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梅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解放大路小學校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情感認知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出各種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德育內(nèi)容,并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用充滿感性的話語將這些內(nèi)容表達出來。小學生平時大多對教師充滿畏懼,不敢與教師進行溝通,在教師親切的話語中,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能慢慢拉近,逐漸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互動,在良好的師生交流與互動中,和諧友愛的教學氛圍就形成了。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能有效放松自己的身心,以更加輕松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時教師再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持續(xù)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下,對各種英語知識的掌握也就更加熟練,教師利用英語知識進行德育滲透也就能收獲更加理想的效果,英語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學生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寵愛,自理能力和行為能力都較差,在進入小學后,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不適應,不僅無法順利融入集體,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在學習上更是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意識。通過英語教學滲透德育,能利用德育和精神文明等教育內(nèi)容,促使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教師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掌握較強的獨立自理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在生活上,教師要通過關(guān)心和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如何正確與人交往。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各種德育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學會禮貌待人、關(guān)心集體、尊重老師等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英語實踐活動中,學生能更好地感知德育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來自父母、家人、老師、同學的愛,常懷感恩之心,在社會生活中做到主動關(guān)心他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促進社會更加和諧地發(fā)展。
合作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只有掌握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力,才能讓學生在未來更好地融入和適應社會生活。然而,現(xiàn)在的許多小學生由于從小受到家庭的溺愛,想要的東西父母都盡量滿足,導致學生大多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驕傲、任性,不善于與人溝通合作,這種性格會嚴重阻礙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發(fā)展,甚至會造成學生的心理扭曲,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利用英語教學滲透德育,教師能利用各種教學機會開展小組合作任務和小組競賽等活動。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任務型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營造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通過設置情境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任務,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認識到只有互幫互助、團結(jié)合作才能有效完成任務。這種學習方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組與組之間開展競爭活動,讓學生在合作的同時還能具備有效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小組要想取得比賽的勝利,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學生合作能力更強,競爭意識也更強,合作競爭意識的發(fā)展也能促進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有效增強,確保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要利用英語教學的機會有效滲透德育,教師就要充分挖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知識。英語教材中包含著大量中外人文知識,教師在進行課本知識教學時,將其與相關(guān)的文化知識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再利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展現(xiàn)出來,能實現(xiàn)英語知識與德育思想的融合,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自身的思想文化意識,提升人文素養(yǎng)與審美情趣,加強對東西方民族文化的了解,促使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收獲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Around the city》時,教師首先將學校周圍學生熟悉的場所和地點打印成圖片,利用圖片設置教學情境,請學生利用這些圖片來了解各個場所地點的英語相關(guān)知識,在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接著教師采用總分總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學生掌握了新課知識后,教師還可以趁機引導學生回答,平時過馬路時,應該牢記什么樣的交通規(guī)則呢?并請學生回答教師所展示的各種交通標志是什么。利用教材知識進行交通知識的發(fā)散講解,增強學生的交通規(guī)則意識,促使學生形成德育思想。
要通過英語教學來滲透德育,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善于利用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道德觀念滲透。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情境教學是一種最為常用和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借助具體場景幫助學生增強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在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融入一些道德觀念的元素,讓學生通過情境理解英語知識時,也能有效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道德觀念,確保順利達到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的目的。例如,在學習“This is my family”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小灰灰的全家福,利用全家福中小灰灰的爸爸、媽媽、妹妹、哥哥等教會學生掌握家庭成員的英語單詞,在學生順利掌握了英語新課知識后,教師請學生回憶自己的家人,引導學生說出家人之間互相友愛的事情,喚起學生對于家人愛的記憶,并及時向?qū)W生灌輸家人相親相愛、互相扶持的親情理念,讓學生感恩父母親人,感謝他們對自己無私的愛與照顧,同時學會在生活中關(guān)心家人、愛護家人,讓學生形成知恩圖報的良好道德觀念。
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著大量生活化的場景對話,這些對話都包含著良好的社交禮儀,教師要通過英語教學來滲透德育,就要善于利用英語對話的環(huán)節(jié)教會學生生活中的禮貌用語,促使學生掌握良好的社交禮儀,在生活中學會如何更好地與人交往。教師可以請學生在學習完課本對話內(nèi)容后,兩兩一組展開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思考和掌握對話內(nèi)容中的說話方式和表達技巧,讓學生對各種禮貌用語掌握得更加熟練。例如,在學習“Meeting new people”時,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是教會學生如何運用“Nice to meet you”等語句與初次見面的人打招呼,在學生掌握這些新課知識后,教師邀請一些學生上臺做自我介紹,并請臺下同學用所學的日常用語問候自我介紹的同學。在同學們掌握了有效的對話方式后,教師請學生兩兩一組扮演剛認識的人,一人自我介紹,另一人回答很高興認識你,接下來兩人角色互換。在學生掌握了對話內(nèi)容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平時在生活中遇到新的朋友是怎么打招呼的,鼓勵學生將今天學到的回答方式用到生活中去,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要想通過英語教學滲透德育知識,教師在平時教學時也要注重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更加具體地感知德育知識。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還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無法順利理解和掌握教師所講述的許多德育知識,教師利用實踐活動滲透德育知識,能讓學生在具體的場景中更好地了解德育知識的含義,也了解了德育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進而發(fā)自內(nèi)心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促進自己良好道德觀念的形成。例如,在學習“Mother’s day”時,在學習完本課知識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母親節(jié)的相關(guān)背景知識對課文進行發(fā)散講解。在學習完知識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給自己的母親制作一張節(jié)日賀卡,在節(jié)日賀卡上用英語寫上對母親的節(jié)日祝福,通過這種動手制作賀卡的活動,讓學生對母親節(jié)這個節(jié)日有更加具體、深刻的感知,并在賀卡中融入自己對母親強烈的愛意,促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形成更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社會的發(fā)展使得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英語教材中包含多種德育元素,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知識,利用英語教學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使學生在未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促進學生生活和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