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絨
【摘 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探尋并把握好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張揚起學生閱讀的個性,建構好學生完美的人格。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 體驗 興趣 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設計一些精巧的問題、實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相結合等,以便更快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指導閱讀方法,感知閱讀體驗
第一,巧妙地設計問題是前提。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能夠讓學生通過回憶聯(lián)想,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能力。不過,設計問題應該注意有思維訓練的價值,要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閱讀的內容,要有趣味性、靈活性和啟發(fā)性,還可以讓學生自我設計一些問題,把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學習莫泊桑的《項鏈》一文,我就啟發(fā)同學們自己設計一些問題,大家討論回答,對主人公的做法,對文章的結構、懸念各抒己見。第二,自讀與教讀相結合,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是新的理念之一,作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第三,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在各個學段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逐步讓學生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還可以進行速讀和復述訓練。
二、掃除心理障礙,培養(yǎng)閱讀信心
首先要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空間。這樣,學生就能從教師那里十分敏銳地感受到一種奇特的力量,從而樹立自信心。當然,在閱讀教學中還可以用語言描繪、音樂渲染等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參與親身體驗中提高閱讀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獲得情感熏陶,發(fā)展思維能力。
其次,閱讀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師要針對每位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因人而異,設立適中的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輕松達到既定目標,產生成功的喜悅,從而形成積極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因勢利導,幫助學生辯證地分析比較,挖掘自己的閃光點,同時認識自己的不足,長處發(fā)揚光大,短處設法彌補,這樣才有利于自信心的健康發(fā)展,從而間接地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三、營造和諧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注意閱讀情境的設計,以激發(fā)學生個性閱讀的興趣、情趣或營造富有閱讀個性的氛圍。注意多鼓勵、多啟發(fā)、多引導,調動一切可發(fā)揮的情智因素,醞釀“未成曲調先有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有了閱讀的欲望和情趣,才能使其愿學、樂學。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增強主體的動態(tài)過程。這樣,那些思維敏捷好表現(xiàn)的學生就會活躍起來,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甚至是一些平常比較膽小的學生也會受到感染,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積極地思考探索,他們不但能主動地去閱讀,獲取知識信息,還能實現(xiàn)學習的遷移。比如《變色龍》一課,我們就即興編演了課本劇,大家戴上簡易的道具,表演得維妙維肖。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激發(fā)了閱讀的興趣。
四、培養(yǎng)閱讀習慣,拓寬閱讀視野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解讀語文課程標準給閱讀教學提出的兩大任務。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毅力,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上的困難,使他們能堅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強學生的自制力,經常鼓勵學生要勤奮努力,及時強化這些行動,克服懶惰的心理。在浩如煙海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作品中,蘊涵著大量中華文化的精髓、人類文明的財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這些作品的選讀,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經過大量的宣傳鼓動,許多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大調動,所以,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順利開展課外延伸閱讀實驗的必要保證。我們班同學每人都買有課外優(yōu)秀名著,大家互相傳閱、討論,我們以課內指導課外,把名著引進課堂,也來個“百家講壇”,收效不錯。
五、張揚學生個性,建構完美人格
學生在閱讀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與文本交流,與同學老師乃至生活的對話,在內容情感上都會不同程度地有所共鳴,有所感悟。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在動機與主觀能動性上鼓勵學生捕捉學習信息,讓學生多積累,多品悟,多表達,并把自己的獨特的體驗感受寫下來。這樣,不僅有利于將個性閱讀導向深入,而且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經歷一次心靈的顫動,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閱讀仿寫,這里應更關注學習的積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溝通,學生用自己的筆與作者文本生活對話,敞開自己的心扉,展露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比如我們學習《麥琪的禮物》一課,學生很有興趣,學后感觸頗深,都寫了不少自己的感想,明白了情感價值大于物質價值,要學會愛別人也要尊重別人的愛。我們只有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探尋并把握好有效的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張揚起學生閱讀的個性,建構好學生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