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基礎階段就是初中階段。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先進與否,也會影響學生逐漸形成的英語學習方式的優(yōu)劣。在九年義務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影響下,廣大英語教育工作人員也應該深度剖析初中英語教學特點,利用開放性思維的多樣化特征,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改革,營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豐富整體教學內容,完善英語教學模式,加強初中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改革。本文也是以此為主要研究方向,結合自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了自己對開放性思維在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中的應用思路。
關鍵詞:開放性思維;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
一、 開放性思維對營造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勢
從開放性視角考慮,通過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內容方面的發(fā)散性加工,使課堂教學整體氛圍更加活躍。例如,在英語教學時,嘗試運用一段英語情景劇的賞析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樣,學生通過對英語交流實際應用的具體欣賞,了解到課堂以外的英語學習樂趣。通過對外國英語交流環(huán)境,具體英語交流情節(jié)的直接感受,引導學生對英語交流方式的好奇心。同時,通過具體情境的課堂互動式交流學習,營造課堂教學更為熱烈的學生之間的深入交流氛圍。注重學生主動發(fā)現周邊生活中英語知識的具體應用,使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在為具體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提供的便利,明白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二、 開放性思維對豐富教學內容的優(yōu)勢
(一) 開放性思維對趣味化教學內容的優(yōu)勢
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大部分學生會逐漸形成對英語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固化自己對英語學習的主要學習思路。而這一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英語學習模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運用開放性思維視角,對這一固化學習思路的現象加以干預。嘗試把教學重點放在豐富學生英語學習視角上??梢酝ㄟ^運用開放性思維,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細節(jié)優(yōu)化。通過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構建課堂情境教學環(huán)境等方法,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Help me”相關教學時,可以講解一個歷史故事,如將其聯系到我國古代著名典故《司馬光砸缸》上。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故事化延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開放性思維對多樣化教學內容的優(yōu)勢
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更加注重英語詞匯方面教學,教學內容相對單調,課堂教學過程也相對枯燥。為了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態(tài)度,就必須對單調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內容進行多樣化創(chuàng)新。通過把英語詞匯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情景,來使整體英語詞匯教學更加多樣化和生活化。例如,在進行“made in China”教學時,可以結合一些我國出口類產品的包裝實物,對學生解釋意思。強化學生對于詞匯的聯想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再比如,在電影《李雷和韓梅梅》這部電影中,就是對初中英語課堂內容的開放式故事延展。我們在初中英語對問候式英語對話教學中,就可以提到這個電影情節(jié),同時引導學生對小學時初次接觸英語式問候語言教學時的學習感受。再次勾起學生內心中對英語對話交流的新穎感。豐富整體課堂教學內容。
三、 開放性思維對完善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
(一) 開放性思維對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優(yōu)勢
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視角理解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心理特征,對一系列教學方式進行科學規(guī)劃。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人公地位。例如,在英語情景片段教學中,通過分組閱讀,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具體做法如下:小組中每人負責若干句英語短句的閱讀,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把整篇英語短文整體意思連貫起來。在此過程中,學生相互以自身英語閱讀方式進行相互交流,能使他們在英語短句理解方面取長補短。同時,還能在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提升其整體學習主動性。具體操作可以運用拼圖式課堂教學方式,通過合理分組,教師引導組內討論,然后重新分組。讓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從其他學習對象上獲取知識,而不僅僅單純地從教師身上獲取幫助。
(二) 開放性思維對拉近師生互動關系的優(yōu)勢
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課堂整體教學氛圍以及學生課堂學習興趣。而發(fā)揮開放性思維,通過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針對性互動教學,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整體效率。例如,在進行課堂問答提問過程中,對學習程度高的學習提問相對困難的課堂問題,并善于通過這次提問的師生互動,引出更多的課堂教學內容。而對于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提問難度較低的問題,并善于通過這次提問發(fā)現學生學習方式上與學習程度高的學生之間的差距,并在學習方式上給予具體引導,提高學習程度較差的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
四、 結論
教師應該在對英語學習模式的理解上,形成更加成熟的認識,體會學生實際初中英語學習中的心理變化。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課堂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教學環(huán)境的完善、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實現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查又文.多模態(tài)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7(8):23+25.
[2] 徐長輝.讓英語課堂“動”起來——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5(71):107-108.
作者簡介:
尹薇薇,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