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琪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和信息朝向一體化的方向發(fā)展,各國之間的科技交流越來越頻繁,這一發(fā)展趨勢使得科技英語翻譯的要求越來越高。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是翻譯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對翻譯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針對科技英語翻譯在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應用展開研究和探析,通過分析科技英語的詞匯、句法、語篇等特征,闡述了科技英語語言特征,綜合分析了功能對等理論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效果,僅供參考。
關鍵詞:科技英語;功能對等;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12-0120-03
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國際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也愈發(fā)緊密,在此過程中科技英語翻譯發(fā)揮著重大的溝通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國際間的科技信息交流發(fā)展,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對科技英語翻譯的理論和技巧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提高科技英語翻譯的質量就具有極高的現(xiàn)實研究意義。
一、功能對等理論簡介
“功能對等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Eugene Albert Nida)提出的。他認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意到文體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盵1]功能對等理論主要包括形式、內容以及讀者的反應三方面內容。它要求的是兩種語言之間的功能對等,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以原文的主旨和精神為原則,而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對應。同時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目的語讀者的反應,在對于源語信息進行真實準確的表達時,同時也要顧及形式和文體等層面之間的對等關系。
二、科技英語的基本語言特征
從廣義上來說科技英語就是與科學技術有關的英語,它是專業(yè)英語的一個子范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專業(yè)性。其內容覆蓋領域比較廣泛,涉及計算機、電子通信技術、產品加工、心理學、生物學、航空技術、材料學、農業(yè)、機械以及化工等。根據德國學者賴斯的文本類型理論,科技文本可歸為信息型文本,強調的是真實性和語言外部的現(xiàn)實。說明文和議論文是科技英語文本的主要體裁類型。因此,科技英語在詞匯、句法和語篇上都具有獨特性的語言特征。
(一)詞匯特征
科技英語較之于文學語言的最大差別就是詞匯的使用。科技英語的詞匯特征主要有:(1)包含了大量的專業(yè)術語。這些詞匯一般是指應用于某一個專業(yè)或者學科的專門術語,能準確表達特定科技領域概念的詞,如isotope(同位素)、hydroxide(氫氧化物)。(2)普通詞匯專業(yè)化為專業(yè)詞匯。在科技英語中,許多普通詞匯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而成為專業(yè)術語,這些普通詞匯可以出現(xiàn)在各學科,根據不同語境而有不同的意思,如:the first power(數(shù)學中的冪)、chemical power(化學中的能)。(3)廣泛使用縮略詞語??s略語是科技英語詞匯的另一大特點,旨在讓文章表達方便簡潔,如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二)句法特征
科技英語句法結構多,其特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表示:第一,被動語態(tài)應用較多。使用被動語態(tài)能夠凸顯內容的客觀和真實,排除主觀表述,結構簡練。第二,普遍使用名詞化結構。名詞化結構具有簡潔、信息量大和嚴密的特點,并且使句子正式、客觀[2]。第三,運用復合句及特殊句型。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盡可能全面準確地傳達科技信息[3]。
(三)語篇特征
科技英語語篇具有客觀性、邏輯性以及準確性的特征。將科技英語與文學文體進行比較,是一種對客觀事實、自然規(guī)律以及理論的一種客觀性的闡述,不具感情色彩,基本不用修辭手段。其主要功能性作用是對科技概念的一種闡述,準確表達客觀規(guī)律,邏輯清晰地描述問題,科技文本中的每一個語言要素間的內部關系就是一種邏輯性的表現(xiàn)。
三、科技英語翻譯在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應用
科技文本最突出的特點是傳達信息,因此,科技英語翻譯也要關注于傳達信息、增強技術交流。根據功能對等理論,為達到此目的,科技英語翻譯要考慮的重點就是譯文讀者能夠在何種程度上正確理解并欣賞譯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力求從語義層面到風格層面用最貼切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可以通過改變原文形式、保存原文內容,用譯語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把源語重新表達出來。
(一)科技英語在語義層面的功能對等
1詞匯層面的功能對等
由于科技英語詞匯自身的特殊性,譯者在翻譯時往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了解相關專業(yè)、行業(yè)知識,并運用多種翻譯方法,這樣才能夠保障詞匯的對等性。如前所述,這種對等性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確保專業(yè)術語翻譯準確,二是從專業(yè)的角度將普通的詞匯賦予專業(yè)性意義,三是可以簡潔精煉地翻譯縮略詞。詞匯翻譯的對等將會給整個文本內容翻譯的準確性提供保障。
例1:Ecology——生態(tài)學
Biodegradation——生物降解
例2:As a general rule, a body will expand when heated and contract when cooled.
一般說來,物體熱脹冷縮。
He contracted AIDS from a blood transfusion.
他因一次輸血感染了艾滋病。
例3: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歐佩克
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激光
上述例子中,例1是專有詞匯,翻譯已經固定,譯者在翻譯時不可自由發(fā)揮;例2兩句話中均含有contract,在字典中,contract作動詞有如下解釋“簽合同,縮小,感染”,在這兩句翻譯中要想實現(xiàn)詞匯層面的功能對等就需要根據詞類以及上下文對詞義進行選擇,結合語境對于譯文詞匯加以延伸;例3中兩個縮寫詞如完全按照字面意義來翻譯就成了“石油出口國的組織”“輻射激發(fā)的聚光放大”,遠不如“歐佩克”“激光”簡練并為大眾所知。
2句子層面的功能對等
如果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只重視詞匯的對等,那么所翻譯出來的內容無法從根本上滿足讀者的真實需求。由于在科技英語中常常會出現(xiàn)被動語態(tài)、名詞化傾向或者結構復雜的句子,這就需要譯者對句子的結構進行梳理,才能夠用一種正確的結構形式和策略來對文本進行翻譯,從根本上保障信息交流的準確性,因此,在科技英語翻譯中實現(xiàn)句子的功能對等十分重要[4]。
例4:Additives are also used sometimes to extend the product range.
