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玲
摘 要: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閱讀材料,是適合低年級兒童閱讀的。在聽、說、讀、寫中體會語言之美,提升語文素養(yǎng);在理解故事后,深化故事意蘊,建立心靈世界;在創(chuàng)編繪畫中產生豐富聯(lián)想,發(fā)揮創(chuàng)作能力。讓兒童在經典閱讀中獲得快樂,在分享交流中愛上閱讀。
關鍵詞:讀、繪、寫;低段幼兒;閱讀興趣;語言表達能力
新課程標準對于低段的閱讀目標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選擇怎樣的閱讀材料非常關鍵。小學低年段學生識字量少,沒有閱讀基礎,更適宜讀繪本。繪本精美的圖畫和簡潔的文字可以帶給兒童自由的想象空間,對于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都有良好的引領作用。筆者在一年級進行讀、繪、寫教學已有一年,現(xiàn)在就來談一談實踐中的收獲和感想。
一、讀故事,培養(yǎng)閱讀習慣
1.老師引導
通過實踐,筆者認為教師不僅要繪聲繪色,還要引導孩子觀察畫面,并輔助豐富的肢體語言。每周三下午我校的校本閱讀課我都會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們年齡特點且能激起愉快體驗的繪本進行共讀,比如《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魔奇樹》《菲菲生氣了》《小豬變形記》《鴨子騎車記》……在講《我是霸王龍》時,我不僅分別模仿翼龍爸爸和媽媽的腔調說話,還模仿兇狠的霸王龍說話,孩子們聽得都入了迷,當講到霸王龍悄悄向睡著的小翼龍靠近時,孩子們不由緊張地驚叫起來。當講到火山爆發(fā),霸王龍從山頂咕嚕咕嚕滾下去時,我用手勢做出不停滾動的動作,孩子們都痛快地大笑起來。他們都完全融入了故事,為小翼龍的脫險而興奮不已?,F(xiàn)在,周三已經成了孩子們最為期待的日子,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
2.親子共讀
有很多繪本故事特別適合親子共讀,比如《逃家小兔》《生氣湯》《我永遠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我的爸爸真麻煩》等。很多家長剛開始會認為閱讀是孩子自己的事,覺得孩子已經學會了拼音,就應該自己借助拼音閱讀。這種錯誤的思想可能會把孩子的閱讀興趣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如果家長能和孩子共讀故事,不僅解決了閱讀障礙,還拉近了親子的關系,在親子相互依偎共享故事的心靈美餐時,閱讀的種子其實在孩子的心里已開始生根發(fā)芽了。
3.學生自讀
經過老師的引讀和親子共讀之后,學生已深深愛上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一見到新的故事書就會產生閱讀沖動。所以,我就試著把他們帶到學校的繪本閱覽室,孩子們一看到琳瑯滿目的繪本故事,個個兩眼放光,捧起一本本故事就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雖然有些繪本故事文字繁多,只要有精美的插圖,他們依然讀得津津有味。因為對于他們這個年齡來說,讀圖能力遠勝于讀字能力。孩子即使不識字,僅靠“讀”畫面,也可以讀出故事的大意。很多孩子在繪本圖書室讀了好的故事,但是沒有看夠,就會主動要求家長為其購買,還會洋洋得意地拿到班里炫耀或呼朋引伴地共讀故事。
二、繪故事,豐富想象能力
繪本故事的呈現(xiàn)方式特別易于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它們都是以靜止的畫面表達流動的故事情節(jié),以一個個關鍵情節(jié)的片段傳達完整的故事,畫面與畫面之間的空白、連接就需要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填補;同時每一幅畫面,又都表現(xiàn)了一個瞬間,其整個動作流程的再現(xiàn)也要依賴孩子的想象,根據(jù)這些特點,對繪本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更有利于豐富兒童的想象力,這也是讀寫繪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繪。就是聽完故事后把頭腦中印象深刻的畫面用畫筆進行重現(xiàn),也可以對故事進行續(xù)編或創(chuàng)作。老師要善于挖掘、利用這些留白來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
比如在講述《石頭小豬》時,有些畫面只有一塊大石頭或象征腳印的小黑點,根本就不見小豬的影子??梢砸龑Ш⒆觽兿胍幌耄盒∝i到哪里去了呢?孩子們就會盡情發(fā)揮想象“小豬剛跑過去”“小豬被石頭壓在下面了”。當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時,孩子們對畫面進行了理解補充,不僅畫出小豬留下的腳印,還會畫出氣呼呼走路的小豬;不僅畫出大石頭,還在大石頭下畫出小豬的鼻子和尾巴。這就是空白的魅力,這就是神奇的想象力,孩子們的再次創(chuàng)作完全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真實表達,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更加精彩的心靈世界。
三、寫故事,提高表達能力
寫的環(huán)節(jié)恰恰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老師講述的故事講給家長聽,或者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畫面講述出來,然后由家長幫助孩子給繪畫配上文字,這恰恰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表達、交流的機會。如果孩子在課堂上沒有認真聽故事,必然無法把故事生動地講給家長聽;即使孩子聽得很認真,但也不可能字字句句記得清清楚楚。所以,這時候他們必須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編,這一過程的反復訓練,會讓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越來越強。
讀故事,而后依據(jù)故事進行繪畫,最后通過孩子的表達完成讀、繪、寫,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循環(huán)往復,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更為孩子步入高層次的閱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讀、繪、寫繪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富有情趣,它于潛移默化間讓兒童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并輕松踏上了閱讀之路。
參考文獻:
馬玲.孩子的早期閱讀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