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杰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思想觀念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積極意義。生本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發(fā)展為前提的先進教學理念,符合當前初中生教育需求。在生本理念下,思想品德教師需在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積極調整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結合生活實際,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以提高教學效果,充分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程對于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20-0247-02
作者簡介:李鳳杰(1975-),女,漢族,吉林柳河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品德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質。但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的重視度不足,導致其教學有效性不高。生本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被廣泛應用于中小學教學中,要求教師做到一切為了學生、高度重視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對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造成巨大沖擊。在生本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重視調整教學策略與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為初中生思想、人格的發(fā)展提供指引。
一、調整教育理念,打造良好師生關系
生本理念要求教師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突出其主人翁地位,以“一切為了學生”為出發(fā)點。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主宰者”,積威甚重,表面上便于課堂管理,實際上卻嚴重阻礙了師生交流,課堂中師生互動少,活躍度低,進而降低教學質量。因此,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需調整自身教育理念,主動轉變角色,由“主宰者”轉為“輔助者、引導者”,平等地與學生交流。教師需學會尊重學生,傾聽學生想法,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勇于探索,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例如,在學習“我與父母交朋友”這一課時,教師可摒棄作為長輩、教育者的身份,而是走下講臺,將自己融入學生中,以朋友的角度跟學生聊一聊親子關系問題。教師可先主動講述自己初中階段時與父母的關系、家庭生活、對父母的看法等,使學生產生共鳴,然后再引導學生針對這一問題暢所欲言,平等、自由地交流探討。在交流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避免強制性地提問,以免引起學生的緊張感,可基于親子關系問題分解出數(shù)個小主題。如:讓學生們聊一聊自己與父母在哪些事情上存在“代溝”,也可就寫作業(yè)、玩耍時間、玩手機、追星等常易出現(xiàn)意見分歧的問題進行探討。當提問“如何與父母做朋友”時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感悟,迫使學生為了迎合教師選擇官方、籠統(tǒng)的回答,難以發(fā)揮良好教育效果。而教師以朋友的角度拋出一個個與學生經歷高度相似的小問題,則可迅速獲得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然后教師再基于交流過程中表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教育和引導,更容易幫助學生學會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尊敬父母、愛護父母、正確與父母溝通。
二、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
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體,課堂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通常為被動接收知識,動腦、動手的機會較少,課堂活躍度不高,十分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索的欲望。這需要教師摒棄傳統(tǒng)課堂形式,積極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教學,從多方面挖掘學生潛力,增強思想品德課堂趣味性,活躍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手,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果。
例如,學習“學會拒絕”相關內容時,教師應避免長篇大論的講解,積極創(chuàng)新,采取更為有趣、多樣的教學方法??稍谡n前向學生發(fā)放預習卡片,卡片上提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誘惑?”、“上述誘惑中哪些屬于不良誘惑?”等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先進行思考和預習。課堂教學時教師可采用小組討論、情境教學、角色扮演等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式,通過舉例結合圖片、視頻等方式營造不良誘惑的情境,讓學生基于情境探討是否應該拒絕、如何拒絕等問題。也可讓學生基于“學會拒絕”這一主題設計小劇場進行角色扮演,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上述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使課堂成為學生思考、探索、實踐的良好平臺,充分體現(xiàn)其主體性,既能提升課堂趣味性與活躍度,也能使教學內容真正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并影響其一言一行,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充分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作用。
三、教學結合生活,深化學生情感體驗
隨著新課改持續(xù)深入,初中教師越來越重視生活化教學,將理論知識與生活案例相融合,以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思想品德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有重要指導意義。因此,生本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的感悟,幫助學生內化思想品德知識,并學會將其應用于生活中,解讀生活中各類事件,形成正確的、客觀的判斷。此外,教學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探索欲。
例如,在學習“網絡上的人際交往”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如今互聯(lián)網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xiàn)實生活中有豐富的教學素材。如關于網絡詐騙問題,教師可以自身經歷為例進行講解,包括郵箱中常收到的垃圾郵件、QQ上陌生人發(fā)送的網店刷單信息、群聊中虛假的高薪兼職信息等,展示給學生,詢問學生是否收到過類似的信息,進而講解網絡詐騙的原理、如何防范等問題。關于沉迷網絡的問題也可以用生活實際進行舉例,如:“近來某個游戲非常受歡迎,老師空閑時試玩了一下,也有些欲罷不能?!币宰钊菀壮撩缘挠螒驗榍腥朦c,可迅速獲得學生們的認同和共鳴。然后教師可基于玩游戲這一切入點探討為什么會沉迷網絡、為什么不應該沉迷網絡、如何避免沉迷網絡等問題。以實際案例為基礎進行講解,可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更為直觀且有趣,可獲得學生共鳴,深化其情感體驗,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加強合作探究,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具備良好的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在生本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促進其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積極選用能夠培養(yǎng)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的教學方式,增加小組合作探究、課前預習等自學活動,為學生打造能夠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側重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加強學生的思想碰撞。教師需先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和分層,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合理將學生劃分為數(shù)個學習小組,并發(fā)布小組任務,讓學生組內互相幫助、共同探討,培養(yǎng)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問題處理能力等,提升其團結合作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突出其學習主體地位。
例如,在學習“正確對待理想與現(xiàn)實”相關內容時,教師可讓各小組“繪制理想樹”作為課前預習任務,要求小組成員通過閱讀教材理解理想的含義、作用等知識,思考自己當前的理想,繪制理想樹。課堂中教師也可布置合作探究任務,可選擇組內某一成員的理想為主題,探討該同學實現(xiàn)理想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阻礙,實現(xiàn)這一理想應具備哪些條件,如何制定更細致的、具體的、階段性的目標。針對理想與現(xiàn)實問題進行小組探究、討論,可讓學生通過交流產生思維碰撞,予以彼此靈感和啟發(fā),不斷加深對于理想的認識,并明確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可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積極影響。
五、結語
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學能夠為學生心理發(fā)展提供科學的指引,培養(yǎng)其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生本理念下,教師需堅持以學生為本,一切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前提,通過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結合生活實際等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興趣,深化其情感體驗,有助于提升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為其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