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閱讀教學,而且語文教學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為重點。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就要把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銜接,從而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上,熱情高漲,增加閱讀量,開闊視野。本文通過小語高年級課內(nèi)外閱讀銜接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內(nèi)外閱讀;銜接;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2-0240-01
語文在學生的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閱讀教學占據(jù)一大部分,可見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于寫作能力有著促進作用,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趣味。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老師也認識到,想要擴展學生閱讀面,提高朗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就要把課內(nèi)外閱讀進行有效的銜接,使他們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為高效率的語文教學奠定基礎。
一、重視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機銜接
1.重視課前閱讀準備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時,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不僅要對課文進行課前的預習,還要對課文做好課前準備。在講授新課文之前,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查找有關文章作者資料并預習的任務,在課前,學生通過提前對課文的預習,對課文的作者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有利于幫助學生對文章作者所表達思想感情、中心思想,可以有進一步的感悟。除此之外,教師自身的教學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改善,對于教學的進度和內(nèi)容都要一定合理地規(guī)劃,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對課文相關內(nèi)容學會收集和整理,在此基礎上,學生的信息量不斷加大,分析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也在相繼提高。最后,為了讓學生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對于同類型題材文章的收集和閱讀。
2.注重課中閱讀學習
在進行課內(nèi)閱讀的時候,也要注重課外閱讀的有效引導,以及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首先,對課文中的難點,進行講解時,教師不要單純的進行課內(nèi)的講解,也要合理的、恰當?shù)陌颜n外閱讀的有關材料,進行有效的補充和指導,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中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還對學生的知識面有一定的拓展,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課堂濃厚的氛圍。其次,語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把課文的中心思想和課文的整體結構的分析,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學時,一定要補充課外的閱讀,通過新鮮的內(nèi)容,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把握。最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性,教師要與學生在講授知識時,有跟多的溝通與交流,教師可以明確學生對于文章的掌握程度,有利學生理解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深化學習主題。
3.重視課后閱讀
課后閱讀,是學生溫習課文知識的重要方法,在一篇課文結束之后,教師要推薦學生閱讀有關作者其他的作品,進一步加深了深學生對文章作者的認識和了解,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另外,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和知識,都是比較有限的,甚至有些課文是選取某本書中的某一段,在學生學習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課后閱讀這篇文章的原著。
二、鞏固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銜接
1.推薦閱讀內(nèi)容
目前,《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不僅要把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同時也要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因而,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重視課內(nèi)閱讀的同時,也要提高課外的閱讀量。語文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在進行課內(nèi)閱讀講解時,要增加一些恰當?shù)?、有效的課外文章和課外資料,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豐富閱讀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課本的知識,也要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教師一定要作為引導者,一方面可以采用以講帶讀的方法進行,簡單來說,就是講故事的形式,在課文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利用早讀或者自習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閱讀積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變換閱讀方式,進而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如:利用班會的時間開展朗讀比賽活動、演講活動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知識的儲存能力。
三、閱讀銜接,關注閱讀的有效指導
學生如何有效的進行課外閱讀?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去選擇課外書目。在一篇課文學習結束之后,選擇一本同類性的書目,有利于學生直接、有效的進行同步閱讀,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復合他們特征和階段的書籍。但是,我們教師在為學生推薦書目時,一定要考慮到兩方面:推薦的文章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精讀則內(nèi)容要少而精,泛讀則內(nèi)容要廣而博。其次,讀書方法也要給予一定的指導,讀書之前,一定要對書名、作者以及介紹、目錄進行了解。閱讀時,指導學生做些筆記,對于重點、主題等等進行勾畫。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基礎。最后,閱讀評價要有一定的重視。教師可以定期地開展有關語文的交流會、讀書筆記評比、手抄報等等有效的實踐活動,活動結束可以對學生進行獎勵和鼓勵。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主導地位,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課內(nèi)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不斷促進課內(nèi)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優(yōu)化,在形式也會得到一定的有效成果。并且課外閱讀也要積極的重視起來,以不斷鼓勵學生閱讀與課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有相同之處的書籍為依據(jù),可以有效的擴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課內(nèi)外閱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極為關鍵,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通過有效的銜接和整合,教材的調(diào)整和完善,有利于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為保障教學的良好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璐.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銜接的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3):75.
[2]牛秀琴.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銜接的策略[J].學周刊,2015(3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