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秀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被重視起來,在各科教學中,也逐漸實施少教多學的教學策略。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重教輕學的理念,使課堂教學不能夠按照現(xiàn)代化、科學化、素質化的要求。從新的課程標準可以看出來,小學的教學活動應該突出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讓學生多多的學,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為教師提供的應該是指導,加強對學生學習的訓練,做到少教。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少教多學進行細致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學;少教多學;教學改革
教與學是教學活動的兩個方面,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民主的教學的理念,強調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切實實施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以少教多學為基礎,提升教學效果。少教多學是促進教學現(xiàn)代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合理化的必然要求,少教多學的教學,主要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學生自主探索、精心布置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升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一、小學教學中少教多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存在滯后性。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減少教學活動,會影響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傳統(tǒng)教學下,教學模式長期重視學生知識技能忽視學生的綜合能力,重智輕德,重視語數(shù)外、忽視音體美的現(xiàn)象,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往往是以學習分數(shù)為標準,以升學率衡量教師的教學質變,在這種教學理念下,教學模式往往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有的教師認為如果少教,就會淹沒教師的教學價值,有的教師認為,教師職業(yè)價值的實現(xiàn)就是在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上,如果學生的分數(shù)高,自己的工作才是有價值的,因此在講課的時候面面俱到,害怕自己遺漏掉什么,忽略學生動手實踐、獨立思考、探索溝通、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
(二)評價體系缺少科學性、完整性?,F(xiàn)階段,評價體系缺少科學性與合理性,在評價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評價方式的激勵性與發(fā)展性。單單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比較忽視。當前,教師對學生評價存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就是評價功能比較失調,評價方式?jīng)]有反應學生真實的綜合能力,這種評價往往教學生放在一個比較尷尬孤立的環(huán)境下,學生人格、認知、實踐、動手能力都沒有辦法被有效的展示,難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在當前的小學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有效引導并沒有結合起來,傳統(tǒng)教學下,教師的主導地位特別突出,學生處于機械接受知識的被動地位,教師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忽視學生個體能力與蘇麗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并沒有結合起來,學生的學習根本談不上是自主學習,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發(fā)揮。同時,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受到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比較流于形式,小組合作學習往往是在講公開課、領導檢查時候運用,有的時候運用了,學生根本就沒有分組討論,只是分組聊天,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九歲學習比較重視結果,忽視方式方法。在當今小學教學中,大部分還是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對過程與方法比較忽視。
二、小學少教多學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貫徹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就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領導、教師要重視反思性的教學活動。所謂的反思性教學,就是在完成一定的教學活動、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后,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接納能力進行反思,找到其中不合理的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反思性的教學并不是單單對教學活動進行回想,還要深入的研究教學中的各種問題,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否得到體現(xiàn),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背景,通過教學反思,教師才會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因此,需要在學校內部建立反思性教學的文化,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教學方式、教學氛圍、教學模式,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
(二)完善評價制度與評價機制。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以學生為本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要求,完善教學模式,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是不準確的,綜合評價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日常、課堂表現(xiàn)、學習能力、學習過程、學習方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樹立科學的教育思想,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與價值觀念才是比較重要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比較重要。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好德育工作,加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了解學生的根本需要,加強學生的習慣教育,逐漸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加強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推動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深入實施,就要改進教學管理制度,為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學校自上而下,以領導為核心,都要為少學多教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讓每個教師與學生都提出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產生新的教學經(jīng)驗,提升教學效率。教學制度是推動學校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準則,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理解每個學校教育自身獨特的運營方向,有針對性的進行少教多學,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為了少教多學模式的進行,要重視促進教學計劃、備課方式、課堂教學的規(guī)范化。教學計劃是對教材、學生學習、教學方式、課程安排進行分析,備課是對教師的教學重點、教學你那點、學生的情感需要,教學方法、作業(yè)的布置、教學反思進行分析與研究,整理教學步驟,逐漸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課堂教學的規(guī)范化,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少教多學模式的進行,就要促進這幾個方面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與合理化。
參考文獻:
[1] 關于召開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
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開題暨培訓研討會的通知[J].教育藝術,2012,(6):F0003-F0003.
[2] 戴友紅.基于少教多學理念下小學語文自主探究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新課程導
學,2012,(24):38.
[3]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
的策略與方法研究開題論證會在京隆重舉行[J].教育藝術,2012,(6):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