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勤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學也在不斷的改革。問題驅動教學法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了眾多教學工作者喜歡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從內心想學習數學,最終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數學素養(yǎng)的優(yōu)秀學生。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是一種常見的教學犯法,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比較廣泛,能夠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問題驅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前言:
數學的理念是源于生活,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出現的學科,由此可見,數學知識和問題是分不開的,用問題將學生吸引到課堂內容中來,然后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用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目前的教學中,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常用到的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的原因,接觸的東西不多,所以對事物往往抱有很大的好奇心,更愿意去探究事物的本質,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一、問題驅動式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主要問題要切合當前教學內容
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在用到問題驅動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注意問題要切合當前的教學內容,問題設計要緊扣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在設計問題難易程度的同時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數學能力,注意把問題設計的具有層次性,不僅要把問題設計的能夠符合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還要能夠把內容進行擴展,讓學生在問題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性的思維,把數學學習變成一場“智力冒險”,讓學生能夠從問題中獲得啟發(fā)。
(二)問題設計上要關注大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
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不能把問題設計的過于困難,也不能把問題設計的過于簡單,要照顧到每個人的數學能力和接受能力,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過直白,讓學生一眼就能發(fā)現這是數學問題而非問題驅動教學方法,也不能讓問題太過于隱晦,使學生很難發(fā)現問題。其次,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進行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先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容易解答的問題,再設計比較復雜的問題,這樣既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 不至于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
問題驅動法實施的前提就是學生要積極的參與進來,所以要很好的使用問題驅動法進行教學,就要以學生為主題。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所以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很難得到很好的體現,所以要想以學生為主體,就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進行輔助引導,這樣就能很好的開展以問題驅動法為教學方法的教學活動。
二、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添加趣味元素到問題驅動的教學策略中
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比較常見的,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投入到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加入一些趣味的元素,能夠更好的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夠增進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讓學生們能夠更樂于思考老師出的問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對事物比較好奇,趣味元素的添加,能夠讓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同時能夠更樂于去探索數學問題,讓學生更樂于學習數學。
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課時,學生已經學過了“時,分,秒”的概念,并且已經積累了一部分的“年,月,日”的概念,這個時候的學生已經在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所以要讓學生關注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時間。教師這個時候可以提出一個小問題:一個人今年12歲,但是他只過了三次生日,這個是為什么呢?這個時候學生可能就會激烈的討論,說這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教師在適時的講月份,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每個月都有31天,4、6、9、11每個月都有30天,還有一個特殊的二月,有時候28天,有時候29天,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這個時候再回到最初的問題,那個人出生在2月29號,只有閏年的時候才能過生日。通過這個趣味的小問題,提高了學生們學習年月日的興趣,同時了解每個月月份的不同和閏年的計算規(guī)律,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熱情。
(二)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潮流和時尚,在基于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中,也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更好的開展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教學情境的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真正的去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高,另一方面,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數學和生活的關系,讓數學知識能夠更貼合生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數學。所以說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對數學學習有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時,這一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學會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并且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就可以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比如某位同學家里要裝修房子,設計師設計出了一張效果圖,這個時候可以用課件把圖形展示出來,如果需要把這些全都涂上漆,需要涂多大的地方呢?通過創(chuàng)設裝修新房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們代入到情境中來,讓學生感覺這是在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后面開展教學活動也會順利很多。
總結:
綜上所述,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所以實踐教學中,基于問題驅動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現代教學以及學生學習需求的需要,同時,也是時代進步和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邰秀琴.問題驅動的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淵(高中版),2020,(1):340.
[2]龐東.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神州,2020,(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