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
摘 要:識字學習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要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生字教學,還要對于一些課外讀物中的生字進行延教學,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為以后的字詞量的積累打好基礎。對于課外識字教學需要老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遇到課外生字的時候能夠?qū)で罄蠋煹膸椭?。因此,本文將重點論述小學識字拓展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學階段進行識字教學和課外識字拓展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課外拓展;策略
引言:
對于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來說,需要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給學生劃出課文中的生字,然后通過給學生教讀音、寫法和組詞等等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在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需要老師對于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優(yōu)化語文識字教學的模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高效而深刻地掌握不同的漢字,這對老師的教學過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老師在課本教學的基礎上,對于語文識字教學進行課外拓展,幫助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方法,能夠?qū)崿F(xiàn)自主學習。
一、小學識字拓展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時減少閱讀阻礙
一些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認識的漢字,這就會打斷學生的閱讀過程,使學生的閱讀過程遇到障礙,在沒有老師和家長的輔導下,學生很難再繼續(xù)進行閱讀。對于字詞的不認識,對于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打擊,因此,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外閱讀生字的教學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在老師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給學生教某一個字的讀法和含義,而是給學生教如何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通過借助一些工具識別漢字,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1]。
(二)有助于學生提高漢字的儲備量,打好語文閱讀基礎
對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漢字儲備量,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漢字儲備能力,學生在進行以后的閱讀訓練和寫作練習時才能夠具有基本的漢字基礎,因此,學習漢字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學好語文學科的基礎。因為語文是由一個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若是不認識字,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很大的問題。例如,在閱讀課外讀物《唐詩三百首》時,學生在閱讀一首詩的過程中對于一個漢字不理解其含義,就很可能影響到對于整首詩的含義的理解。因此,要學好語文就要學好漢字。
二、在小學階段進行識字教學和課外識字拓展的措施
(一)選取具有圖文結合的課外讀物,輔助學生進行理解
老師在選擇課外讀物時盡量選擇一些具有生動圖片的書籍和文章,這樣方便學生進行對于內(nèi)容的理解。對于一些低年級學生來說,選擇一些課外生字和詞匯的書籍,例如《學前三百字》中一些生詞都配備的圖片示意,如“狗”旁邊是狗的圖片,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于漢字的印象,從而根據(jù)圖片更好地區(qū)分不同的漢字[2]。圖片的作用在漢字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學生能夠通過直觀觀察圖片的過程加強對于漢字的理解能力。此外,《學前三百字》還將一些字組成了口訣,便于學生進行記憶,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許多知識。
(二)重視漢語拼音教學,幫助學生實現(xiàn)獨立識字
老師在給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有時會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基于一些低年級學生還要許多的漢字沒有學習,老師在挑選讀物的時候就要給學生挑選一些帶有漢語拼音和生字注釋的書籍,并且要提前給學生進行拼音教學。例如,老師推薦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伊索寓言》中的童話故事,選擇的版本就必須是適合學生閱讀的配備拼音版書籍,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可以通過拼漢語拼音去學習漢字的讀音。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獨立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獨自識字的學習,不需要求助于他人進行教學,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3]。
(三)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訓練對生字的識別能力
老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且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年齡段閱讀的書目。例如,對于一些低年級學生就可以閱讀一些例如《一千零一夜》等童話故事,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掌握更多和漢字,還能通過閱讀童話和寓言故事去明白一些道理[4]。對于較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閱讀一些科普性的雜志和書籍,例如《十萬個為什么》等,學生能夠在識字的同時懂得許多常識性的生活原理,這對于學生閱讀興趣和識字興趣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好處。此外,通過閱讀量的擴展,學生在閱讀時所遇到的生詞會越來越多,這也有利于訓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于生字的識別和記憶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課外識字的重要性,不僅能夠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識字能力和漢字積累,還能夠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可謂一舉兩得,為將來的更深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漢字的學習就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需要得到老師的充分重視。因此,老師在進行課外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最好是帶有圖片和拼音注釋的書籍和文章,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經(jīng)常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從而訓練他們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青青. 從“教生字”到“識生字”——淺談識字教學優(yōu)化策略[J]. 小學教學研究,2017(12):47.
[2] 劉原銅. 玩中識字 妙趣橫生——談小學低年級情趣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165.
[3] 沈延壽. 形象生動 活潑有趣——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J]. 福建教育研究,2017(4):63.
[4] 羅娟. 識字花開落,方能得法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J]. 課外語文,2018(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