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利
摘要:高中英語復習歷來就是英語課程的難點和重點,本文在通過筆者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歸類和整理,讓學生能夠最快速度的進行知識復習和查缺補漏,進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高質(zhì)量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英語課程復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復習課;思維導圖;知識圖譜;高效工具
復習課是學生學習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效的復習課應是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模式。但傳統(tǒng)的復習課上,教師往往以“滿堂灌”的形式進行枯燥的知識點重現(xiàn),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缺乏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復習效率低下。結(jié)合一線教學實踐經(jīng)驗,筆者認為,在高中英語復習課中應用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對各模塊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歸納整理、理解鞏固,提高學生思維品質(zhì),從而提高高中英語復習課的效益。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或心智圖(Mind Map),是英國心理學家、教育家Tonv Buzan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它用來組織和表征知識,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助記工具。思維導圖通常將某一主題置于中央位置,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向四周發(fā)射,每條分支上使用一個關鍵詞。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jié)點結(jié)構,整個圖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圖。它圖文并重,形象直觀,既能呈現(xiàn)知識網(wǎng)絡又能呈現(xiàn)思維過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理解和記憶所學內(nèi)容,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聽、說、讀、寫是英語四項基本技能。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fā)《普通高中英語課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版》指出:高中階段應適當側(c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持續(xù)學習的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詞匯和語法,學生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詞匯、掌握了扎實的語法知識,才有可能提高閱讀能力,進行篇章寫作等綜合運用語言活動。因此,在英語復習課中,詞匯、語法、閱讀、寫作這四板塊的復習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采用激發(fā)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象直觀的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從而使知識得以內(nèi)化、活化。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實例
(一)靈活運用思維導圖,強化學生對詞匯的記憶
1.在聯(lián)想記憶法中的運用
在英語學習中,詞匯的記憶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他們往往死記硬背,前背后忘,效率極其低下。其實,記住某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一幅圖像,使其與學習者已知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在單詞背誦中,我們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對一個單詞進行多維度聯(lián)想,借助思維導圖,巧妙地將看似毫無聯(lián)系的一個個單詞串起來,儲存在大腦中,這樣的記憶效果較好。以1ive為例,我們可以從同義、反義、多義、派生等角度來進行聯(lián)想。
2.在構詞法中的運用
高中階段,學生接觸到的構詞法主要有:派生、轉(zhuǎn)化、合成、截短、縮合。其中,派生最為常見。使用詞綴法背單詞可以提高詞匯記憶的效率。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詞根、前綴、后綴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建構詞匯的記憶網(wǎng)絡。例如:在英語中,后綴er/or表示“從事某種工作或活動的人”,是動作的施動者;而-ee表示“被…的人”,是動作的受動者。兩者加在及物動詞的后面均可構成名詞。筆者以“vt.+er/or,+ee”為中心詞,要求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聯(lián)想出所有相關詞,并當場制作成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在單元復習中的運用新世紀教材詞匯量豐富,意義繁多,學生容易望而生畏。思維導圖的運用可大大減低記憶難度。如:在復習第四冊第三單元時,筆者結(jié)合本單元的話題“friendship”設計了以下步驟:(1)以“銜end”為話題,與學生展開會話互動。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巧妙地復習本單元學過的詞匯知識。筆者呈現(xiàn)思維導圖的主要框架,要求學生根據(jù)復習的內(nèi)容完成這一知識網(wǎng)絡。要求學生就某一條線進行復述或改寫,“用語言做事”,真正做到聽、說、讀、寫有機融合,使學生在語言的使用中加深詞匯印象。
(二)有效運用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語篇的理解
閱讀理解是高中英語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為了做題而做題,常常是機械地去閱讀只與問題相關的一部分內(nèi)容,斷章取義,獲取的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錯誤的。其原因在于:這樣的閱讀浮于表面,缺少對語篇整體的把握,與閱讀材料未建立真正的互動和交流,所以它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杜絕此類低效閱讀的發(fā)生。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使用思維導圖,發(fā)現(xiàn)它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時關注自己的閱讀效果,更能使學生明白材料中的信息是如何組織的,從而加深對語篇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解決記敘文“六要素”這些問題。
(三)充分運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
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它絕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認知過程,需要師生在語言的教與學過程中共同日積月累。在寫作過程中,寫前階段很關鍵。在這個階段應確立文章中心;尋找相關要點;確定文章中心與各要點之間、要點與要點之間的關系;將所有內(nèi)容組織起來,研究寫作對象與寫作目的。顯然,寫前階段是寫作過程順利與否的決定因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使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地為學生寫作搭建支架,為寫作步驟的展開提供層次分明的信息,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為順利完成寫作任務提供了保障。漫畫作文是高中英語寫作中的一個常見體裁。學生在準確描述畫面、把握漫畫寓意方面普遍存在問題,造成內(nèi)容分失分較多。為此,筆者在校內(nèi)開設了一節(jié)研究課,借助思維導圖來探討如何進行漫畫作文的“審、聯(lián)”兩步驟,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三、總結(jié)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思維工具。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用它來復習所教知識,也可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它的使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提升思維品質(zhì),進而有效提高高中英語復習課的效益;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體驗,拓展了學習空間,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淺談應用思維導圖促進核心素養(yǎng)提高的策略——以人教版Module 8 Unit 5 A Visit to the Zhoukoudian Caves為例[J].劉雅婧.名師在線.2019(09)
[2]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路徑探析[J].黃曉青.課程教育研究.2019(32)
[3]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張玉連.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