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萌穎 管彬堯 陳洪宇
摘 要: 介詞in的用法與漢語“在……里”不完全對等,雖然二者的意象圖式一樣。英語介詞in的使用義項明顯多于漢語的使用義項,這是因英漢語言使用者的觀察角度和認知體驗不同而導致的。
關鍵詞: 意象圖式 介詞in 認知隱喻 認知體驗
一、引言
英語的介詞in與漢語的“在……里”意思不完全對等。兩種語言有各自的語言體系,承載著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反映出不同民族對世界的觀察的心理差異。Lakoff & Johnson(1980)較詳細地分析了很多英語介詞的隱喻方法,揭示了認知規(guī)律。本文通過分析意象圖式找出in的本身意義及其隱喻的意義,并透過in的各項用法闡釋它背后的英語角度的認知規(guī)律。
二、in的意象圖式
根據意象圖式(Langacker,1987),介詞in描述了tr在lm內部及描述它們運動的path的關系。in的意象圖式是容器類的。從觀察者的角度看,tr體積小于等于lm的體積,tr在lm內部,path大于等于零。tr與lm有可能接觸,也可能不接觸(此處用tr2表示接觸,tr1表示不接觸)。意象圖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人們的軀體經過體驗感知后,在腦中形成的。因而不是具體的,圖中所示的in的意象圖式也是同樣的道理。lm可以是線段的形式的存在,半包圍的容器的形式存在,總之是具有容器類的特征的形式,能夠包含tr,path受到描述tr到lm的動作的動詞影響大于等于零,如圖1所示。
三、in的意象圖式分類
介詞in的意象圖式分類并不是以不同的意象圖式分類,而是指這一個容器型的具有包含特征的原型意象圖式在以下不同的語境中,隱喻出各種從漢語角度看似沒有聯(lián)系的意義。下面探討這一聯(lián)系的產生情況:
1.空間的內部
(1)Life in a box is better than no life at all.
(2)Now will I say that I have kissed the loveliest maiden in England?
在句(1)中,tr(life)投射在lm(box)里,這是介詞in的原型意象圖式,也是最具體的、常見的、容易令二語習得者理解和接受的表達。lm構成的容器,不論是否有封頂、半封閉還是全封閉,都包含tr。tr在lm的內部并沒有凸顯path的數值,所以path為零。
句(2)中的lm是一個被隱喻為容器特征的實際場所,它的邊界是虛的,卻實際存在。tr投射在lm內部,沒有出界,二者有接觸,path為零。
(3)He told us he dreaded having to stand in line in the airport while people giggled and pointed.
Line作為lm,不是以容器形體存在,卻以線條的形式。也就是說,此處的lm不是作為三維空間存在,而是作為一維空間存在,tr仍然可以投射到它的里面。所以,可以看出lm與tr是包含關系,不完全受到lm的體積和形狀影響,而且path沒有被凸顯。
(4)Never stay in the sun until your skin goes red—the damage has already been done.
(5)I looked up but his terrible face was hidden in the shadow of a helmet.
句(4)和句(5)中的lm看似不同,卻是同類的事物,即發(fā)光類物體和它們的影子。此處反映出英語觀察者把發(fā)光體發(fā)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間作為lm,而不是sun或moon,light之類的發(fā)光體本身,甚至它們的影子也構成了空間。漢語中,我們觀察的是發(fā)光體的lm和tr關系,所以常用錯“在陽光下”,寫成under the sun。這是兩種語言觀察者觀察的角度和凸顯的事物不同造成的。
2.時間的內部
人們的空間認知常常先于時間認知。時間是抽象的,是沒有形狀的,然而常被人劃成時間段或時間點??傊?,在用in修飾時間的時候,時間成了一個虛空的容器。
(6)This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had been shown by John Dryden in 1676.
(7)In the morning the sun would be easterly.
時間雖然是抽象的,但是人們?yōu)榱朔奖銟擞洠褧r間以數字的形式變成具體的,這樣就有了各種時間單位。用in修飾的時間段都是有時間的起點和終點的,不論這個時間點是哪種時間單位。在句(6)和句(7)中tr都是投射到作為時間段的lm里的,path的數據大于等于零。
3.方向
(8)Well,thats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9)The sky in the east was brown with dust, and the sun veiled.
句(8)和句(9)中in描述了表示方向的lm,tr是朝著lm的方向投射的。這個方向的lm只有具體的起點,其他的空間界限都不是清晰明了的,但也構成了空間。如(9)中的lm(east)是以觀察者自己所在的位置為起點向東方看到的tr(sky),并用tr修飾lm,且二者完全接觸,此時path為零,。
(10)Which way did we come in?
(11)I simply get up and immerse myself in work.
以上兩句都涉及tr以某種形式(因具體動詞表達而定)投射到lm里,path很清晰。就是tr通過某種形式從現(xiàn)在的位置(一定不是在lm內部)投射到lm里,所以path大于零。
4.穿戴
(12)When its chilly Im positively swathed in clothes.
(13)Behind them came the fat boy in glasses from Cranborne School.
從英語觀察者的角度看,當表示穿戴的時候,clothes和glasses都是可以空間的lm,tr的穿戴方式就是進入lm的內部,這樣tr就被lm包裹起來。服飾類的物品與人體的穩(wěn)固接觸是環(huán)繞式、包圍式、插入式等,而不應該是簡單的粘貼的接觸形式,path必須為零。
5.事物的狀態(tài)
(14)I was in trouble with the police when I was riding a bike without a light.
(15)Shes in love, my young Chaplain.
(16)He will be happy, we are no longer in danger.
以上三句的lm都是抽象名詞,表示tr正處于lm之中,而因為lm是無形的,所以隱喻tr處于lm的狀態(tài)之中,path為零。
6.概念的范圍
(17)Pamela was not, in our view, the minx that Fielding thought her.
(18)In my eyes its the hardest hole on the course.
(19)I never saw such a fool in my life.
以上三句中,觀察者把自己的身體器官或軀體的全部作為容器lm,通過身體的體驗,描述tr在lm的內部。更深層次的用法是,觀察者的身體被隱喻、被提升,進而形成其他概念。
(20)In my family you shall have reason to be merry.
(21)In some cases that smiling face belongs to the wife of the managing director!
(22)Ive tried and tried to put on weight but in the end I thought bugger it.
這些例句已經脫離單純地把身體當做容器的經驗,而是直接用in修飾抽象名詞,并表示抽象名詞的范圍的lm,tr的運動范圍始終不能脫離lm。
7.手段、方法
(23)If everyone sang in English more people would enjoy the music and want to watch.
(24)At the foot of the list new names had been added in ink.
在in所修飾的名詞構成的lm里,雖然意象圖式是容器類型,但是并沒有必要翻譯成“在……里”。這是因為tr對lm的投射,已經夸張化地把lm變成無限大形式,導致此處的tr無論怎樣都是身處lm之中,而在譯成漢語時,則要譯成方法、手段。
四、結語
介詞in與漢語“在……里”或“在……中”用法上很是相近,但是并沒有完全相等。介詞in的含義更多一些,并且通過對意象圖式的研究后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是英漢觀察者觀察這個世界乃至同一事物的角度不同、心理狀態(tài)不同。此外,英語觀察者劃分世界的意識比漢語觀察者更加詳細和具體,所以用法更多。
參考文獻: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意象圖式在英語介詞短語教學中的作用研究——以at, in, on為例》(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56號)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