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曉麗
摘 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F(xiàn)如今,隨著全球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而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它的實用性是可想而知的。初中生階段,孩子們產(chǎn)生了濃烈的表現(xiàn)欲望,十分樂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渴望與人交流,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學習外語的絕佳時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的方式,通過學生間的自主交流,鍛煉其的口語發(fā)音,當然,并不提倡“中國式英語”。在課堂上,教師也可引導學生盡量用英語發(fā)言,增強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將他們培養(yǎng)成應用型的人才,通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合作,增進情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關鍵詞: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 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英語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科目,語言學習與環(huán)境是分離不開的,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流氛圍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語技能水平的發(fā)展。教師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口語交流的環(huán)境和機會,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因材施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英語成績及口語能力。合作、實踐,這兩種學習方法,可使學生通過較為直觀、具體的學習獲得較為真實的感受,更好的理解英語并加以運用。
合作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團隊協(xié)作上。在教學工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通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相互討論,共同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有效幫助學生拓寬思維,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因此,教師應當在英語口語教學時將小組合作巧妙地與課堂相結合,達到教育的雙倍效果。
一、合作學習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意義
1.提升學生主體地位
合作學習中,學生是教學主體,通過互助的形式共同完成既定目標,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中逐漸掌握主動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與傳統(tǒng)“灌輸式教育”不同,因而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師生的地位逐漸平等化。
合作學習中,雖然學生是主體,但是決不能放任學生,教師應起到適當?shù)目刂谱饔?,既要監(jiān)督,又要指導,通過觀察,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參與其中,逐漸學會享受英語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改變學生對英語的厭煩情緒,不再抵觸,而是勇于接受挑戰(zhàn)。提高其學習主動性,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對自身學習進度加以調控[1]。
2.提高學生合作能力
在如今社會,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與團隊的團結協(xié)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逐漸滲透,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在互動中,學會通過傾聽他人,了解他人的看法,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和集體榮譽感。
3.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涉及的范圍與小學相比相對較大,學習知識不僅需要理解運用,還需要學生更好的將知識進行鞏固和提煉。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通過借鑒他人,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口語能力,提高學習成績。
二、正確認識合作學習
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反應在課堂中引入合作學習并不是很成功,時常發(fā)生冷場現(xiàn)象,學生的主動性、配合度不高,導致合作學習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其實,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教師應當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之后再融入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其學習主動性,最終達到教育目的,不可過分盲目進行[2]。
三、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應用策略
1.進行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是讓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較為自覺、合作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教師在分組之前,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與他人的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分組,切勿將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集中在一組內(nèi),要考慮分組的公平性,以帶動的方式進行分組,促使學生共同進步。組員人數(shù)要適當,4至6人最佳。各組可以通過舉薦的方式選定組長以及組員,當然也可采取輪流制的方法每周更換組長,激發(fā)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
2.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活動
教師應當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將合作學習和教學內(nèi)容巧妙結合。教師可在課前結合教學內(nèi)容設定一個教學主題,讓學生根據(jù)主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編排,在課上展示。占用時間不易太長,一般5~10分鐘。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使上課氛圍由嚴謹變?yōu)檩p松,適當?shù)幕钴S氣氛可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制定科學的評價機制
課下,教師要對整堂課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分,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評或組評。通過有效的評價,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基本了解,及時調整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主題以及分組。同時,教師也可以對自己本堂課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通過反省,及時改善,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通過合作學習,逐漸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4.課外實踐活動中的合作學習
英語口語練習不能只是在課上進行,更多的應該放在課下。學生在課下應由教師帶頭盡量用英語交流,增加英語的使用頻率,做到課外知識的延伸和鞏固。在實際訓練中,教師要不斷關注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較為針對性的方法,使學生獲得顯著的提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外實踐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英語口語鍛煉的機會。例如,可根據(jù)教學進度,適當?shù)某檎n進行英語節(jié)目表演,讓學生通過英語表演產(chǎn)生興趣,調動其主動性,鍛煉英語口語交流能力。
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合作學習已被廣泛運用在英語口語教學當中,通過合作學習和教學內(nèi)容兩者的巧妙結合,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合作交流中,學生增進了友誼,并且與教師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周廣美. 合作學習小組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0(1):116-116.
[2]蔣曉玲. 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