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娟
摘要: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技術性和實踐性是比較強的,當前教育改革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人才培養(yǎng)需要,因此必須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滿足當前教育改革需要,并且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實現專業(yè)實踐教學,培養(yǎng)出更多技術性的人才。本文主要就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整合策略進行介紹分析。
關鍵詞:中職;信息技術;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整合策略
如今社會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中職教育教學需要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興趣。尤其是將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相結合,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有很強的理論性,如果只是單純的說教,學生會感覺學習比較枯燥,興趣不高,并且理解起來也有難度,而與信息技術整合,能夠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讓學生自主學習,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
(一)提高教學質量效率
在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果是能力較弱的學生,會感到學習比較枯燥,而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使靜態(tài)化的知識實現動態(tài)化,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的相關知識時,可以使用Flash軟件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動畫軟件[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抽象的理論知識生動、具體,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能夠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容量,實現良好的教學效率。
(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
利用信息技術將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內容上傳到網絡中,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發(fā)揮網絡信息技術的信息容量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將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相結合,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布置,讓學生結合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將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進行整理分析。
(三)彌補實驗教學不足
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有很多實驗操作,但是并不是所有實驗都可以在實際教學中進行的,有些實驗具有危險性,不能在教學中進行操作。這就需要使用虛擬仿真技術進行模擬[2],該技術有很強的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用該技術對電工電子實驗進行模擬能夠將實際操作的實驗過程進行準確的構建,從而實現理想的實驗效果,保證實驗結論順利得出。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使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得到有效的彌補。
二、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整合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整合理念,根本上促進教學開展
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需要對教學理念進行整合,這需要發(fā)揮中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師的優(yōu)勢作用。教師要明確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相整合能夠使教學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在這種整合理念下,教師能夠對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注重強化學生的綜合文化技術,將專業(yè)技能學習以及未來行業(yè)發(fā)展需要作為整合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電工電子技術,為其今后的成長、發(fā)展等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能夠在今后的就業(yè)中獲得好的進步。
(二)發(fā)揮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實用性
如今多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有助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多媒體課件色彩鮮明,圖文并茂,將其應用到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能夠提高教學的實用性,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加,對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刺激,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研究電工電子課程中的安全用電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容易發(fā)生觸電的危險畫面以及動畫等[3],讓學生能夠直觀的對觸電危險性進行分析,進而提高對觸電防護的重視程度,采取有效的防觸電技術。再如學習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電磁感應原理就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過程進行課件演示,讓學生對工作原理進行更加的理解把握,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三)發(fā)揮實驗投影優(yōu)勢,強化實驗演示效果
在電工電子課程操作示范教學時,元器件的識別、導線連接等都是比較細致的教學內容,實驗儀器的可見度不高,大班授課不利于學生示范要點的掌握。而使用實物投影儀能夠將識別難度大、微型元器件以及操作過程等進行呈現,使學生的視覺效應被充分的調動。比如學習萬用表的使用情況時,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對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并對注意事項進行強調。通過實物投影儀的放大功能,將操作的畫面投射到大屏幕上,學生能夠對操作過程中認真細致的觀察,并了解讀數的方法,使演示效果得到強化。
(四)仿真軟件模擬實驗,提高實驗結果準確性
在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實驗是極為重要的方法,傳統實驗操作中容易出現機器磨損、故障等不足,使得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受到限制。隨著虛擬實驗技術的發(fā)展,使用信息技術,發(fā)揮仿真軟件的優(yōu)勢,使實驗設備出現問題的情況得到有效的消除。利用仿真軟件對實驗進行模擬,能夠使實驗更加準確的操作,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如學習RLC串聯諧振電路時,傳統教學只是教師進行口頭講解,實驗教學中如果信號源電壓不夠穩(wěn)定,實驗效果會受到影響,無法順利實現教學目標。而使用虛擬實驗軟件,能夠事先設定數據,從而獲得比較準確的實驗結果。
三、結語
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與信息技術整合,能夠使教師、學生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使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目標順利實現。當前教育教學逐步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整合滿足新時期教學發(fā)展需要,對于強化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信息素養(yǎng)是極為有利的,更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官曉婷.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的整合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32(04):7577.
[2]梁勇.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整合策略[J].電子世界,2017(05):21.
[3]康愛梅.試論中職電工電子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J].高考(綜合版),2013(09):1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