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初中體育一直以來都占據著重要位置,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初中體育教學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學生參與性、主動性低的情況卻影響了初中古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鑒于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學生參與初中體育的主動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學生;體育教學;主動性;提升
現代教育理念下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和素質的提升,作為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合作意識、堅韌不拔、拼搏向上精神的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主動性,對于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參與主動性較低的原因
(一)單一化的教學內容
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大部分中小學都過于強調文化課程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因此所占的學習時間比重十分大,甚至部分初中為應付中考,直接將體育、美術、音樂等作為“副科”,學習時間被嚴重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體育教師正常的教學內容得不到安排與實施,教師不得不在極少的教學中不斷壓縮教學內容,或是針對考試內容開展反復地訓練,由此造成了教學內容上的單一化,久而久之學生自然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參與性也越來越低。
(二)僵化的課堂教學形式
在以成績高低論英雄的應試教育下,大部分學校未正確認識到體育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導致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同時,由于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并不注重課前的教學設計,不備課,體育課堂所采取的教學形式無非是學生先圍繞操場跑幾圈,做一下廣播體操,或是教師示范學生學習,之后便是自由活動,這種情況在一些農村偏遠地區(qū)更為常見。長期不變的教學形式導致體育課堂失去了其應用的趣味性,僵化的課堂教學形式難以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學生參與性自然難以提升。
(三)的師生互動
與語文、數學等文化課不同的是,體育課的開展幾乎都是戶外操場中進行的,這給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提供了有利的平臺。而體育教學的開展也要求師生間的共同參與,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可準確把握學生的身體情況,心理狀態(tài),從而不斷調整改善教學計劃。但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將教學的重點側重于肢體動作的示范和基礎技能的講解上,缺乏與學生間深層次的互動,難以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即便學生有一定想法也很難與教師進行溝通,低效的教學反饋自然無法促進學生參與主動性的提升。
二、提升學生參與初中體育主動性的策略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針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缺乏新意的情況,作為初中體育教師的首要任務應當是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并加強自身素質的提升,借助于新技術、新教學方法等給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多、更富有新意、更具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從而喚醒學生對體育課堂的熱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
以常見的“跑步練習”為例,跑步練習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最基礎,也是每個初中學生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更是新課改教學中對學生考核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傳統(tǒng)跑步練習過于單調和無趣,使得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為此,在開展跑步練習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戲元素,比如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幾個男生女生混編的小組,然后由各小組開展跑步競賽,最終獲勝的小組可以指定其他小組表演節(jié)目。如此,在跑步中學生會感受到來自于比賽時的緊張與刺激,從而更專注于跑步之中,更好地完成跑步訓練,而在之后的懲罰表演中學生將感受到跑步訓練所帶來的樂趣,逐步使學生從被動完成轉變成主動參與。又如在“高抬腿”的練習中,由于其對體力和耐力的要求都比較大,對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消耗很大,難以堅持。為此,教師可模擬生活中騎自行車爬坡的情景,當發(fā)現學生難以堅持時,教師喊到:同學們,現在我們即將登頂成功啦!同學們一定要堅持,一鼓作氣沖上頂峰!學生聽到后會在腦海中形成沖頂的畫面,從而堅持下去。如此,不但有助于學生掌握高抬腿的技能技巧,而且還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了鍛煉。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始終將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也都只從教師個人的角度來考量,未結合學生實際進行調整,這種教學最終導致了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始終不高的情況。新課標下,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實際,要讓學生得到重視,得到尊重,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的主動性。
以“籃球的基本訓練”教學為例,由于學生個體間的存在的差異,為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更好地練習,教師可采取分層教學法開展訓練教學。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給其增加難度更大的變向運球,并傳授正確投籃的姿勢;基礎較差的學生,則主要開展傳球、運球的訓練;體能較差的女生,則只需要進行簡單的運球即可。這種教學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訓練,學生也將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重視,以及自身訓練所帶來的改變與進步,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高漲。
(三)注重課后總結
除了開展合理的課堂指導和教學外,教師還應當注重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并作出科學的評價。課后總結的重點應當放在學生的課堂表現上,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要提出表揚,并讓其他同學學習;對于表現欠佳的學生,教師要及時指出其不足之處,并幫助其完善不足。
以“鉛球投擲”的訓練為例,在課堂訓練時,教師就除了給學生做好示范講解,并及時糾正學生的肢體動作外,還要將學生的表現記錄下來,作為課后總結的重要依據。而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總結自我,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自行歸納。比如:“本節(jié)課講解的重點是什么呢?”“投擲鉛球的要點是什么?”“投擲鉛球都有哪些步驟?”“對自己的練習滿意嗎?”“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此,在不斷的問題和反思之中,學生可實現對課堂教學的一次全面回憶,不斷加深了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更可從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在教師的幫助下不斷糾正,不斷完善,不斷提高投擲水平。
結束語:
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初中體育教學需要的是學生的全面參與,且只有學生的參與才能形成與體育教師的雙向互動,從而發(fā)揮出其主體作用,推動初中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就要以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和教學任務出發(fā),并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心理狀況、性格特點,豐富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注重課后總結,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先地,劉玉玲.提升初中生參與體育課教學主動性的策略[J].中華少年,2018(20):126-126.
[2]張陽陽.初中體育教學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22):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