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
摘 要:小學時期是接受知識的基礎時期,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的學習狀況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造成影響,還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涯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養(yǎng)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小學時期的語文課程來說,在新課改的前提下,人們對語文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任課老師不斷加強對教學方式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積極提出開放性教學措施。接下來本文對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開放性教學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開放性教學;分析
1前言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我國小學的語文教學面臨著一定的挑戰(zhàn),有關專業(yè)人士表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開放性的方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積極的促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開放性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改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開放性的教學方式可以積極促進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起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良好作用。小學時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前提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封閉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性,還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依賴的思想,不去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新潛能,從而不但導致學習效率低,還對他們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制約的影響。而開放性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diào)了以學生的需求為主,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任務,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在促進師生良好溝通的基礎上,實現(xiàn)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3進行語文開放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3.1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和諧,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最大程度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人教版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意識,使學生能夠自覺的學習,由于語文老師認識到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所以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比如某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情景化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更好的學習,通過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因此也促使了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某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積極設置了搶答的環(huán)節(jié),同時對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進行表揚和一定的獎勵。利用表演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情景化教學,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情景化的環(huán)境中,再現(xiàn)語文典故,有助于小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快速的掌握更多的知識。
3.2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
由于多媒體具有生動性,形象性的特點,因此將多媒體靈活的應用在小學人教版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某老師將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從而為學生及時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給他們播放有關的視頻,圖片,電影等,以此來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形象化和生動性,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最終得出:這種新穎的語文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專心的聽講,有利于小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3.3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在進行開放性教學的過程中,語文老師有必要根據(jù)學生各自的不同情況以及愛好,從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堅決杜絕一把抓,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通過不同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先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接受能力,采取相應的措施,大力提倡因材施教,并要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募尤胍恍┑掠逃?,這樣做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3.4加強開放性教學體系的完善
在過去語文教學工作中,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來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忽略了學習過程,由于過于重視教學管理工作,從而忽略了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影響到教學水平的再次提升。比如某些學校根據(jù)學生的考核成績,對他們進行相應的獎勵,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影響到小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發(fā)揮,不利于開放性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要及時對教學評價有關體系進行完善,切實的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在教學工作進行前先制定詳細合理的語文教學計劃,其中應該涉及到德,智,美等多方面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有目的的教學,將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更多的了解學生,同時要對不同類型學生進行不同評價標準的制定,打破傳統(tǒng)那種用分數(shù)來決定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這也是進行教學工作改革的有效措施。將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將開放性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從而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的挖掘小學生的潛力,積極的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前提下,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一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語文老師也應該及時的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意見,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進行有針對性的開放式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積極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琦,閔凡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分析[J].生活教育,2014(S1):61-61.
[2]肖天仙.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研究以及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426-426.
[3]趙恒繁星.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研究以及有效策略[J].速讀旬刊,2015(7):26-26.
[4]劉輝.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J].小作家選刊,2017(8):22-22.
[5]張子朋.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J].新課程·小學,2016(11):27-27.
[6]張麗娜.小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性[J].內(nèi)蒙古教育,2014(2):4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