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要: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和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引進“主題閱讀”課程,讓課堂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以主題引領課程,讓學生從閱讀中領悟到教材之外的東西,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主題閱讀;環(huán)境改造;課程重構;評價創(chuàng)新
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里,真正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已經不是太多,而懂得如何去閱讀、如何去從書香里汲取生命養(yǎng)料的人就更少了。然而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和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大語文”理念得到普遍認同的今天,課本不是教本,與此相對應的“大閱讀”即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加大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無疑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
上沙小學的學生大多來自周邊城中村,戶均47平方米的住房難以給孩子很好的閱讀環(huán)境,由于家庭的以及學生自身能力的原因,學生自發(fā)的課外閱讀缺乏相應的物質基礎和動機。為了讓孩子在這個地方鄉(xiāng)村中感受到世界的繽紛多彩,我們引進的“主題閱讀”課程,讓課堂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以主題引領課程,讓學生從閱讀中領悟到教材之外的東西,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養(yǎng)。
整個“悅讀”工程主要分為環(huán)境改造、課程重構和評價創(chuàng)新三個環(huán)節(jié)。
在閱讀環(huán)境方面。我們讓孩子們從無書可讀到想讀就讀,秉承與其把圖書收在圖書室里霉掉爛掉,不如讓學生把它翻爛掉甚至“偷走掉”的理念。我們積極搭建大廳書吧、走廊書吧和班級書吧,開放三個閱覽室,通過環(huán)境優(yōu)化和氛圍營造,讓孩子們暢游在書本的海洋中。“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比蛔x書之益何止“醫(yī)愚”?讀書之本,在于做人,亦在與人相交。與人相交,目之所見,眼神能讓人與人的交流產生共鳴。而這一切都來源于讀書,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書本則是智慧的明燈。
在課程重構方面,我把“主題閱讀”分為課堂教學體系和活動課程體系兩個板塊。課堂教學體系主要包括語文教材、經典誦讀、主題叢書、繪本閱讀、整本書閱讀五個方面。以整本書閱讀為例,我們構建了主題閱讀課的四種基本課型,通過繪本閱讀課、閱讀推薦課、閱讀欣賞課、閱讀方法指導課,引導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課程愛上語文,認識世界。活動課程體系主要分為圖書館課程、故事媽媽課程、閱讀社團課程、閱讀嘉年華課程、閱讀大富翁課程和年級漂流書等。在閱讀嘉年華課程中,我們開展了孩子們期盼的閱讀PARTY,通過十幾項活動點燃孩子的閱讀熱情,組織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開展讀書會、寫作比賽、朗誦活動等,使孩子們在娛樂中學習和體驗書籍中的知識,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激發(fā)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和求知欲。
在評價創(chuàng)新方面。我們建立了如下的新型期末成績評價標準:
在新的評價標準中,我們提高了閱讀活動在語文整體考核中的占比,同時,我們開展悅讀旅程、悅讀存折、圖書館借閱、讀書季活動等,制訂如上的考核規(guī)則,通過這些活動來評價學生本學期“主題閱讀”的最終成績。此外,我們還通過悅讀大富翁、悅讀幣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他們通過積極有效的競爭來提升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
為了提升孩子們的閱讀廣度和深度,我們聯(lián)動班級和家長,開展了一些圖書跳蚤市場、悅讀大富翁閱讀經驗交流會等,讓孩子在閱讀中相知相識,鍛煉他們的團結意識和樂于與人分享的美好品質,讓他們在“主題閱讀”中實現(xiàn)自身修養(yǎng)和內涵的升華。
小學階段要完成總量145萬字的閱讀量,這是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做到的,所以過程很重要。注重了過程,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快樂,在過程中體會堅持,才能在收獲結果的時候有成功感。這也需要教師持之以恒,注重過程監(jiān)督和管理,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找解決的對策,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掃清障礙。課外閱讀由于多半是利用自己在家或課后自己獨立支配的時間內進行,這些往往是語文教師關注的空白地帶。因此,激勵性顯得很重要。試想,一個幼小的心靈,在課外閱讀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得不到老師、同學、家長的肯定,對于他們來說,該是多么淡然無味的事情呀!因此,老師一定要堅持激勵性的原則。正因為此,我們希望通過“主題閱讀”課程打造一所有品位的城中村學校,一所圖書館里的學校,讓濃郁的書香味像空氣一樣彌漫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