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shù)學科目教學的重點任務。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數(shù)學計算常見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探討了適用于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為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設計和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有效策略
傳統(tǒng)的小學數(shù)學科目教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采用習題訓練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效果不錯,但卻占用大量學生的課堂和課下時間,效率比較低。在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實施的今天,如果仍然采用加大習題量的方式,必然會影響數(shù)學課教學進度,想要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養(yǎng)成,就必須針對小學生計算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采取相應的計算教學策略,來讓學生掌握快速、準確計算的方法,正因如此,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高計算教學的質量,成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重點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一、 小學生數(shù)學計算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相比于其他學齡段的孩子,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其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正因如此,小學生在數(shù)學計算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筆者以多年教學經(jīng)驗為基礎,對小學生常錯題進行分析,小學生計算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和問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 計算習慣不好,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
小學階段的計算題雖然都比較簡單,但對于小學生而言,仍然需要全神貫注才能準確完成。但小學生有著愛玩好動的天性,其在做事的時候原本就容易被其他事物打擾。加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過分看重學生的習題量,忽視了對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養(yǎng)成,導致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精神溜號問題比較常見。另外,日常習題訓練量過大,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只能放棄計算后的準確性驗證與檢查,這種不良計算習慣的養(yǎng)成,更是加大了學生由于馬虎大意出現(xiàn)錯題的幾率。
2. 運算技巧不到位,思維定式消極
小學階段的計算包括四則運算的應用計算和圖形計算兩方面,無論哪種計算題,都需要相應的公式、定理、法則來運算。數(shù)學計算中,有很多簡便計算的方法,教師如果能夠多教會學生一些計算技巧,必然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效率。除此以外,教師在教學中,還經(jīng)常不重視錯題總結的作用,僅板書演示正確的解題步驟和思路,并沒有跟著學生一起分析錯題的原因。計算是一種思考的活動,如果教師不能幫學生找到錯題根源,不能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同樣會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養(yǎng)成,影響其計算的準確率。
3. 對計算算理理解不清晰
數(shù)學中的計算法則,是人們在大量實踐與研究的基礎上獲得的,其獲得的過程是十分艱辛的。讓學生在記住法則的同時,了解法則的由來和用途,是提高學生法則掌握能力的關鍵。但在具體的教學中,由于課時量不足,教師對計算法則的推演往往淺嘗輒止,學生很難對計算法則的原理深入了解。當學生在習題中運用計算法則時,就只能機械的套用法則。一旦遇到難題或復雜的題目,計算變式使用計算法則,必然會導致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不僅影響其解題效率,還影響其計算的準確性。
4. 不良的計算習慣,審題能力較弱
審題是數(shù)學題目計算的第一個步驟,審題準確與否,影響到學生對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判斷的準確性。受性格特質和教師的教學習慣影響,學生審題不準確的問題比較突出。能否讀懂題目,并通過分析題目來運用相關的法則、定理和技巧解題,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計算準確度。教師如果不重視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會導致學生計算準確度下降,影響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養(yǎng)成。
二、 提升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
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分析造成學生計算能力不足的根源。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對癥下藥,通過采取有效的計算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準確度。
1. 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做好教學鋪墊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在具體的計算相關的內容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積極轉變思想,通過靈活的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學生才能跟著老師學習計算法則、定理,教師所教的計算技巧才能被學生記住,并學會如何運用這些技巧。
例如,在長方體的表面積一節(jié)課中,為了讓學生更容易記住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我?guī)е瑢W在課堂上用硬紙板制作長方體教具。學生在教具制作完成后,我要求學生單獨計算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并給出自己所制作長方體面積求得的步驟。學生計算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關注長方體的兩個對面面積相等的性質,學生通過鉆研,自己就總結出了長方體表面積=2(ab+ah+bh)的計算公式。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全程參與長方體表面積公式的推演,因而其對長方體表面積公式記憶十分深刻,在具體的計算中計算效率和準確率也極高,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結合情境強調算理教學,做好算法指導
在具體的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都忽視對算理和計算方法的指導。學會靈活的運用算理和計算方法,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效率。如果學生算理和計算方法掌握不扎實,必然會導致其計算能力無法有效形成,最終導致在遇到計算題時,錯誤百出,計算速度極慢。
例如,在多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計算中,豎式計算是多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算理的基礎。為了突破學生算理理解難點,在豎式計算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通過引導學生小組活動或獨立思考,借助課件演示讓學生圈出先后的計算步驟,通過數(shù)形結合,讓學生在掌握算理的同時,學會計算方法。為了提高學生計算準確率,在豎式計算中,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一些豎式計算技巧,讓學生學會前兩位不夠整除就看前三位,同時教會學生豎式計算中商的位置規(guī)則,從而提高其豎式計算能力,為日后復雜計算的教學和學生復雜計算題的解題打好基礎。
3. 加強基本計算訓練,不追求繁難題目
小學階段的計算題目比較簡單,即便是一些復雜題目,也是建立在基礎的法則和算法上延伸而來的。教師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經(jīng)常習慣為學生布置大量難題和復雜題目。但學生由于基礎不牢,對這些題目解題準確率并不高。解題效率和準確率低,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計算信息,使學生在遇到計算題目的時候產(chǎn)生畏難心理,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因此,教師在數(shù)學計算相關內容教學中,一定要以基本計算教學和訓練為主,夯實學生的計算基礎。只有夯實基礎,才能提高學生計算正確率和效率,才能堅定學生的計算信心。endprint
例如,在多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多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課堂授課前,我對學生的基礎計算能力進行鞏固。在課堂上,我為學生準備一些簡單的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題。雖然這些題目比較簡單,學生運用算式和口算很容易得到答案,但這種強化教學卻增強了學生計算基礎,樹立了學生計算信心,激發(fā)了學生計算的積極性,使其在之后多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多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學習中,更積極的跟著我學習計算的方法,對待習題也更加游刃有余。
4. 鼓勵學生采取不同的算法,保護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能力
不同的學生,其在面對計算題時計算思路不同,所采用的算法也不同。不同的算法對于不同學生而言,其速度和準確率是不同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計算個性,不能過分強調最優(yōu)算法,應該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計算個性,養(yǎng)成計算習慣的同時,再讓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算法并了解算法最優(yōu)化的原理,也就是讓學生先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習題課中,對于題目175×9.5的計算,A同學給出了175×9+175×0.5的算法,B同學給出了175×10-175×0.5的算法,C同學給出了100×9.5+75×9.5的算法。這些算法都能夠幫助同學得到正確的答案,但對于不同的題目,不同的算法其效率是不同的。針對A、B、C三名學生同一題目多算法的現(xiàn)象,我給予了鼓勵。但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又給出了180×5.6同類變式題目,同學通過將這道題目和之前題目不同的算法進行歸納,認識到對于185×5.6題目,A同學的算法更高效。對于175×9.5的題目,B同學的算法更快得出結論,從而讓學生在掌握不同算法的同時,了解了對于不同題目最優(yōu)算法的選擇要點。
綜上所述,想要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就一定要重視計算教學策略的應用。只有靈活的運用計算教學策略,善于設置教學情境并教會學生算理和計算技巧,才能提高學生數(shù)學問題解決能力。為了提高學生計算準確度,增強學生計算自信心,教師還要避免在課堂給學生布置復雜計算題,并鼓勵學生通過分析不同算法對題目計算的適應性,來選擇最優(yōu)算法。
參考文獻:
[1]黃麗麗.提高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有效性的對策分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5,5(7).
[2]李福君.計算教學與問題解決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J].關愛明天,2015(3).
[3]葉衛(wèi)軍.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4):103-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