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澄宇
摘 要:本文是在我國職業(yè)教育不斷加大力度,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為背景,我校依據(jù)企業(yè)用人市場需求,與企業(yè)合作共同商討,完善課程開發(fā)體系和教學標準的前提下,針對電氣識圖與制圖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方面作了教學改革探索,目的是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改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出企業(yè)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工學結合;高職;教學整合;項目教學法
以往我們的電氣識圖與制圖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相對傳統(tǒng),為此在調研了用人企業(yè)需求的基礎上,我們在專業(yè)設置,人才培養(yǎng)方案等方面對此門課程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嘗試著做出相應的修訂和實施。
一、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電氣識圖與制圖課程在我校是電氣、機電、軌道及智能建筑等專業(yè)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的核心課程,強調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突出應用。課程目標的定位是從企業(yè)用人需求出發(fā),通過課程的學習了解電氣工程圖中的國家新標準,使學生能達到分析和識讀相關專業(yè)電氣圖的能力,掌握電氣圖制圖的方法和CAD繪圖能力,為將來從事電氣類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整合教學內容
在電氣識圖中,電氣符號、各類電氣圖的識讀與繪制等內容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得,單靠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或對著PPT給學生講解如何讀識電氣圖和制圖方法,既枯燥費時,又達不到教學效果。為此我們首先將AutoCAD軟件有機地整合到電氣識圖與制圖教學課程的訓練項目中;其次,教師依據(jù)企業(yè)崗位專業(yè)能力需要,將電氣圖中的電氣功能類圖、電氣線圖、電氣位置圖等設置成教學項目,再按照階段、層次、能力要求分解成一個個任務,而學生依托教學項目在訓練過程中掌握基本應用技能,明白應知應會什么,達到提高的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
三、教學法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近幾年在高職教育中越來越多地被認可,這種模式表現(xiàn)為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除了師生共同實施完成既定的項目工作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項目教學法在電氣識圖與制圖課程中的主要應用思路是:將課程中的理論知識內容轉換為若干個教學項目,教學中始終圍繞著項目展開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項目的全過程。
教師在項目任務的制定上,打破傳統(tǒng)教材上的電氣圖的制圖規(guī)則、各類電氣圖的基本表示方法、讀圖方法、AutoCAD的繪圖方法及命令等的教學先后順序,改制成將各部份知識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為了完成一個項目任務抽取每個部份的不同知識點,加以重組,概括成新的目標和知識點嵌入到每個項目任務中。例如:當完成第一個項目后就能清楚掌握電氣圖形符號、文字符號、項目代號的意義及標準,電氣電路組成、實現(xiàn)的功能及CAD制圖繪圖方法等,當完成第二、三個項目任務后,就能將在分析讀懂電氣原理圖的基礎上將原理圖轉換成電氣工程接線圖和位置圖并完成CAD圖的繪制,學習過程演變?yōu)槭茄驖u進地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當所有項目任務全部完成,知識點就全學完了。
四、擇教學項目
首先,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教師在選擇適應他們基礎能力的教材前,先要在了解校企合作中企業(yè)方提供或本?,F(xiàn)有硬件和軟件載體的基礎上,精心確認選擇教學項目,然后才是選擇或編制教材。選擇或編制的教材的章節(jié)編撰形式應以工作項目為主線,每個項目及項目中的任務應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在每一個項目或任務的知識點中,應有闡述本項目所涉及的理論基礎知識及擴展知識點,以便教師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理論學習及學生的自主學習。
其次,針對學習目標,教學項目的組織是有計劃的開始和結束的,若想得到項目的產(chǎn)品成果并達到預計的教學目的,選擇的教學項目能夠順利實施完成的前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技能結合起來,教學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二)項目與企業(yè)設計、生產(chǎn)安裝、維護有直接的關系;
(三)學生在教師制定的時間內能夠獨立或小組形式的完成項目任務;
(四)有明確具體的成果展示與評價;
五、改變考核方式
高職教育在保證傳授理論知識系統(tǒng)性的同時,特別強調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訓練,因此考核的方式和內容要“以能力的考核為中心”。教學變革后的電氣識圖與制圖課程考核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體系,結合了綜合素質、理論考核、實踐技能等多方式的綜合評定來決定學生的學期成績。
綜合素質考核包括出勤、課堂提問、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學生在每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小組參與程度、相互協(xié)作、學生互評等內容上體現(xiàn)。
實踐技能考核包括過程性實踐和終結性實踐考核兩部分。其中過程性實踐考核成績來源于學生若干個教學項目作品成果,這使得學生對整個學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自身考核成績的獲取更加透明,成績的累積也會更有把握性和主動性。
總之,多年職業(yè)教育實踐說明,工學結合模式下項目教學法得以了推廣和應用自由其優(yōu)點,就是“教學合一”,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兩者有機地結合,學生才能愉快地學習,提高興趣,而后演變成自主學習,從中動手實踐能力也大幅度提升,學生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拓展思路,促進綜合能力的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fā)《職業(yè)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的通知.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wǎng)2018-2.
[2]蘇春林.能力本位課程的要素及實施途徑.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