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需要,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讀寫能力的需要。在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教材要求,加強學生口語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傾聽和應(yīng)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口語交際;閱讀;評價;能力
口語交際是人在社會活動中,運用口頭語言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在現(xiàn)代信息化社會中,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需要,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需要。它有助于人們增進理解,加強合作,對于個人發(fā)展、事業(yè)成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我在教學時,結(jié)合教材后的“寫作、口語交際”要求,加強學生口語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傾聽和應(yīng)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口語交際資源,帶學生走進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使學生敢說
當今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種現(xiàn)象:教師在講臺上用盡心思講課,卻得不到學生的回應(yīng),往往一個問題提出,即使這個問題很簡單,也沒有學生愿意舉手回答。而當你向不舉手的學生提問時,他卻能回答得很好。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學生怕說。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需要鍛煉學生的膽量,讓他們敢說。
1.合理評價
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yīng)多采用鼓勵性原則,即便有的學生說的確實不好,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并給予鼓勵。如當你讓一個同學講講自己在寒假里做的一件事,而他卻講得亂七八糟,沒有順序也沒有重點時你對他說:“你看你說得像什么,真夠笨的。”這就給學生心里投下了陰影,使他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敢隨便說話。而相反,如果你對他說:“你的故事很有趣,不過講得時候還要有重點有順序些,那就更棒了?!边@樣一來學生就會萌發(fā)一種讓自己講得更好的愿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他也會有膽量把自己的話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即使說錯了,也不會受到責怪。
2.積極訓練
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不能只局限于口語交際課上,而要把語言訓練擴展到各項活動中去,隨時隨地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不斷說話的過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懼感,讓他們敢于用自己的話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二、作文交流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本著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宗旨,平時我對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有意識地在課堂上交流評改。我認為這樣一來可讓學生欣賞別人好的作文,二來也可以在“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一開始學生并不是十分適應(yīng),可能是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緊緊地束縛了他們,認為作文的講評是老師的事,現(xiàn)在讓他們來評不知該從何下手。于是在第一次作文講評交流課上,我先作示范:對一篇習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講評:①文章寫作是否緊扣中心;②文章的詳略安排是否妥當;③選材是否新穎;④遣詞造句的能力如何……經(jīng)過我的示范與提示,學生對評價作文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開始躍躍欲試了。每星期的優(yōu)秀作文講評課,同學們總是情緒高漲,各抒己見。上來交流的同學聽著同學們對他作文的評價,逐漸將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能力,而且很樂意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一次,為了試試同學們評價作文的能力,我特地挑了一篇離題作文混在優(yōu)秀作文中。我一邊讀,一邊觀察著同學們神情的變化。剛開始同學們側(cè)耳傾聽,慢慢地隨著我的朗讀,有的同學鄒起了眉頭,有的同學開始竊竊私語。我剛讀完,有一位同學就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老師,這文章不對,題目是《我錯了》,而他寫‘我錯的地方只有二三十字,離題了?!绷硪晃煌瑢W也站起來說:“文章題目是《我錯了》,主要把我犯錯誤的經(jīng)過寫清楚,而他前面寫了許多與錯誤無關(guān)的內(nèi)容?!薄€有很多同學站起來紛紛評價。學生的感受是敏銳的,在寫作中提高了自己,在評價中完善了自己,而且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1.借助插圖,想象“說”
每一篇課文都配有一幅或兩幅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圖畫,這些圖畫,常能喚起學生的觀察,聯(lián)想和說話的興趣,如教學《小小的船》時,指導學生觀察:小女孩劃著小船,在無邊無際地藍天遨游,星星在她身邊閃爍。學生被帶到了神奇無比的天空中,此時,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自己如果到宇宙將會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學生打開思維的閘門,張開想象的翅膀,說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飛船”、“外星人”、“人造衛(wèi)生”、“奧特曼”等,怎么想就怎么說,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和思維,有效地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
2.借助課文,表演“說”
表演是學生非常喜愛的語文活動,雖然費時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做好頭飾,四人一組表演。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妙的動作,把小蝌蚪找媽媽的情景表演出來。通過表演不但再現(xiàn)課文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組織演出的過程中,也是學生進行交際、合作的過程。上口語交際課,一定要互動,讓學生有聽有說,有評有議,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方式才不會是教師思維方式的遷移,學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維,有自主的言語活動。
3.增加閱讀
閱讀大量的書籍,能豐富一個人的知識。而在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口語交際能力也將隨之提高。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教師應(yīng)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吸取一些好的詞匯、句子以及表達方式,從而避免學生在說話時出現(xiàn)不知如何表達的現(xiàn)象。
4.在活動中鍛煉膽量,培養(yǎng)能力
語文課題組與少先隊配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課本劇,詩朗誦,講故事”。在活動中,學生嘗到了成功的甘甜,口語表達的積極性更高了。除此之外,平時要求學生爭取走入廣闊的練習口語的環(huán)境中。我們每位學生都可以去社會大課堂中歷練,在具體的口語交際中,感受社會,鍛煉膽量,培養(yǎng)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課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新課型,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把握教學要點,搞好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還有待于教師們的進一步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