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飛
摘 要 當前社會對學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語文老師需要改變過去課堂上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而采取問題教學模式,老師利用恰當?shù)膯栴}和提問節(jié)奏,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 問題教學;高中語文;導入;提問;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7-0107-01
問題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是為了滿足越來越高的教學需求,此模式主要是由老師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問或思考問題,最終尋找到問題的答案。該模式與傳統(tǒng)學生被動接收老師教導不同,更多的是要求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問題,找到適當?shù)慕鉀Q問題的方法,最終解決問題,這一過程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而且如果老師利用好問題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問題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問題導入。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問題教學的開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由老師給學生構建一個問題情境或者問題引子,將學生帶入到一個特定的境界,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自主提出問題的過程。比如在學習《想北平》到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個問題:在我們生活中,大家對什么地方是最熟悉的。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是故鄉(xiāng)、長居地等。老師可以繼續(xù)給學生拋出問題:大家過去有沒有寫過以這此為主題的作文,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此時老師繼續(xù)引導:那么當時你們是如何來描述這些地方的呢?現(xiàn)在再給你們這樣的題目,你們又想要如何下筆呢?這時老師給學生幾十秒的思考時間,然后繼續(xù)導入,那么我們來看看老舍這位文學大家是如何來描述北京的吧。在閱讀的時候,你們對照一下自己和老舍的寫作方法,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說依然是老師為主導,學生為回應者。很多老師有個誤區(qū),那就是認為問題教學那么一定全程都要由學生為主導,老師只是作為輔助,但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如此進行的話,效率非常低下,學生反而發(fā)現(xiàn)不了是什么問題,最終效果也非常差。因此老師應當靈活掌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依然以老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問題上,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
(二)引導探討。在問題教學模式中,老師應當讓學生養(yǎng)成隨手記筆記的習慣,也就是當他們閱讀到某處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就應當隨筆記下,并記錄相應思考內(nèi)容,這樣學生通過記錄能夠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思路和問題,而且記錄下問題能夠避免后期由于記憶模糊而忘記。當學生閱讀完課文,并整理完自己的問題后,老師要抓住時機讓學生分組討論,通過查詢資料、組內(nèi)交流,促使理論知識與實際篇章相結合,形成更為明確的方法、要點。老師應當在學生探討的時候,注意學生的討論方向和討論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并恰當?shù)膸椭鷮W生解決問題,或引導學生向更有價值的問題上思考和討論。當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到一定程度后,老師可以將討論范圍擴大到整個班級,對此老師可以將學生的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提煉出來,由學生自己回答,這時就要求老師對問題的選擇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和重點,既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又能夠完成課堂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三)引導思考。在問題教學模式中,學生完成課上的提問、討論和解釋之后,便已經(jīng)達到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學生提出的所有的疑問都可以在課上得到答案,這不能也沒有必要,老師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教學任務,并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一些非課上可完成的教學問題,老師應當讓學生將問題帶入到課下,通過更多的資料閱讀,以及與更多的人的溝通和交流,來自己解決。比如在學完《林黛玉進賈府》之后,雖然作者在這短短的篇幅當中,便已經(jīng)將出場人物的性格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但是一些細節(jié)上的問題,很多學生都未能得到解惑,比如林黛玉的行為、性格等,這時老師便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紅樓夢》,從原著當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過去簡單的詢問老師和同學,變?yōu)樽约簩ふ屹Y料,自行解決問題,從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問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在問題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則起到的是主導作用,這符合當前主流的教學模式。通常老師可以采取以下教學方法進行:首先是焦點法,這要求老師明確的了解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在問題中找到主要的問題,引導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入到課堂中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其次是互動法,課堂是由老師和學生組成的,在問題教學當中,有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也有學生和學生的互動,還有學生和課文內(nèi)容的互動,老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的利用好各個元素,形成對應的互動,深入到課文當中,快速尋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第三是激勵法,實際上學生在問題教學模式當中,雖然處于主導地位,但是本身并沒有特別充足的自信,所以老師除了適當?shù)囊龑е猓€應當給學生充分的激勵,對于敢于提問、敢于解決問題的學生,提出鼓勵和激勵,尤其是當學生所表述的內(nèi)容出現(xiàn)了一定的閃光點的時候,老師更應當適時的提出鼓勵,促進問題更加深入的探究,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潛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問題教學模式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教學方式,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shù)氖褂脝栴}教學模式,使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另外老師還可以將問題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模式相結合,使此模式更加靈活多變,符合更多的教學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王明明.高中語文“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探析[J].華夏教師,2018(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