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南
摘 要:隨著人們對小學計算機學習的更加重視,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重新的定位與思考,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計算機核心素養(yǎng)。就小學計算機教學進行新的定位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計算機教學;定位與思考
在小學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計算機學科教學重要性不斷提高,為了構建現(xiàn)代化的小學教育體系,需要更好地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zhì)量,推動我國小學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小學計算機教學的問題分析
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由于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計算機教學的時候,缺乏上機練習,而是通過簡單的書面講解,讓學生理解想象相關的計算機內(nèi)容,而小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是有限的,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無法緊跟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學生就會出現(xiàn)思想拋錨的情況,有的學生開始在課下做一些小動作,甚至出行了抵觸的心理情緒。這些情況的發(fā)生都嚴重地影響了教學的質(zhì)量。
隨著電子產(chǎn)品的不斷增加,學生在學前就已經(jīng)開始接觸很多電子啟蒙產(chǎn)品,這些電子產(chǎn)品多少會對學生的計算機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即在正式開始學習計算機知識之前,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并且由于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同,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是弱化了學生的學習差異性,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學策略,直接影響到小學生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計算機的綜合教學質(zhì)量,在教學的時候,應當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差異,開展個性化的計算機教學,促進學生計算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1]。
二、小學計算機教學的定位與思考
(一)科學的引導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他們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接受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但是由于小學生學習的特殊性,在計算機教學的時候,需要設計貼近學生實際思維認知能力的教學課程。
如在基礎的計算機打字練習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和英語基礎,而小學三年級才開始進行英語的初步學習,由此可見最基礎的計算機打字教學,都需要從三年級開始進行。而在低年級的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計算機,了解計算機的主要功能。如學生想要看動畫片,如何利用鼠標進行點擊,輸入相關的計算機指令。這些計算機基礎內(nèi)容,既符合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機的功能。
在低年級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需要科學地引導學生認識計算機,如計算機的主機、顯示器、鼠標、鍵盤等,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開關機與關閉頁面,最后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的練習。在計算機引導教學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沉迷于動畫片與游戲當中,需要給學生規(guī)定相應的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能力,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核心素養(yǎng)。
(二)個性化的計算機教學
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由于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不同,從而導致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綜合學習質(zhì)量,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實施個性化的教學策略。這樣在教學的時候,學生就可以依據(jù)自己的掌握知識進一步地提高學習,以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教學導向,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計算機學習方案,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如有的學生對計算機的三維動畫非常敏感,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利用鼠標對動畫進行色彩的修改,以發(fā)揮出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還有的學生對計算機中的打字練習非常有興趣,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高效的打字練習,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核心素養(yǎng)[2]。
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為了可以科學地規(guī)避學生形成網(wǎng)癮,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網(wǎng)癮的危害。如長時間的使用計算機,視力就會嚴重下降,最終導致需要佩戴眼鏡。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給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還應該依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設計相應的時間,通過學習時間的階段控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質(zhì)量。
在計算機個性化教學的時候,需要明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學生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出教師與家長的監(jiān)督效能,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在學習目標驅動下,督促學生完成計算機內(nèi)容的學習。當學生出現(xiàn)學習興趣下降時候,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時就需要充分發(fā)揮出教師與家長的作用,通過教師與家長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與肯定,幫助學生重新燃起斗志,完成計算機學習的目標[3]。
綜上所述,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應當充分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以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進行引導,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計算機學習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沈一帆.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的實踐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34):169-170.
[2]趙卓.對小學計算機教學的定位與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6):65.
[3]王雪琴.與游戲結伴激活小學計算機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