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香
摘 ?要:小學數學和學生的日?;顒佑兄芮械穆撓?,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日常生活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利用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教學引導,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利用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從而激發(fā)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充分的將其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從而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生基本活動經驗 ?策略與方法
一、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概述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也是積累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關鍵階段。在小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能夠充分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率,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基礎。所以,作為教師要更加重視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而小學數學學科作為小學整個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學科,也是小學學習階段的核心學科。其中,新課改教育理念明確指出,要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積累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通過這種方法能夠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
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這就要求小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往往由于年齡太小對于數學知識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且知識儲備有限,致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出現邏輯思維上難以理解的困難。因此,作為教師就要針對此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要充分地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自參與到課堂學習與互動活動中來,并培養(yǎng)學生有針對性的解決相關的問題[1]。另外,還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積累實踐經驗。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感官接觸外界事物,了解課本之外的知識,進而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和方法
(一)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通過有趣的數學互動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觀察能力以及學科素養(yǎng)[2]。
例如:在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立體圖形時,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可能會缺乏一定的立體空間概念。為此,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實物,如紙箱、鉛筆盒等讓學生進行觀察或者運用多媒體圖片或視頻的方式來展示一些立體圖形或物體,讓學生觀察立體模型的形狀特征。比如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這些模型的面、棱、頂點等外部特征,進而總結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知識概念。在學生能夠對立體圖形充分了解之后,教師在該課題的基礎上引導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物體屬于長方體或正方體,讓學生舉例說明,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積極踴躍的發(fā)言,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以及善于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親歷親為進行實踐操作
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主要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元素與知識。為了讓學生積累基本活動經驗,提升活動實踐能力,就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實踐活動中,從而能夠更好地豐富小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進而極大地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預先準備好平行四邊形的模型教具,通過實際的教學模具來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有一定的概念。如果只是一味的學習課本中的知識,缺乏實際內容,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單調[3]。
另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的硬紙片,并采用切割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變?yōu)殚L方形。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積累基本活動經驗,并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相關計算法則進行歸納以及總結,從而得出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為長方形的結論,通過結論驗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數學知識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
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得知,在素質教育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今天,要依據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學生各個階段的思維特征和發(fā)展層次,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改的教育理念。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中,并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在數學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基本經驗,進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活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實現學習質量與教學質量的雙向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海濤.小學數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與方法[J].小學生(下旬刊),2018(01):9.
[2]高其鵬.小學數學教學中積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與方法[J].學周刊,2017(06):106-107.
[3]武捷.促進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積累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