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教學裝備應運而生,對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過介紹四種信息化教學裝備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應用來闡述其有效性。旨在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裝備應用于小組合作學習,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高效的提高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裝備;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積極開發(fā)和有效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合理地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把信息技術作為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關系,使小學生樂意投入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小學的信息技術裝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技術裝備越來越多樣化。在“研學后教”思想指導的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裝備應用于小組合作學習。如何選擇和使用多樣化的信息技術裝備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PPT課件和實物展臺的應用
PPT課件是我們上課經常使用的一種演示文稿,PPT課件的使用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前的指導語和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結論。在小組開始合作學習前,教師可以通過PPT呈現(xiàn)研學問題,小組合作的重點、方向和要求。例如針對“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這一研學問題,明確小組合作要求:(1)小組討論操作步驟。(2)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3)小組討論:剪拼后的圖形面積有變化嗎?拼出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有什么關系?通過PPT呈現(xiàn)小組合作要求,可以給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向、目標以指導,有利于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實物展臺的使用,可以讓小組將討論成果展示地更加清晰,直觀和有條理,也可以將不同小組的結論進行對比展示。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次使用PPT呈現(xiàn)研學問題的結論,讓學生對研學問題有更深、更清晰的理解。
二、微課的應用
微課是根據(jù)教學實踐,以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一學科的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開發(fā)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網絡微型視頻課程資源。它的呈現(xiàn)方式主要為視頻,形式生動活潑,趣味性強,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微課教學可以有效地把握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可以有效地將知識點展現(xiàn)出來,將這一知識點進行深入徹底的講解,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研學問題往往是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借助微課,可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什么等于180°”這一研學問題時,每個小組成員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都能想到某一種或幾種解決方法。這時教師播放“三角形的內角和”微課視頻,詳細介紹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的四種方法:計算、測量、剪拼和折拼。讓學生一目了然,在驚嘆有這么多種的方法的同時,也有了想動手操作其他方法的欲望。此時,讓小組合理分工,動手操作嘗試其他不同的方法,最后驗證出結論。這個微課視頻的使用,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學生對重難點問題的理解。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分工操作,讓他們明白學會與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三、電子書包的應用
電子書包運用高科技手段整合海量的學習資源,可以很好地把小學數(shù)學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讓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教師可以將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源存入電子書包,既能提升教學效率,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教師還可以利用電子書包中的信息數(shù)據(jù)等開展小組討論與交流活動。
還可以讓小組根據(jù)這一過程進行匯報的彩排,這樣學生在進行小組匯報時,會更有條理和信心。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電子書包,可以很快發(fā)現(xiàn)其偏差和錯誤,可以及時糾正。電子書包的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和有效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懿文德教學平臺的應用
懿文德(e-world)智能教學平臺是一個可以實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教與學)整體方案的全部過程的教學平臺。它具有完整的微課錄制功能,教師能夠獨立完成微課的制作。它支持實物展臺、平板,還綜合了白板軟件的一些功能,在課堂上便于教師和學生的交互。它還具有拍照上傳功能,可以將課堂上生成的知識和結論輕松呈現(xiàn)在所有學生眼前。
小組合作學習如何計算 這一問題時,在學生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e-world的拍照上傳功能,將每個小組討論的想法和結論上傳到電腦上,便于教師了解每個小組討論的實際情況和學生進行結論的匯報。當出現(xiàn)化成小數(shù)計算、通分計算、畫圖解決這幾種算法時,可以將它們進行對比分析,對算法進行優(yōu)化,加深學生對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計算方法的理解和選用。還可以利用攝像頭功能,將小組討論的實際情況呈現(xiàn)在投影屏幕上,或者通過錄制,制作成微課程,上傳到云主機,便于教師課后進行反思。另外,為了調動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在選擇小組匯報時,可以利用隨機選取學號功能或者聚光燈功能來選擇小組,可以使這個環(huán)節(jié)變得神秘而刺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進行小組匯報的欲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小組合作學習至關重要。在信息技術提升學習的浪潮中,在新課程的理念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的優(yōu)劣勢、學校的軟硬件設施水平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或組合來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最高效的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殷建紅,宋燕.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1).
(作者單位:廣州市番禺區(qū)大石禮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