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是小學生學習漢語言的重要載體,而課程中的寫作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漢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見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一切寫作能力的獲得和提升,得益于閱讀教學。所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整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材料內(nèi)容進行有效吸收,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寫作素材,從而提升寫作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起來?其策略有哪些?本文就這些內(nèi)容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策略;整合;寫作素材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意義和價值
(一)閱讀與寫作相互依存
閱讀是學生獲取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能擴大學生的文化知識面,閱讀能夠讓學生心中有內(nèi)容、心中有素材,而寫作是學生表達思想的重要方式,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將在閱讀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從而促進學生進行能力轉化,推動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從另一方面來看,小學生還處于思想意識的形成階段,對社會以及生活的認知并不是十分深刻,在寫作時往往會面臨不知從何寫起、不知從何入手的問題,而之所以會存在這些問題,原因在于他們的積累和認知尚少、尚淺,缺乏寫作的素材。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起來,引導學生有效閱讀,能夠讓學生的視野更寬廣,認知更透徹,心中有更多的素材,推動學生進入到寫作狀態(tài)中,所以閱讀與寫作是相互依存的。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靈感,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著名的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獨創(chuàng)了一種課文教學和讀寫訓練方法——“課文集美”。“課文集美”是指從課文中收集美言美句,并將其匯成一篇文章。這種方法其實與閱讀整合寫作的模式基本類似,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美言美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所讀到的美言美句記錄和收集在一起,并對其進行匯總,從而為自身寫作提供素材。同樣也可以從其他的閱讀書籍中收集美言美句,并對其進行匯總?!凹馈钡倪^程也是閱讀的過程,將閱讀與寫作整合起來,合理對所收集到的內(nèi)容進行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自然會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的對策
(一)做好閱讀與寫作的定位
要想推動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首先就應當做好定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閱讀進行分析,讓學生通過分析明白閱讀的目的以及給自身寫作帶來的價值,并為學生做好定位,讓學生明白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提升閱讀效果。同時還應當做好寫作定位,我曾經(jīng)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后將小學三年級寫作定位為將一段話寫好,在寫作練習時要注重進行片段化練習,注意句子間的關系,注意細節(jié)描寫。在做好定位后,再來看閱讀與寫作就會變得更加容易了,學生能夠有目的地開展閱讀,并有重點地進行閱讀和寫作的整合整理,從而為寫作技能的提升帶來更大的幫助。
(二)有效開展模仿練習
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而創(chuàng)造是模仿的目的,在閱讀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化引導,幫助學生模仿語言的運用,模仿的過程也是消化和吸收的過程,通過模仿學生能夠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深刻理解,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寫作資源,如此能夠幫助學生開展寫作。具體來看,模仿有兩個層次。首先是初級模仿,這種模仿較為簡單,讀什么就模仿什么。比如課文《秋天的雨》后面有一道課后題:想象一下,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呢?照樣子寫一寫。它把黃色給了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種模仿僅僅是讓學生以顏色為核心開展相應的仿寫,不僅對模仿的內(nèi)容進行了規(guī)定,而且對模仿的形式也做出了規(guī)定,學生仿寫起來比較容易。而第二模仿層次要比第一種難,屬于高級模仿,也就是對整篇或者整段內(nèi)容進行模仿。比如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后面有一道課后題:你的家鄉(xiāng)哪個季節(jié)最美?為什么?寫一段話和同學交流。該題目將整篇課文作為模仿材料,讓學生自主參照課文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進行描寫,要比第一個層次的模仿難度大。
學生模仿的過程其實就是對閱讀與寫作整合的過程,以閱讀到的內(nèi)容作為基礎開展相對應的仿寫,將閱讀的內(nèi)容與寫作聯(lián)系起來,推動語言的運用更加完善。同時,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仿寫后,學生會積累更多的寫作格式、結構、內(nèi)容、寫法等,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自主寫作。因此教師要想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起來,必須要引導學生開展模仿練習,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運用”。
(三)注意積累閱讀素材
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還離不開素材的大量積累,只有學生內(nèi)心有素材,能夠對素材進行轉化,才能夠提升寫作的技巧。在對閱讀以及寫作做好定位并大量仿寫之后,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已經(jīng)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僅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必須要在日常學習中注重閱讀素材的積累,日積月累,掌握各種素材和各個方面的知識內(nèi)容,才能夠應對多種多樣的寫作要求,才能夠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促進自身寫作技能的提升。具體來看,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明白應當如何進行閱讀素材的積累,比如可以讓學生專門準備一個日記本,記錄每天閱讀到的好詞好句,摘抄的同時將自己的想法加進去,這樣在以后的寫作中需要哪方面的知識,就能夠及時查閱,快速進入到寫作狀態(tài)中。
(四)注意自我評價
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經(jīng)過如上幾個步驟,學生的寫作技巧會得到全面提升,為了推動學生全面認識自身的寫作情況,必須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筆者發(fā)現(xiàn),僅有教師的評價是遠遠不夠的,如此會導致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將寫作文看作是完成任務,是應付作業(yè),而寫得行不行、好不好是教師的事情,因此將學生的自我評價加入其中非常重要。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簡單填表的形式對自身的寫作情況進行評價,讓學生對照自身的寫作情況在括號中打鉤(如表1),在進行過自我評價后再對自身的作文進行修改。
采用這種自我評價的方式,學生能對自己的寫作進行深刻認識,明白寫作中的不足和優(yōu)勢,并對每一次的寫作情況進行總結,這有助于學生寫作技能的提升,也能達到閱讀與寫作整合的目標,因此在實際的閱讀與寫作整合中,教師應當注重這方面的運用。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是提升學生寫作技能的重要途徑,具體的閱讀與寫作整合策略有很多種,教師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取整合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建雄.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J].教法實踐,2019(7).
[2]林素美.試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語言文學研究,2018(28).
[3]孫啟福.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
作者簡介:李莉萍,女,1975年生,本科,研究方向為閱讀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