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是當下眾多教育工作者談論的熱點,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或是指某一基本能力,它是各項基本能力有機組合成的一個整體。本文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本點,探討了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應該如何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引言
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給了教育發(fā)展的機遇,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早期教育。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點,吸引了眾多教育者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被提出來。通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找出學生的強項,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1.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討論
自從2014年頒布《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一文以來,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成了眾多教育工作者討論的熱點。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核心素養(yǎng)概念下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21世紀核心素養(yǎng)聯盟建立了關于數學的具體化素養(yǎng)指標體系,分別從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交流合作等十一個方面對核心素養(yǎng)指標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國內學者對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仍在不斷地討論之中,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統一的定義或者定論。有的學者認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是以核心的數學知識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為以后的學習奠定數學基礎。也有學者認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最終表現就是數學綜合能力。筆者認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是一種利用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并以此數學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便是核心素養(yǎng)。
2.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
2.1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目標
就小學的數學教育來講,計算能力被視為三大基本能力之一,其不僅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同樣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技能。《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指出:“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因此,計算能力應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
2.2算理和算法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內容
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這個目標的達成需要算法和算理來支撐。要想培養(yǎng)起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其具備數學思維,必須讓學生學習計算的原理,掌握計算的方法。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不是為了應付考場上的考試,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為了以后將自己的所學能夠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未來的生活之中。因此,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必須開展算理和算法教學,只有讓學生懂得為什么這樣算以及如何計算,學生才能真正的學會數學基本技能,掌握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逐步培養(yǎng)起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
2.3會算和會用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要求
無論是數學教育還是其他學科的教育,學習的過程一般都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知識的理解;第二,知識的復習和鞏固;第三,知識的應用。在這三個階段中,第三個階段最為重要,也是實踐中最難的階段,掌握課本上已有的知識很容易,但是要將知識變通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就不是一件易事了。因此,會算與會用必然會成為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核心要求。只有懂得應用,才能算是培養(yǎng)起了數學核心素養(yǎng)。
3.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方法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該從三個方面開展:
第一,增強計算教學目標設置的導向性。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指導,增強目標的導向性應該明確指出學生應該學什么、怎么學,老師教什么、怎么教,同時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展開教學測試,檢驗教學效果。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學,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置為:一,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算與交流的過程;二,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并感悟與體驗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三,能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教導學生學會計算中的轉化。所謂的轉化就是將不會的問題轉化成已學過的方法或學過的知識進行解決的過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的課堂內容時,假設同學們春去春游放風箏,每個風箏3.5元,而有五個同學要去玩,那么買風箏一共要花多少前?對于此問題,老師可以引導此類豎式計算與整數計算有什么區(qū)別?如何利用整數的豎式計算來解決?假如把3.5元看成35角,那么買5個風箏就需要175角,再根據10角等于1元進行金錢的換算,175角就是17.5元,這樣就引導著同學們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了問題。此時教師可以接著提問,如果不是錢數,那么大家還會計算嗎?老師接下來便可以開始真正的“小數乘整數”知識的教學,再總結出錢數的計算方法和純數字的計算方法其實上是一樣的:都是把3.5先擴大10倍,用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積再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但這個轉化的過程對于學生思維的啟發(fā)與引導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加強計算方法的引導。計算的學習不僅要學計算原理,同樣要學計算方法。在計算方法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幫助。如北師大版二年級第五單元第一課時《買電器》整百數的加減法教學內容,教師設計出了到商場買電器的實際情境,列出500+800的算式后,讓孩子們用已有的方法進行計算。有的學生用畫數線的方法進行口算,有的同學則直接用撥計數器的方法,有的同學用五個百再加8個百得出13個百也就是1300,也有同學用豎式的方法,不同學生學習能力不,思維方法也不同,教師要適時的總結學生計算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其實無論用一百一百地數,還是用畫數線、計數器方法都是要把500看成5個百,800看成8個百進行計算,進而發(fā)現當數據過大時,或著沒計數器時,數數、畫數線、計數器的不足之處,從而引導孩子找到最適合、最簡便的計算方法。
4.結語
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的核心,在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計算方法、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以此為基礎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即數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瑩瑩,朱麗,吳曉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2016(361):103-104
[2]朱立明.基于深化課程改革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體系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6(05):77
[3]馬云鵬.關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5(09):36
[4]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6):5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