有時還使用添加劑來擴大產品的范圍。
例5: The loss of fine structure in chloroplasts during nutrient deficiency is not unique to nitrogen deficiency.
養(yǎng)分不足時出現(xiàn)葉綠體結構不良的現(xiàn)象不是氮元素缺乏所獨有的特征。
例6:These devices shall be design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may be used in a computer system or network to provide cryptographic protection to binary data.
在設計上,必須使這些設備能夠應用于計算機系統(tǒng)或計算機網絡,為二進制數(shù)據提供密碼保護。
例4句子是被動語態(tài),若譯為“添加劑被用來擴大產品的范圍”就顯得生硬,不符合目的語讀者接受習慣,因此在翻譯時就要靈活處理,將此句譯成主動語態(tài)。例5中如果將名詞化結構“the loss of fine structure”直譯成“葉綠體良好結構的丟失”,會導致譯文不自然,譯文讀者不好理解,無法和原文讀者產生相同感受,因此采用意譯法譯為“出現(xiàn)葉綠體結構不良”。例6充分體現(xiàn)了英語重“形合”,句子的邏輯結構通過長句的使用體現(xiàn),在翻譯成中文時如果生搬硬套英文長句,會產生很濃的翻譯腔,因此應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將不必要的連接詞舍棄,將邏輯結構隱含在短句中。這三句話分別進行以上處理后,就成了與原文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對等語”,有助于譯文讀者與原文讀者產生基本一致的反應。
3語篇層面的功能對等
語篇是表達整體概念的語義單位,它由詞匯、短語、句子和句群組成,是最大的語言單位。要實現(xiàn)語篇翻譯的功能對等,要考慮到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和語篇的交際目的。
例7:Modem is controlled by the computer device.It USES two separate channels And receive data. The center of the channel 1 (low frequency) frequency of 1 080 Hz, channel 2 (high frequency) Center frequency of 1 750 Hz.When modem as active station, with channel 1 to send
data, And to receive data in channel 2.When the modem is in response to stand, the number to send in channel 2.
調制解調器是由計算機控制的設備,它采用雙通道接收數(shù)據中心的1(低頻)頻率為1 080赫茲,通道2(高頻)中心頻率為1 750赫茲,當調制解調器為主動站時,用通道1發(fā)送數(shù)據,并在通道2中接收數(shù)據,當調制解調器處于響應時,在通道2發(fā)送數(shù)據。
從例7中可以看出,科技文本中有大量精確的數(shù)據和含有具體而明確意義的專業(yè)術語。在翻譯科技文本語篇時,首要評判標準就是翻譯的精確性,這就是說源語語篇中所涵蓋的信息需要在譯文中被精確地翻譯出來。也就是說,語篇翻譯的表層對等即為文本中科學信息的對等?;诖?,例7的翻譯文本的語篇實現(xiàn)了科技信息傳達精確的功能對等。
(二)科技英語風格層面的功能對等
科技英語翻譯自身肩負著科技信息傳達的任務,語篇風格特點為重點突出、措辭簡練、構思縝密、層次清楚。由于科技英語所覆蓋的內容范圍比較大,在翻譯的過程中就要遵循上述四個語篇風格特點和規(guī)范,才能夠從根本上保障科技信息傳達的準確性。
例8: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arium titanate ferroelectric material is: dry pressing process by sintering BaTio3 cooling, the improvements are: put pressure dry
good products at 1 200 to 1 400℃, barium titanate are not restore, in vacuum for 1 to 1 000 microns calcined under air pressure, and then cooled to ambient tempera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rium titanate.
While applying a vacuum in the range of partial air pressures preceding the partial pressure where reduction of the barium titanate would occur and in the range of between about 1 to 1 000 microns and cooling to ambient temperature to upgrade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barium titanate.
鈦酸鋇鐵電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干法成型燒結BaTiO3冷卻,改進為:施加壓力干好的產品在1 200—1 400℃,鈦酸鋇不恢復,真空1—1 000微米的空氣壓力下煅燒,然后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從而提高鋇鈦酸鋇的介電性質。
例8選自某專利說明書,整個源語語篇采用了正式程度很高的書卷語,共列出兩個權項,各用了一個長句,表達非常清楚完整,融技術性、專業(yè)化為一體,是超正式的文體。譯文僅僅用了85個漢字,清晰通順,邏輯性強,無論是詞匯還是句法都體現(xiàn)了源語語篇正式的語域程度,實現(xiàn)了與原文在風格上的對等。
四、結束語
科技英語文本本身具有的嚴謹性、科學性、客觀性及準確性等特點,對科技英語翻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功能對等理論把讀者的反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非常切合科技英語翻譯的特點。因此,對科技英語翻譯在功能對等視角下的應用進行研究有切實可行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確保翻譯的內容能夠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對等,從而提升我國科技英語翻譯水平,推動我國對外科技交流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建中.當代美國翻譯理論[M].武漢:武漢教育出版社,2000:65.
[2]歐陽玲利.從功能對等角度探索科技英語名詞化的翻譯[J].中南大學學報,2011,32(1):26—28.
[3]黃林娟,劉芹.淺談功能對等理論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應用——以科技英語長句漢譯為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11(8):48—50.
[4]郭嫻.根據功能對等理論研究科技英語翻譯中的視點轉換[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2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