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文化功能。若想達到這一教育目的,就必須注重加強對流行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利用,以此不斷地豐富高中語文教育的內容,切實地提高高中生的文學素養(yǎng)。筆者針對現階段高中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利用流行文化資源的重要意義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語文教育中流行文化資源利用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語文教育活動的優(yōu)化和完善。
關鍵詞:高中語文;流行文化;利用策略
一、 引言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對新鮮的事物普遍充滿好奇心,也比較喜歡追逐和嘗試新鮮的事物。流行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含大量的資源,但是資源的質量良莠不齊。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加強對流行文化資源的篩選,加強對優(yōu)質流行文化資源的利用,以此為高中語文教育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有效地緩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促使高中生更加輕松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
二、 現階段高中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脫離生活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主張各學科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貼合實際生活開展教育活動,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從現階段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來看,很多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年代感,并且其中有很多古詩詞、文言文一類的文章。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這對于正值青春年少的高中生來說,其很容易就此放棄語文知識的學習,然而語文知識的學習又是高中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由此可見,教學內容脫離生活是現階段高中語文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高中語文教育活動的效率之所以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學模式缺乏多樣性。在應試教育模式的深刻影響下,很多語文教師為了盡快地完成教學任務,給高中生留出更多的時間用來復習、鞏固語文知識。在具體開展教育活動時,通常都是由自身主宰著整個教學課堂,一味地將語文知識灌輸給高中生,而高中生為了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只顧著記筆記。課堂教學氛圍死氣沉沉,缺乏教學活力,因此,教學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缺乏恰當的教學方法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下,部分高中語文教師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試圖彌補現階段語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但是見效較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高中語文教師對高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不夠了解,在面對既復雜又繁多的語文知識時,高中生即便清楚自己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內容,但是高中生通常并不清楚自己該怎么去學習這些知識,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存在很多的困惑。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開展語文教育活動時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夠恰當。
三、 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利用流行文化資源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高中語文課堂教育活動人文氣息的提高
開展高中語文學科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語文審美能力、語文素養(yǎng)和探究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對高中生實施德育教育,促使其逐漸地形成一個正確的三觀和思想道德觀念,從而為高中生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現如今的高中生來說,流行文化作為一種新鮮的事物,對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利用流行文化資源開展高中語文教育,將流行文化和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結合在一起,可以使得語文教育課堂更具人文氣息。
(二)可以促使語文教育活動更加貼合實際生活
高中生正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階段,其對一些比較潮流的事物通常十分的敏感。在語文教育課堂上融入流行文化資源,不僅可以使得語文教育活動更具吸引力,同時因為流行文化都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文化字眼,所以還可以促使語文教育活動更加貼合實際生活。
(三)有助于增加語文教育活動的魅力
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可以一直沿用同一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應該不斷地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適當地將最前沿的流行文化資源融入其中,以此為高中語文教育活動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增加語文教育活動的魅力,進而提高高中生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 高中語文教育中流行文化資源利用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綜藝節(jié)目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后,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語文教育課堂不應該由教師一人主導,而應該是教師和高中生之間進行有效交流和互動的重要陣地。高中生不應該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的主動獲取者,是語文教育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氛圍更加不應該是呆板的、沉悶的、枯燥的。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并著重分析如何調動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活躍。流行文化資源的利用則可以很好地達到這些教育目的。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內容與綜藝節(jié)目融合在一起,綜藝節(jié)目自身就具有較強的娛樂性,綜藝節(jié)目的融入,自然可以活躍高中語文教育課堂的氛圍。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講《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時,可以為高中生播放其普遍都比較喜歡的由開心麻花演繹的話劇片段,以此將高中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教學課堂上。隨后,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通讀文章,并自行編寫話劇劇本,將這一歷史故事演繹出來。表演的過程中實質也是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的過程。這樣不僅可以促使高中生更加輕松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表現力和組織能力等。另外,高中語文教師在講有關古詩方面的知識時,這部分知識通常是高中生感覺較難的知識,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為此教師可以將《中國詩詞大會》這一綜藝節(jié)目引入進來,以此調動高中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降低學習的難度。
(二)加強文本閱讀提高語文教育效果
文本解讀是高中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若想更加有效地開展這一教育環(huán)節(jié),就需要教師先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深入細致的解讀。并分析如何促使高中生深刻地體會到這些文章的精髓所在,如何促使高中生產生情感的共鳴。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流行文化資源的利用達到這一教育目的,讓高中生充分體會到語文教材中文章作品的神韻和魅力。在開展文章解讀這一教育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嘗試著利用一些高品質的音樂歌曲協助高中生理解文本內容,充分調動高中生的各個學習感官。一首高品質的音樂歌曲,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旋律,同時還用著富有韻味的歌詞,描繪了人間百態(tài)。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講《歸去來兮辭》一課時,在教育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高中生播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杰出鄉(xiāng)村教師支月英的故事,以此促使高中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陶淵明不貪圖名利,安守清貧的良好節(jié)操。
(三)利用流行文化培養(yǎng)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生是社會未來發(fā)展與建設的接班人和重要的中間力量。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比較獨立,很輕松地便可以接受新鮮的事物。流行音樂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時尚性的特點,正因如此其備受高中生的喜歡和歡迎,并且這也是現如今高中生比較喜歡模仿的一種流行文化。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嘗試著將流行音樂引入到語文教育中來,以此更好地培養(yǎng)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促使高中生可以興致勃勃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講《私塾先生》一課時,可以將一些綜藝節(jié)目中經常出現的“你比劃我猜”這一活動引入進來,讓一名高中生站在講臺上比劃這一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像殺氣騰騰、語重心長、怪聲怪氣、神態(tài)自若等,只可以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呈現這一詞語,不可以說話。其他高中生負責猜該高中生比劃的是什么詞語。在這樣既生動又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中,高中生很容易融入進來,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也會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欲望。并且高中生為了可以更好地表現自己,將這一詞語更好地呈現出來,便會深入地研讀這一課文。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四)利用流行文化拓展語文教育內容
開展語文課堂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高中生可以更加靈活地掌握學習的方法與學習的技巧,并能夠靈活地運用語文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高中語文是一門具有工具性特點的學科。但是畢竟高中語文教材的篇幅比較有限,很難切實地實現這些教學目的。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利用流行文化拓展教育內容,并引導高中生自主地展開課外學習。現階段,我國對各階段教學中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非常的重視,與此同時,流行文化的融入也受到了相應的重視。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著利用流行文化拓展語文教育內容,拓寬高中生的視野,以此進一步培養(yǎng)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講《滿江紅》一課時,可以將由這一文章改編的流行歌曲引入到課堂教育中來,并引導高中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一些將古文改編成流行歌曲的內容,以此實現教學的延伸,從而發(fā)揮流行文化資源的重要利用價值。在加深高中生對語文課文理解和掌握的同時,提高高中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流行文化中包含豐富的教育資源,高中語文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現階段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流行文化資源對于語文教育的重要意義。利用流行文化資源有效地培養(yǎng)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并拓寬語文教育內容,開拓高中生的視野,為高中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此促使高中生更加輕松地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實現語文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另外,利用流行文化資源開展語文教育活動,還可以切實地提高高中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裕花.歐美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探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3):212.
[2]張鳳穎.網絡文化融入高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0.
[3]郝凌云.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流行元素應用角度探討[J].語文教學之友,2019,38(5):6-7.
[4]陳海燕.新世紀流行歌曲中的文學元素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8(18):65.
[5]滑英潔.流行文化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研究:以綜藝節(jié)目和流行歌曲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9):57-60.
作者簡介:
劉偉,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