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偉
【摘 要】習作教學要高效、有情趣,關鍵要重視情緒體驗,撥動學生的心弦,在輕松愉悅的心境中說話、寫作,習作成為表達情感、傾訴心聲的平臺。達此理想狀態(tài),從三方面著手:抓住動態(tài)生成,撥動學生心弦;力求形式多變,減緩畏難情緒;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感受習作樂趣。
【關鍵詞】習作教學 ?情緒體驗 ?主動參與 ?輕負高效
習作一貫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學生怕,教師累;費時多,收效小。老師不顧學生的情緒感受包辦,是此現(xiàn)象的成因所在。因此習作教學要輕負高效,著力點就在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切入。
一、抓住動態(tài)生成,撥動學生心弦
情緒時時發(fā)揮著一種動力功能。課堂中會隨機出現(xiàn)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事件,老師找準切入點來組織教學,學生就有寫作的激情和靈感。這比教師挖空心思出個題目讓學生寫,效果要好上千百倍。因為這樣的課堂是充滿活力,是在悄無聲息中生成的。
學校舉行拔河比賽,學生情緒高漲,誰都想上場為班級爭光,這不是進行習作訓練的有利時機嗎?于是筆者靈機一動:老師當裁判,讓有意參賽的同學上場跟老師握手比手勁;請同學們當觀眾,認真觀察比賽的經(jīng)過,留意選手和裁判的神態(tài)、表情、動作,最后根據(jù)選手的表現(xiàn)與觀眾的認可度決定誰入選。這樣教師先入角色,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學生不知不覺間進入“玩中學,樂中練”。有這富有情趣、充滿樂趣的游戲活動作鋪墊,到下課時,筆者收到了許多童心跳躍的好文章,無論題目還是內(nèi)容都充滿新意,充滿情趣。他們擬了許多妙題:《一場特殊的較量》《嘿!這事真新鮮!》《選拔“大力士”》《別開生面的選拔賽》等。
學生習作中精彩的開頭更是吸引人:
自古以來,選拔賽總是在選手與選手之間較量,可我們班卻有選手與裁判之間進行較量,讓觀眾來決定選手是否入選。你說,這事新鮮“加油!加油!”五(2)班教室里不時發(fā)出一陣陣助威聲、吶喊聲,你以為我們在開運動會!不,教室里哪能舉行運動會,我們是在選拔 “大力士”,嘿!更讓你想不到的還在后頭,竟然是選手與裁判進行較量。瞧……
當學生受到情景感染而情緒激動,急于有話想說的時候,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來之不易的教學情境,因為這時的孩子富有寫作的激情和欲望,更充滿智慧和靈感的火花。
二、力求形式多變,減緩畏難情緒
學生往往對寫作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打破恐懼感,不是靠大談習作的意義、重要性之類的抽象道理所能奏效的,較好的辦法是“寓教于樂”,用有趣的題目,多變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講究題目的趣味性。
習作的題目直接影響學生動筆時的情緒。小學生喜歡新穎的、具有鮮明色彩的、能打動情感的題目。在命題時,要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精神,教師放棄命題的特權,讓學生參與命題,使學生實現(xiàn)“寫想寫之人,記想記之事”的愿望。如半命題習作:你這人真————,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情緒感受來確定寫作的內(nèi)容,他們填出了你這人真逗!你這人真怪!你這人真好!你這人真熱情!你這人真討厭!等題,題目多樣,當然內(nèi)容各異。又如,家鄉(xiāng)推介會,大家各抒己見,擬出了《家鄉(xiāng)在騰飛》《家鄉(xiāng)新貌》《月是故鄉(xiāng)明》《游子回家迷了路》《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等一些妙題,在這些新穎的題目面前,學生當然有濃厚的寫作興趣,《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學生最喜歡寫,像是在給遠方的朋友發(fā)請?zhí)?/p>
2.追求豐富的寫作形式。
任何事物,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都會使人厭倦,每次都要求動筆寫在紙上,學生會覺得單調(diào)、乏味。在習作時,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各自的興趣、特長選擇合適的寫作形式。
〈1〉剪貼寫童話。根據(jù)興趣選擇色彩鮮明、思想內(nèi)容健康的圖畫(郵票、畫報、連環(huán)畫、照片等),剪貼成單幅或多幅組成的“圖畫”,讓學生先觀察,再想象,在說的基礎上寫成一篇童話。
〈2〉畫后習作。教師先讓每人畫出自己最喜愛的事物,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寫。由于這是學生畫、說、寫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都會有濃厚興趣。
〈3〉試辦小報。辦小報,其實只是把習作紙換成小報紙,學生也很感興趣。因為小報有文字編輯、刊頭設計、插圖繪畫、版面設計,比單純的習作在形式上新穎,內(nèi)容上豐富。
〈4〉日志習作。引導學生使用新媒體,在自己的QQ空間,微信朋友圈,發(f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
三、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感受習作樂趣
寫作就是為了與別人進行心靈的溝通,教師在評改時要重視與學生思想情感的交流,用親切、幽默的語言“激勵、喚醒、鼓舞”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無窮樂趣。筆者改變獨自批改的傳統(tǒng)方法,采取小組評、集體評等形式,引領學生找出文章中的優(yōu)缺點,發(fā)現(xiàn)值得探討的地方。
筆者班里有個馬虎學生,他寫作時候常常不注意標點符號,不是一逗到底,結尾來個句號,就是不假思索,逗號想放哪兒就放哪兒,常常鬧笑話。在一次題為《我學會了》的習作中,寫了和爸爸克服種種困難,終于一起將雞殺死了,心里非常高興。不過在習作中表達的意思卻截然相反了,他是這樣寫的:“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雞終于殺死了我們,非常高興!”這不,在他的筆下,勝利者成了那只雞,自己卻犧牲了。為達到最佳效果,筆者講評時幽默地說道:“你很勇敢頑強,可惜還是倒在了雞掌下,老師一定帶領同學們?yōu)槟慵覉蟪穑涯撬离u當作一頓美餐!”在笑聲中,那位同學認識到自己的致命缺點。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交流情感,探討寫作的規(guī)律,學生感到寫作具有無窮的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