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巍
摘 要:數(shù)學課程因其對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因此一直是小學教育課程中的難點。為更好幫助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構建模型是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從數(shù)學模型在小學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的作用入手,并對數(shù)學模型使用的步驟與方法進行一定的分析,提出數(shù)學模型的切入點,以期更好地幫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實踐活動;構建模型;實際問題
數(shù)學學科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同時數(shù)學課程也是一項小學生的基礎性與功能性課程。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思維能力不足,而數(shù)學課程又是一門抽象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為更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識,相關的教師應當積極引入構建模型的方法,以此更好開展教學工作。
一、數(shù)學模型在小學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的作用
數(shù)學模型一般是指用數(shù)學語言、符號和圖形等形式來刻畫、描述、反映特定的問題或具體事物之間關系的數(shù)學結構。從廣義角度上來說,教材的概念、法則、公式、性質等都是數(shù)學模型。同時,由于數(shù)學模型更為生動形象地將原本抽象化的數(shù)字概念轉換成為具象化的信息內容,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與消化。小學數(shù)學中構建模型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點。首先,模型化思想是幫助學生自主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的重要手段,只有將數(shù)學問題加以模型化思考,并利用包括公式、計算方法等在內的模型,才能將問題解出。其次,模型的利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分析問題的習慣。小學生由于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其思考問題的方式容易產生跳躍的現(xiàn)象,而通過模型的建立能幫助學生擁有固定化正確的思維能力。最后,通過建立模型的思維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數(shù)學,并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更多的問題,最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數(shù)學實踐活動建構模型的方法與步驟
1.模型準備過程
由于小學生的專注能力相對較弱,而其想象力較為豐富,因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利用好學生的這一特點,做好相關的模型準備工作。首先,教師應當從生活出發(fā)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通常情況下以提出問題或設計情景的方式來建立模型。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要注意,應選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使得學生能較好地理解模型。同時,模型的引入要多注意添加一定學生感興趣的元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舉例而言,目前互聯(lián)網上具有一定教育價值與意義的影像資料,教師可下載并將其使用,更好地深化模型的準備工作。
2.模型的假設與驗證方法選用
在完成模型的準備工作后,教師應針對具體模型提出一定的假設,并使學生利用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和解答。除了由教師提出假設、給予問題以外,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對模型提出假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模型并學會如何分析模型。在假設提出后,教師應當將課堂主角還原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對假設展開驗證方法的選用。選擇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xiàn)方法不當或遇到一定困難的現(xiàn)象,應當積極鼓勵學生自主證明、交流、糾正,以此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化模型為己用。
3.模型的求解與推導
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并在求解的過程中更好地利用課本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學習的程度,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思考分析習慣。因此在完善準備模型與對模型初步分析假設后,學生需要對模型進行具體的求解與推導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絕大多數(shù)的數(shù)學模型求解方法與手段是多樣化的,因此相關的教師應當做好引領工作,幫助學生掌握最為簡便且符合教育要求的方法,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4.模型的應用
在掌握由教師提出的典型模型后,教師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成果,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好模型的應用推廣工作。首先,可布置一定同類型與模塊的數(shù)學模型作為作業(yè),以供學生鞏固與復習使用。其次,應當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從生活入手,找尋身邊同類型的模型并提出假設,進行自主推導驗證的過程,幫助學生學會利用模型,更好運用于實際生活。
三、小學數(shù)學模型構建的要點分析
1.精選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應當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fā),同時例子需要更好地吸引學生興趣,以此能夠更好地利用數(shù)學模型。舉例而言,在學習長度單位的時候,可讓學生動手測量書本、鉛筆等文具的長度,并舉出學校操場長度的具體例子,以此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長度單位的作用,更好地將教材內容吸收。
2.從感知入手夯實教育內容
考量到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因此教師的模型建立應當更好地從感知入手,進一步夯實教育的內容。如在進行三角形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具體使用不同的三角板,以具體的實物幫助學生想象理解。
盡管數(shù)學是小學教育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但只要相關的教師做好模型建立的工作,培育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文蘭,李喆,員閣,等.電子書包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118-121.
[2]鄭姝,陳玲,陳美玲.基于1:1課堂環(huán)境下的小學數(shù)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3(3):89-9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