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秋
摘要:在小學階段,課堂提問是師生高效率對話、互動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更是具有調節(jié)教學、交流信息、判斷是非、喚起注意、引發(fā)思考、揭示矛盾的作用,因此,提問效果可對閱讀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善于設問,以此來調動學生思維,提升其閱讀效率,筆者結合既往工作經(jīng)驗,主要總結論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效果;小學語文;提問策略
小學生比較好動、年齡尚小,在課堂中易存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1],若不進行有效引導,將會對其學習效率構成嚴重影響,尤其在閱讀理解方面,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則會使其對文章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需通過合理設問來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繼而在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一、閱讀提問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不僅是檢驗教學成果、學生理解程度的方式,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思維的有效渠道,而在實踐教學中,閱讀提問通常會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靈活性不足:例如,僅僅將文本內容作為依托,采用固定提問模式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在提問結束后要求學生統(tǒng)一背誦答案,這樣的方式不利于發(fā)散學生思維,缺乏靈活性,因此,我們在提問時需為學生預留更多的思考空間,嘗試突破教材禁錮,公正客觀給予學生評價。二是時間觀念缺失:預留問題思考時間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速度,存在時間觀念缺失的情況,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三是目標不明確:隨機提問過程中,存在問題價值不高、指導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不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二、閱讀教學提問策略
(一)漸進式、對比式提問
在實踐教學中,有許多的提問路徑可供我們應用,教師需依據(jù)學生能力、文本內容來進行設計問題路徑,合理應用漸進式、對比式提問法,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其深入理解文章。例如,在講解《司馬光》時,考慮到小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強的特征,我們可將故事作為主線,巧設故事分享會,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與學生們一起聊一聊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以此來引發(fā)學生好奇心理,集中其課堂注意力,隨后,為加深學生理解,可提出問題一:文章中“不謾語”是什么意識?,隨后,在朗讀緩解,駕駛需做好正確示范,并依據(jù)文章內容設置漸進式、對比式問題,問題二:群兒游戲玩耍的地方在哪里呢?學生回答“于庭”,隨后提出問題三:“庭”的意思是什么呢?而在講解“眾皆棄去”時,可提出問題四:這里的“眾”不包括誰,具體指誰?隨后,指導學生猜測“眾”去做了什么?發(fā)散學生思維的同時,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光持石擊甕破之”,并與“眾皆棄去”進行對比,引發(fā)學生深思,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核心內容。隨后,在課堂收尾環(huán)節(jié),還可設置問題五:司馬光令人敬佩稱羨,那他的偶像龐之道的故事大家還想聽嗎?以此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加深學生記憶。
(二)依據(jù)教學目標有序提問
閱讀教學設問講究技巧性[2],特別是提問的順序可對學生閱讀效率產生直接影響,能夠對教學成功性產生決定作用,例如,在講解“花的學?!贝似恼聲r,教學目標如下:(1)理解詩歌內容,(2)體會文章意境,想象詩歌畫面。針對此項教學目標,我們可設置以下問題,進行有序提問,問題一:詩歌每一段都描述了怎樣的內容?引導學生對每一段內容進行簡潔概括,使其理解詩歌內容。問題二:大家最喜歡哪一句優(yōu)美詞句?為什么喜歡呢?問題三:東風的特點是什么?由哪個詞可以概括?問題四:從“吹著口笛”、“走過”這兩個詞語該怎樣理解?從中可感悟到什么?問題五:通過分析“狂歡”一詞,大家可以想象出怎樣的情景呢?問題六:“雨一來,它們便放假了”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導學生通過相互討論的方式來尋找問題答案,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步體會文章意境,想象詩歌畫面。最后,可提出問題七:在大家想象中,花的學校有哪些情景呢?以此來發(fā)散學生思維,提升其閱讀能力。
(三)強化生本意識,靈活提問
在閱讀教學中,為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教師需強化生本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感悟知識、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從學生視角出發(fā),靈活設計問題,教師需了解學生閱讀能力、認知水平,抓住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據(jù)此巧妙設計問題,集中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參與度,激發(fā)其閱讀探究興趣[3]。例如,在講解《盤古開天地》時,我們就需從學生視角出發(fā),抓住其喜愛神話故事的特征來靈活設置問題,問題一:在大家心目中,盤古是什么樣的?遠古世界是怎么樣的?問題二:盤古開天地時,大家覺得哪些地方很神奇?世界產生了什么變化?盤古做了什么?問題三:盤古最終還是倒下了,身體產生了什么改變?在此基礎上,合理預留思考時間,指導學生相互交流,以此來調動學生探究積極性。
結束語
新課程背景下,閱讀教學提問也需充分體現(xiàn)技巧性、藝術性特征,教師不僅需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還需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通過合理設計對比式、環(huán)繞式、漸進式提問路徑,依據(jù)教學目標有序提問,從學生視角靈活設置問題,可降低學生閱讀理解難度,提升教學效率,調動學生探究積極性,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世民.基于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優(yōu)化策略[J].新課程,2020(18):50.
[2]趙海紅.“問”為上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問”設計的優(yōu)化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07-108.
[3]孫世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成因及解決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