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銀
【摘要】教育的本質包含了兩個方面,“教書”和“育人”,兩者同樣重要。而英語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一門學科,既要達到工具性的教學目的,也要完成人文性的育人目標。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不僅能在班級內(nèi)部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道德,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同時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基礎。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德育滲透
新課程標準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的內(nèi)容和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被诖耍谛W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科學有效地滲透德育。
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滲透德育,具有以下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人格和道德素質;另一方面可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目的,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近年來,針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這個背景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就顯得尤其重要?;诖耍疚闹饕槍πW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進行闡述。
一、小學英語滲透德育的目的
1.小學階段是德育的重要階段
小學階段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價值觀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學生的成長階段滲透德育是極其重要的。小學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因此小學階段的教學除了引導學生掌握相關文化知識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自身,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智,促使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些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發(fā)展無疑具有關鍵性意義。
2.實施德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要求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毙W英語課程是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的基礎教育,通過課堂學習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具備讀、說、寫的技能,掌握口頭交流以及書寫能力,為將來通過英語學習其他學科、了解世界奠定基礎。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發(fā)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由此可見,小學英語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語言這門交際工具,同時更是品德教育的主陣地。
二、小學英語學科滲透德育的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我們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就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梢?,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書”,而且還要“育人”。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意義非凡。具體來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滲透,首先符合新時代教育的需求,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重要手段。其次,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這對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無疑具有關鍵意義;再次,通過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將有效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并有效促進學生心智的發(fā)展,這些進步將作用于學生的英語和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從整體上提高英語學習效果,也有利于學生更靈活地掌握英語知識,“不為學英語而學英語”,擴展學習寬度。最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還可以幫助老師有效優(yōu)化教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紀律,提高學生的專注度,這有助于英語課堂達到一個更加有效的教學整體效果,促進英語教學的發(fā)展。
三、小學英語教學滲透德育之舉措
1.充分發(fā)揮教材價值
英語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材,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將德育滲透其中,是達到英語教學成效的良好舉措。具體來講,在進行針對性德育滲透的過程中,老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有效學習,促使學生全面掌握以后,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內(nèi)容并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德育滲透。這樣一來,就可以將德育有效融入具體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地相關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達到良好的德育滲透效果,有效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健康發(fā)展。比如,在學習PEP人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5 What can you do? 》A Let's Talk 部分內(nèi)容時,我先要求學生對本節(jié)英語教材內(nèi)容進行充分學習掌握,為了有效實施德育滲透,我引導學生用其中的“I can…”“I can't…”去和同學談論自己會做什么,不會做什么,最后鼓勵學生感恩節(jié)即將要到了,問同學們可以為父母做些什么去感恩我們的父母。大膽地講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會說:I can help my mother do some housework;有的學生會說:I can make a card for my parents;有的學生會說:I can make some cook for my parents.這些簡短的句子意義雖然淺顯,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很深刻,老師可以針對各個學生的表述進行評價和指導,通過這個過程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引導他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從而達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2.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以小學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讓他們更好地接受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要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但這樣的教育必須是在教學中無形無聲中滲透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去感受理解。小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表現(xiàn)為愛玩愛動,喜歡探索新事物,愿意表現(xiàn)自己。這些特點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這一天性和特征,基于此,在進行教學以及實施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尤其應該重視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融入教學,營造一個宜教宜樂的課堂氛圍。這一方面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英語教學以及德育滲透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有助于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實現(xiàn)預定的德育滲透措施,在良好的氛圍中實現(xiàn)對學生人格、思想、價值取向的正確引導,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比如在教學PEP人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3 My Friends》【4】時,我結合學生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他們的好朋友,經(jīng)過教學,學生會充分認識到同學之間朋友直接需要保持關心愛護,要互相幫助,遇到問題要努力共同解決,這些教學就可以幫助小學生進一步提高其在處理各種關系方面的能力,更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發(fā)展。
3.樹立良好學習榜樣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給學生教授知識,同時老師自身的言行舉止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刻影響,基于此,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良好的德育滲透,老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尤其是要在行為道德方面要為學生展示為人師表的一面,這樣就可以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正向導向。教師在日常教學時,應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影響學生,從而在教學和為人處世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這種言傳身教往往比單純的語言教育更具影響力,能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引導和促進作用,從而幫助學生在各個方面實現(xiàn)良好發(fā)展,并促進學生在個人思想道德方面實現(xiàn)良性發(fā)展。比如,筆者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邀請學生參與互動時,不會只選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讓優(yōu)生與后進生一起參與,設置適合他們各自能力的話題,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學習的主體,并且在此過程中,感受學習英語的快樂。老師要特別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對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正向導引,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以后,還可以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熏陶,從而促進學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單純地進行知識理論的灌輸,要積極拓展英語學科的內(nèi)涵,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英語的情趣,讓學生喜歡英語,愿意說、喜歡說,并延伸到課外的英語讀本,感受英語的魅力。相信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不僅可以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實現(xiàn)“育人”的最終目的,達到教書育人,完成教師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常建萍.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3):26-27.
[2]楊雪蓮.試探德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好家長,2018(8):28.
[3]鐘春華.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