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宗杰
【摘? ? 要】在高中階段,語文所要學習的幾大模塊主要為小說、散文、詩歌和一些寫作的技巧,但是這些學習內(nèi)容都必須建立在閱讀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為了提升高中生的閱讀感悟能力,教師可以著重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帶領(lǐng)他們誦讀和解析名著的一些經(jīng)典選段,然后進行詳盡的剖析,方便學生對陌生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感悟,最后為了讓學生可以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可以讓學生進行文章的仿寫,真正地體會作者的心境。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理解?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103
很多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弱的原因,是因為思想太過片面,只能猜到題面的意思,并不能參透題目的真正含義。如果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就無法實現(xiàn)對文章的深刻理解。所以讓學生參悟正確的閱讀方法并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文章是十分關(guān)鍵的,教師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積累,牢記某些特定的比喻具有何種寓意,從而才能有效地積累閱讀經(jīng)驗,實現(xiàn)層層遞進。本文提出了幾點“提升高中生閱讀理解水平”的相關(guān)策略,以期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品味出與眾不同的感受。
一、閱讀名著,拓寬閱讀的量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是有很多的名著的選段的,與現(xiàn)代的文章不一樣的是,這些名著有時候會是用文言文的寫的,所以當閱讀這些名著的時候也是對學生的文言文的水平的一個提高。另外這些名著都是在歷史的發(fā)展中選擇出來的優(yōu)秀的著作,而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中選擇的又是名著中的比較經(jīng)典的片段,所以就可以說的上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但是這也是很多學生比價頭疼的地方,因為這些文章一般是很難理解的,而且字面上的意思有時也是一種另外的一種隱喻,因為所處的時代背景的不一樣,所以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學習。
例如,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中《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這本書不管是對人物的塑造還是對周圍的景色的描寫,都是十分的典型的。所以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自己粗略的讀一遍,知道文章表述的到底是怎樣的一件事情,然后讓學生們精讀,讓學生思考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學會站在文中人的立場上去看到故事的發(fā)生,就好像是眾人在問林黛玉讀過什么書的時候,林黛玉的回答。讓學生揣摩林黛玉的回答,是否是最合理的回答,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由全班的學生一起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精細的解讀,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理解到底是錯在了哪里。
二、研讀古詩詞,深化學生的理解
古詩詞的學習在每本教材中都會出現(xiàn),而且在考試的時候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考點,所以對古詩詞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古詩詞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巨大的寶藏,很有學習的必要。但是很多學生在古詩詞學習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困難,解決這種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背誦、研讀古詩詞。當學生能流利地背誦整篇古詩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去默寫,因為若是只會背誦卻不會默寫也是一無是處的。另外一些連詞、虛詞和通假字的記憶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只有理解了這些關(guān)鍵字,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才能提升至更高的層面上去,從而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例如,在高中的語文課文《孔雀東南飛》,是一則很是凄美的愛情故事,教師可以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背誦的要求,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進行全文的背誦,讓能力比較差的一些學生進行經(jīng)典選段的背誦。先讓學生進行通篇的誦讀,讓學生對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先查詢字典,為了防止忘記可以將拼音寫在一邊,當可以流利的閱讀的時候,可以試著翻譯文章,當遇到不會的片段的時候,可以稍微的做一下記號,然后等到教師講全文的翻譯的時候,就可以重點的聽這個部分,并在書上記下相應(yīng)的課堂筆記。為了檢測學生們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晨讀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一些背誦或者是翻譯的檢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記住。
三、利用典型的課文培養(yǎng)學生仿寫的能力,內(nèi)化學生的閱讀感悟
若是針對于一篇文章,學生不管是讀過了多少遍,但是就是不能理解文中的含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針對這篇文章進行仿寫,讓學生學會站在與作者相同的立場去看待事情的發(fā)生,用作者的心去感受文中的含義。所謂的文章的仿寫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作手法和語句的描寫,而是應(yīng)該有同類型的發(fā)生的事情或者是在哪一刻與作者產(chǎn)生的感情上面的共鳴,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的生活,因為任何的一篇真情實感的文章一般都是由生活中的事情發(fā)展而來的,若是一味的只是幻想和抄襲是寫不出真情實感的。
例如,在《囚綠記》中,講述的其實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時有發(fā)生,就是作者將窗外的常春藤扯到了自己的屋內(nèi)以及對于常春藤的生命的特點和性格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應(yīng)該教會學生并不只是驚天動地的事情可以引起人的反思,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靈感的源泉,讓學生在閱讀過作者的文中之后,用心的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發(fā)生這樣的小事,雖然事情很小但是事情中所表達的深刻的含義,也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yīng),讓學生留意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小事,并從平常的日子仲有所感悟,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傳統(tǒng),從不一樣的角度出發(fā),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考的習慣。
四、結(jié)束語
在高中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是一雙敏銳的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睛和一顆清亮透徹的心,可以真實地去思考。與其說是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倒不如說是對一個高中生的情商的培養(yǎng)過程。數(shù)理化可以說是邏輯思維的應(yīng)用,是一個智商的提高的過程,智商固然重要,但是情商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也是十分的有用的,對于學生的人際交往和今后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當成是對自己的一個升華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是對一個人的氣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苗紅梅.如何讓背誦走進高中語文的課堂[J].教學與管理,2015.
[2]鄭海紅.談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J].語文知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