詩詞佳作,并且其中有些要熟讀成誦。文言文與我們相隔年代較為久遠,學生對于文言文的語言習慣很不熟悉,這就使學生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難。要指導學生學好文言文,必須指導學生積累大量的感性語言材料。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就無法真正地領悟課文內容和語文知識,而要進行語言積累,朗讀和背誦是十分有效的途徑。在朗讀和背誦中,學生還會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語言美。而文章中的這種美唯有讀出來才會有深切的感受。
三、綜合比較,觸類旁通
學習文言文難,表現在諸多方面,如實詞方面,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較歸類,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如《桃花源記》中有兩個句子出現了“尋”字,即“尋向所志”、“尋病終”,這兩個“尋”詞義各不相同,前者是“尋找”的意思,后者是“不久”的意思。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了然,便于理解。至于古今異義詞,則把古義和今義加以對照、比較,加深印象;通假字則列成表格,分讀音、通什么字、意義三格加強記憶。
文言文虛詞教學更是難點,這就需要幫助學生找出規(guī)律,促其牢固掌握。虛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之、而、其、為、以、乃”等字,這些虛詞其實也是多義詞。在教學中可以把這些字詞列成表格加以歸類,分用法和詞義兩部分,以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理解和記憶。復習時這些知識須綜合講授,然后要求學生舉例,這樣就能達到掌握規(guī)律、鞏固知識的目的。
注意:初一時,不要講太多,遇到一個講一個,兩個就歸納兩個;初三時再綜合歸納,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
四、知識延伸與知識拓展
要學生牢固地掌握學過的知識,必須舉一反三。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訓練就要有足夠的訓練量和對訓練的高度類型化的概括,積累足夠的訓練心得。這是用理性認識指導感性認識的再循環(huán)過程,是從人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的。因而,僅僅局限于課本的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從大綱出發(fā),針對文言文的特點,有目的地選擇一些訓練目的性強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對于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推薦一些文章,讓學生對照著大綱要求,自己用掌握的方法去學習、理解,讓學生在這種自我摸索、自我感悟中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總之,文言文有效教學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哪種方法,都要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效果。只要我們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對文言文的教學進行科學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學設計,就一定能在新課程改革中,在文言文有效教學方面取得可喜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