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鈴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學科所涉及到的領域、范圍越來越廣闊,尤其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備受關注。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開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本文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針對文中所提到的語言表達方式,不失時機地進行語言教學,切實解決語言表達中的諸多問題,強化各種形式的專業(yè)訓練,多角度、多渠道,開闊學生參與表達的范圍,讓學生深層次地剖析和掌握語言表達的內涵,靈活地體會語言表達技巧,以順利地達成教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
課程改革,賦予課堂新的氣息,而語言表達作為人際交往的重要途徑,在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得到明顯地展示,其影響力越來越突出。但是,小學階段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并不是很強烈,許多表達的方式,沒有靈活地掌握,找不到學生深入表達的途徑,一些學生在表達中,受思維的限制,無法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缺乏自主表達的空間,最終影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全面提高。為扭轉這一被動的狀況,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地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開展和實施不同的訓練方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表達,努力找尋最佳的途徑,把情感融入到語言表達中,最大化地開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fā)展空間里。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存在哪些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呢?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各種狀況
語言表達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學生參與生活、學習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諸如:⑴過于重視書面,而忽略口頭表達,缺乏讀寫說的有機統(tǒng)一,教育教學觀念落實,無法凸顯出語言表達能力的優(yōu)勢,學生不能成功地把握到語言表達的內涵和主旨,影響到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⑵語言表達的空間不足,學生無法感受到濃厚的表達氣息,學生缺乏鍛煉的機會,找不到訓練的方法,沒有與教學觀念融合起來,不能成功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學生的語言感覺得不到有效地提高。⑶語言教學的形式沒有特色,無法凸顯出語言表達的本質。在這樣的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受阻,其認知能力、語言素養(yǎng)得不到真正的開發(fā),支支吾吾地表達,無法提取出語言的中心,導致學生語言表達的積極性無法得到真正地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效策略
隨著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備受關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實習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致力于以上問題的研究,從實際的語言教學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實現(xiàn)寫作和口頭的有機結合,開創(chuàng)廣闊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語言表達不能僅僅停留在書面上,更需要與口頭表達結合起來,確保學生的表達空間更為廣闊,能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迸發(fā)出無限的激情,進行積極地參與,從而達到寫作、口頭表達能力的全面提高。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一切教學機會,開發(fā)教學資源,不僅注重書面表達,更要側重學生的口頭表達,鼓勵學生進行表達,確保語言教學的有效開展,真正把學生帶入到表達中,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表達的習慣。比如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時間,組織訓練,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遵照科學的方式,讓學生輪流進行口語表達,把準備好的內容,進行表述,要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引導學生運用精確地語言,講一個小故事或者默背一篇小短文,最后把自己的表達感受,寫下來,以完成寫說的完美融合。
(二)創(chuàng)新語言表達的結構,展示形式的多元化,開啟學生的表達歷程?
為了改變學生無話可數(shù)的窘迫狀況,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學形式,創(chuàng)建符合學生實際的表達結構,從而更好地推進課堂改革的進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形式,構建具有創(chuàng)新氣息的教學情境,適當?shù)靥砑有碌膬热荩S富和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更加詳細地表達出自己心中的看法,能夠感受到不同文章的情感,進而自主地進行研究,為學生進行表達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比如在學習《遲到》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里面就有作者挨打事件的前因后果,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情境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演繹中感受父親和“我”的情緒。之后再要求學生站起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接著再站在其中一方的角度上寫一寫心里話,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組織豐富的表達活動,拓寬表達的范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材是為課程改革服務,而活動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內心需要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表達活動的開展,實現(xiàn)課內外資源的高效利用,把表達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組織一些學生喜歡的競賽活動,讓學生不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進行快樂地表達,更有助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比如在閱讀和賞析完《格林童話》后,指引學生進行語句的摘抄,并進行積累和匯總,引領學生利用好課余時間,去進行朗讀,加深學生對重點語句地理解,引導學生運用到平常的寫作中,感染學生,形成強大的推動作用,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教育學生,從而達到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總的來說,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的過程。本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實習教師,深刻地意識到學生語言表達的重要性,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調整和布置,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營造自由寬松的表達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表達氛圍,不由自主地進行表達,發(fā)掘出學生心底深處最強烈的愿望,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機會,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白曉紅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J].新課程,2019(34):177-178.
[2]張嘉譯.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21):209-210.?
[3]宋海慶.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08):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