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姣
摘 要:20世紀90年代初,合作學習以及課堂小組合作模式便引入我國,教師在積極進行課改的同時,發(fā)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尤其是小組的建設,如果小組建設不成熟,學生的合作學習就很難達到效果。因此在平時的課堂中將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嘗試解決。
關鍵詞:小組建設;獎勵機制;合作學習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各自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边@句話說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互相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币虼耍‘斢行У男〗M合作學習是實現英語任務性教學,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現狀分析
隨著課改的深入,各校教師紛紛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在探索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
1.走過場型
一些教師布置了學生圍繞課堂內容自主學習,但短短兩三分鐘后便急忙收場。這樣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多數學生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
2.甩手掌柜型
還有的教師布置了合作學習任務后,不是在一旁等待,就是象征性地在學生中間巡視,并未起到輔助作用。
3.變相教授型
有時候我們?yōu)榱俗寣W生合作學習中的交流更順利,有些教師利用觀察的時間,把自己所期待的結果有意識地暗示給學生。從表面上看,學生積極探索、討論充分,實際上卻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使小組合作學習應有的作用難以實現。
4.形式單調型
小組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中運用最多的形式,但這種形式在操作上會出現各種問題。
二、小組建設策略
針對目前在實踐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我進行了大膽的變革及嘗試,最終在小組建設方面總結出幾點建議:
1.明確獎勵機制
(1)積極回答加星制
在每個小組活動中,積極回答問題并完成任務的學生或小組即可得到一顆星。
(2)流動大星制
每節(jié)課哪個小組得到的星星最多,便可獲得一顆大星做獎勵,這顆星在班級里流動。
2.小組角色分工及能力培養(yǎng)
小組活動成敗的關鍵在于小組成員的角色分工以及他們在各自角色上的成長。小組一般有組長、計時員、記錄員、紀律員等角色,不同的角色在小組中的作用不同,所需要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教師在小組建設初期要明確小組分工,并對不同角色所承擔的任務予以說明,讓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明確自己在小組活動中除了研究、討論外還應承擔起相應的職責。這項工作需要教師在日?;ù罅康臅r間來練習、培養(yǎng)、強化。只有比較成熟的小組才能進行相對有效的合作,否則小組合作學習將變得一團混亂。
3.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型
有了明確的獎勵機制和角色分工,學生對自己的合作目標就清晰了。接著在教學中我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
(1)兩人小組式——對學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單詞或句型的練習,當新教了單詞、句子或者對話后,就讓學生兩兩相互朗讀,并相互判斷和糾正,再單獨請學生起來朗讀,能很好地完成的就能獲得一顆星。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很強,為了每個組的榮譽,每位學生都很認真地練習,基本都能完成學習目標。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用時少、易掌控,而且反饋也及時。
(2)互補組合式——助學
這類小組一般由三人組成,編好號:1號為優(yōu)生,2號為中等生,3號為學困生。在進行討論或描述圖片時就可以用這種形式。記得一次在教學有關動物的話題時,我創(chuàng)設一個表演活動。為了讓各層次的學生有效地參與進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小組中1號負責猜動物,2號負責用一些簡單的句型進行描述說明,如:Its tall. 3號則負責動物的整個表演過程。三類學生配合默契,他們都把自己當成小組活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3)自然位置小組——群學
課改試驗中,所有班級都以小組為單位,每一自然小組人數在6人左右,各組都有閃亮的名稱。我們采用群學的小組合作多在進行綜合復習時采用,比如以小組為單位的記單詞大賽、問答接龍等。這種以競賽的形式呈現的活動,讓每個組員都很積極地參與進來,極大地調動了每一小組的集體合作力量,擴大交流范圍,也讓小組的每個成員獲得了進步。
(4)自由組合型——“任性”學
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是突破位置的限制,由學生任意選擇合作的對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結對學習,這樣能彌補教師分組過程中難考慮和滿足的方面,也極大地發(fā)揮學生地主體作用。這樣看似無章可尋,實則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學習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在實踐中我們總能發(fā)現許多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的出現才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思路、有更多的想法。課改在摸索中前進,小組在活動中成長,在一次次的問題中走向成熟。課程改革的宗旨在于通過合作交流讓孩子能夠真正學會思考、學會探究、學會合作,最終學會學習。這種學習是更高層次的學習,從激發(fā)學生學習需要而來,走向發(fā)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蔣紅梅.任建華.近十年來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管理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1).
[2]郭瑞芳.小學英語課堂問題行為的探究與對策[D].首都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