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華
摘 要:在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通過基礎教育學段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來實現(xiàn)。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德育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應該滲透于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這是作為任課老師所應有的意識和責任。課堂教學既是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陣地,也是培養(yǎng)德育素養(yǎng)的重要陣地。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德育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策略,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方面中去體現(xiàn)德育的有效融入和滲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現(xiàn)狀;養(yǎng)成策略
“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強校風,師德建設,根據(jù)少年兒童的特點循循善誘,春風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播美德……”在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通過基礎教育學段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來實現(xiàn)。育人為本,德育為首。每一門學科的老師都有責任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增強學生的社會道德意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從而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
教育是培養(yǎng)一個全方位、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因素。小學英語課程是小學生接觸的一門新穎的、感興趣的新學科,如何既不違背基本的教學原則,又能夠將德育有效地融入英語學習當中,使德育能夠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教會小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英語,更要教會他們如何更好地做人。下面我就從學生、教材、課堂教學等方面談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一、學生方面
1.找到學生優(yōu)點并建立其信心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毖芯勘砻髯孕判膶γ總€人的發(fā)展都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一個人缺少自信心,那么做任何事都會有一個心理障礙,結果也會大打折扣,對學生來說也是如此。學生的自信心越強,成功率也會越高,自信是在日常學習中很重要的心理動力支撐,同時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
教師在日常的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是每個教師需要掌握的技能,通過這些方法激發(fā)每個學生自身的潛能,重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我不比別人差,我也可以!”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自信心,在我們班的學生中有一個唱歌比較好聽,可是學習成績總是排在最后幾名,這樣的成績讓他在每次考試中逐漸喪失了對自己的自信心,對學習也沒有了興趣,為了使這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重新找回自信心,我根據(jù)他自身唱歌好聽的這個優(yōu)點,讓他獨自在課堂中為大家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曲,同學們非常喜歡,我還教他學習了一首比較簡單的英文歌曲Hello,how are you。等他把這首英文歌曲熟練之后,幫他把這首歌曲錄制下來,上課時播給同學們聽,聽完后課堂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他第一次聽到別人為自己鼓掌,那種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通過我的引導和他不斷的努力,慢慢的,他把失去的自信心找了回來,在英語的學習中也有了新的動力,并且在英語測試中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
2.賞識學生,讓學生自身優(yōu)點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小學生處于成長階段,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讓老師看到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并且希望能夠更多的得到老師的贊賞,對自己加以鼓勵,老師應該把每位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欣賞他們的天真爛漫、懵懂無知,愛護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歷程,教師應該用欣賞的眼光看每一位學生,這也是學生和老師之間最好的溝通,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可能覺得不用表揚,但忽略了小學階段的學生是非常需要鼓勵和贊揚的,會使他們的優(yōu)點更好地發(fā)揮,班上有一名學習成績很優(yōu)秀的學生,平時上課不愛發(fā)言,性格特別的內向,但是她的嗓音比較好,下課后我多次找她談話,讓她知道自己讀英語的語調和讀音能在班級起到表率的作用,假如在課上能夠多讀一些,也會把班級的同學帶動起來。從此以后她性格開始轉變,還會幫助其他學習較慢的學生,她還參加了很多英語口語的比賽,現(xiàn)在不僅性格開朗而且成績也非常優(yōu)異。
3.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重視品德培養(yǎng),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
小學生本身具有好動、活潑的特點。為此,我們要抓住其特點,結合英語學科特征,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英語這門學科是由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組成的,品德教育的運用會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詞匯量,這樣一來,就會大大降低了英語學習的難度。
二、教材方面
小學英語教科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涉及小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真實熟悉又淺顯易學,包括了表達思維(同意、幫助、邀請);情感態(tài)度(喜歡、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態(tài)度(抱歉、寬恕、感激、贊成、關心);社會文化(介紹、問候、告別、用餐、看病、慶賀)等幾十個語言項目,為課堂上滲透德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例如在學習日常交際用語Hi/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Goodbye,Sorry等時,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文明有禮貌的品德教育。再如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時,我通過幻燈片讓學生認識并欣賞了許多蔬菜、水果和肉類,在教學過程中抓住結合點,告訴學生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yǎng),這樣才能keep healthy!接著我又展示了幾張隨意丟棄食物的圖片,問學生怎么看?大家都爭先恐后地發(fā)表意見:浪費可恥!愛惜糧食!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其他的例如學習句型“What time do you ...?”教育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學習“No smoking! Please stand in line!...”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感。
由于受到課本內容的限制,大部分文章都不太完整。當學生在理解不完整的文章時,他們會遇到重重困難,從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力。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適當增加課外閱讀,引導學生接觸不同的知識,確保學生養(yǎng)成核心素養(yǎng)。
三、課堂教學方面
1.抓住課堂教育契機,立德樹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隨地會有看似平常卻蘊含教育契機的事情發(fā)生。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選好英語教學和思想教育結合點。習近平同志說:“我們強調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睂ψ鳛槲磥砩鐣髁x現(xiàn)代化接班人的小學生而言,愛國主義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所以,當為銘記“九一八”事件的三聲警報拉響后,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告訴孩子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告訴孩子們要努力學習,成為有用之才,把中國建設得更強大、更美好!China is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一個英語中的比較級的句子,讓濃烈的愛國情懷滌蕩了每個孩子的心靈!一句I am a Chinese!讓孩子們內心充滿了自豪和驕傲!
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德育不是依賴“說”,而是在教師巧妙的啟發(fā)和引導下讓學生領悟到的。記得在學習“job”這個話題時,我提問一位學生:What is your mothers job?他站起來還沒回答問題臉就先紅了,我讓他大聲回答我,他卻不愿說。后來,我才知道他媽媽是清潔工,他覺得不好意思說。我就抓住這一機會,在黑板上寫下“cleaner”,告訴同學們勞動是光榮的,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應該感謝他們?yōu)槌鞘凶鞒龅呢暙I。有的孩子立刻說出了“Thank your mother!”我又引導他說:今天回家想對媽媽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I love you,mom!”我豎起大拇指,說:“Good job!”我知道德育于無聲中又滋潤了一塊新田。
2.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滲透德育理念。
創(chuàng)設一種符合教學內容情境,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使其與作者能夠產生共鳴,入境悟情。在學習“How much is it?”的時候,我把課堂變成了一個supermarket,讓學生有秩序地排隊購物,不僅要求他們遵守公共秩序,還提醒他們不要貪小便宜,自然地滲透了德育。在模擬語言情境交際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學會了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關心他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文明禮貌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
3.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推動度與素養(yǎng)的形成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是靈活多樣的。課堂上常以游戲、表演、比賽、唱歌等方式,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結合起來,讓低年級的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受到品德教育;而高年級的課堂上,德育的滲透則需要注意寓理于情,避免牽強附會。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心理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利用課堂生成把德育素養(yǎng)有效形成于無形之中。
4.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升德育素養(yǎng)成效
單純的理論性說教,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只能讓學生感到冗長乏味。德育恰恰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在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技術,把隱性的德育理念與科學知識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德育素養(yǎng)的成效就會自然提升。
總之,對于英語學科德育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常抓不懈,注意策略性,不要喧賓奪主;要把握德育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可行性,注意德育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反復性,才會有滿意的成果?,F(xiàn)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師一定要完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中的滲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高了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為社會培育出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海伶.快樂的英語課: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游戲教學[J].海外英語,2010(3X).
[2]馬景鵬.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