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凱華 陳麗 婁昆佑
微課”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課題批準號:JCJYB17250401
摘要:中學階段教育是學生學習與成長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對學生學習習慣、態(tài)度以及思想的培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學德育教育更是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建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階段。因此,中學班級管理中也應當積極融入和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guī)范。中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執(zhí)行者,要能夠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和培養(yǎng)?;诖?,本文將簡要探討中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展開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中學教育;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1 中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滲透現(xiàn)狀
1.1 德育教育目標的制定過于抽象
結合中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情況來看,部分班主任缺乏對德育教育的正確認識和重視,沒有意識到德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師將學生的智育當作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將重心放在知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上,導致學生的德育教育成為形式化的存在,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和實施。雖然在素質(zhì)教育倡導下,中學班主任能夠?qū)⒌掠腥牍ぷ饔媱潱趯嵺`中卻難以得到落實,德育教育目標太過抽象,沒有實際意義和效果。在這種班級管理模式下,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只能停留在表面,難以發(fā)揮實際作用。
1.2 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不夠合理
在中學德育教育中,德育內(nèi)容的選擇應當科學合理,滿足中學階段學生心理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能夠較好的被學生所接受和吸收。德育教育應當落實到學生的各個成長階段中。每個階段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應當契合這一階段的需求。中學階段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應當充分結合社會核心主義價值觀的內(nèi)涵。然而在實踐班級管理中,教師在德育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中卻受到落后觀念的局限,將培養(yǎng)教育當作是德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沒有準確認識到思想教育與精神教育內(nèi)容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主體性不突出,師生間缺乏有效溝通等方面。
2 中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
2.1 構建和諧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
在中學班級管理中,若想有效的滲透落實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首要的是考慮學生的身心、心理和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手段,為學生營造和諧良好的德育氛圍和環(huán)境。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為學生提供自由民主、團結友愛的德育氛圍,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思想和品質(zhì)。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環(huán)節(jié)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品格和道德展開教育,樹立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和良好的風貌,為學生的德育教育做好鋪墊。舉例來說,教師在德育教育滲透時,應當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為學生樹立典范和榜樣,通過給予學生幫助、關愛等方式來讓學生感受關懷與愛護,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對一些后進生和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更多的尊重和幫助,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營造出溫暖而又和諧的班級氛圍。在這種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中,自然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團結友善的同學關系,為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和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除此之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還應當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積極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幫助,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從家庭、學校兩方面為學生創(chuàng)造德育教育的環(huán)境和條件,有效落實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2 強化實踐教育,通過班級活動促進德育教育滲透
在中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不能僅停留在口頭和理論教育上,更需要落實到實踐教學中,通過開展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來有效的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將理論轉(zhuǎn)化為實踐,促進學生的德、行統(tǒng)一。德育實踐活動的展開要能夠考慮學生的年齡和特點,設計趣味性強又能夠發(fā)揮德育效果的活動。例如在勞動節(jié)假日期間可以組織“光榮勞動者”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到實踐生活中參與勞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在國慶節(jié)期間開展“我愛我的祖國”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以愛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朗誦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愛國主義精神,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以在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去敬老院送水果和餅干等,通過實踐活動落實對學生尊老愛幼品質(zhì)的教育。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定期組織班會的形式向?qū)W生展開德育教育,以“學習雷鋒”、“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等具有德育教育意義的主體班會形式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有效的教育。
2.3 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優(yōu)化德育教育效果
在中學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從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質(zhì)量。班會是德育教育展開的主要方式,教師可在班會課上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整合網(wǎng)絡資源,來對學生實施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等多種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體驗,加強學生的理解和體會,有效提升德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避免太過枯燥而讓學生難以吸收消化。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時,便可通過多媒體播放具有愛國主義色彩的影視作品,例如《地道戰(zhàn)》、《雞毛信》等電影,通過播放雷鋒的事跡或紀律片來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正直善良的品質(zhì)??梢酝ㄟ^播放大自然的美景和污染的危害等影片,來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等。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整合網(wǎng)絡教育資源,能夠?qū)Π嗉壒芾碇械掠逃挠行嵤┨峁┚薮蟮膸椭?/p>
2.4 教師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
在中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極為重要,中學階段的學生都有較強的向師性心理,對教師有著一定的崇拜和敬畏,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模仿和學生教師的言行舉止,尤其班主任的品行人格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能夠?qū)ψ约簢栏褚螅邆淞己玫牡赖缕焚|(zhì)和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典范和榜樣,發(fā)揮自身的影響力和作用,讓學生受到正面積極影響,教會學生辨別是非丑惡,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和價值取向,知道哪些行為該做,哪些行為不該做,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師的榜樣作用可以分為以下兩點:首先,教師要能夠做到為人師表,從道德品行和行為舉止方面都能夠做到嚴格約束自我,注意素質(zhì)和水準,為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效果;其次,教師還應當選擇一些表現(xiàn)優(yōu)異,思想品德良好的優(yōu)秀學生來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例如宣傳班級中樂于助人的學生事跡,引導其他學生向先進的學生學習。從而在班級內(nèi)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促進學生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2.5 利用故事展開德育教育
中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對故事有著較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精心挑選一些有德育教育價值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熏陶和教育,更能夠提高德育的效果和質(zhì)量,讓學生容易接受。故事教育的方法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講解和教育效果更好。例如向?qū)W生講述孔融讓梨、臥冰求鯉、蘆衣順母等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來提高思想境界,從而學習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等良好的品德,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當向這些故事中的人學習。同時也可以通過身邊的事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為他人指路等,都可以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也可通過一些反面教材來對學生進行警示和駕馭,例如亂丟垃圾,違反交通規(guī)則等行為的危害性,讓學生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
3 結語
綜上,中學階段班級管理工作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提升,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負責人,需要發(fā)揮德育教育的功能和職責,綜合運用多種有效方式,滲透落實德育教育,引導學生構建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的成長。文章主要通過對中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提出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元元. 中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9).
[2]雒凌蘭. 中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1):28-28.
[3]陳麗娜. 中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滲透研究[J]. 華夏教師, 2017(24):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