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葉
摘 要: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渠道,讓我們把課前預習重視起來,使其成為有效課堂的奠基石。
關鍵詞:小學英語;預習;重要性;目的性;方法;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2-067-2
現(xiàn)在譯林出版社的新教材(三年級起點)的話題廣泛,內(nèi)容非常新穎,語言知識豐富,涉及的詞匯量較大。特別對于我們英語基礎薄弱的農(nóng)村學生來說,難度更大。我們應盡快適應英語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應讓學生在明確的引導下,逐步培養(yǎng)起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預習的重要性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也要備學,即預習。通過預習,學生能初步感知新教材,為學習新知識掃清障礙,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在課前預習時,學生可以把把許多的生詞提前認識,也可以收集一些相關信息。我在上四年級上冊Unit1 I like dogs這個單元時,讓學生課前預習時去收集生活中自己積累的動物類單詞,用英語又該如何說。雖然上課時詞匯較大,而且許多詞匯又較難讀,但經(jīng)過同學們的預習,老師上課時輕松了許多,由于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效率。
二、預習的目的性
預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細化預習內(nèi)容。要讓學生的預習具有實效性,教師就要為學生做出明確指示,我們應該根據(jù)新授內(nèi)容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布置明確的預習任務,精心設計、細化預習內(nèi)容。如在新授六年級下冊的“holidays”中,我設計了以下的預習題:
1.聽課文錄音,劃出不理解的短語或句子。
2.跟讀錄音一遍,寫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 When is Halloween?
(2)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
(3) Did David have a big lunch last Spring Festival?
(4) What did Yang Ling do last MidAutumn Featival?
3.上網(wǎng)或看課外書,查找一下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傳統(tǒng)與風俗,上課匯報。
有了精心設計的預習題目,學生預習目的性就更明確了。通過這一系列的口頭及書面的表達,學生在課堂上也就變得有話可說了,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熱情,能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預習的方法
葉圣陶曾說過:“預習原是很通行,但要收到實效,方法必須切實”。小學生的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弱,自覺意識不強,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應做適當?shù)闹笇А?/p>
1.選擇預習的時間
每一天學生的學習都挺忙的,那何時去預習呢?預習的時間一般可以安排在做完當天功課之后的剩余時間里進行,并根據(jù)剩余時間的多少,來安排預習時間的長短。如果一直堅持這項工作的話,學習上可以形成良性循環(huán),那么也可以節(jié)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2.預習的方式
A.預習要朗讀。英語是一們交流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預習時首先要讀。朗讀與識記是預習的最低要求,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它只需要學生在課前用十幾分鐘時間,通過反復朗讀來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B.預習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明確要解決那些問題,知道從哪些方面著手,從而為上新課做好準備。
C.材料準備。預習所準備的材料可以是操練需的語言材料,也可以是會話練習所需的話題材料,還可以是討論所需的對某個問題的意見、主張、看法等。
D.做好預習筆記。在書上做的預習筆記要邊讀邊進行,以在教材上圈點勾劃為主??梢允亲约翰荒芾斫獾膯栴},以及一些生詞。
E.小組討論的方式。小組討論可以互相幫助,形成一股共同學習的風氣。
四、預習的評價策略
眾所周知,只有當學習者知道學習會產(chǎn)生怎樣的結果時,才能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因此,對預習作業(yè)進行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和效果?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1.教師評價
上課時應利用兩分鐘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對預習作業(yè)完成好的要及時鼓勵,對做得不夠的予以要求。了解了預習的情況,課堂教學就能有的放矢,學生也能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自我評價
每次預習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自己掌握最好的和不好的內(nèi)容,并進行簡單的原因分析。
3.同桌評價
上課時,同桌互評,用“Very good、Good、So so”評價,調(diào)動了預習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4.家長評價
預習可以讓家長動起來:把你學會的單詞與句子讀給父母聽,父母評價,家長因素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預習也就更具實效了。
(二)評價方式多樣化
1.分層評價
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在預習后可以只用“Thank you!”來肯定他們的回答;而對那些基礎較不扎實的學生,預習后可用“Cool、Wonderful”等進行表揚,以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言,增強他們的信心。
2.精神激勵
在檢查預習作業(yè)時,寫“Good”“Excellent”“Super”等;通過發(fā)短信給家長肯定學生的付出;把優(yōu)秀的預習作業(yè)釘在教室里供同學欣賞;學期末評選出“英語自學小能手”,頒發(fā)獎狀和獎品……這些刺激,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要我預習”逐步過渡到“我要預習”。
要想決勝在先,就得先行一步,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就需要長期地培養(yǎng)。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們應把課前預習重視起來,使其成為有效課堂、成功課堂的奠基石。
[參考文獻]
[1] 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程曉堂.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2007(02).
[3]王斌華.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主辦,200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