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斌
【摘要】現(xiàn)代教育飛速發(fā)展,新課改也在不斷推進,在教育改革的新環(huán)境下,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開始倍受關注。為了讓學生在言語智慧方面有所提升,更為了讓學生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國家教育對語文閱讀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現(xiàn)針對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作了一些淺在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課堂;教學模式
引言:
在所有學科中,語文是基礎,學好語文有利于其它各科的學習,而在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的學習又當是重中之重,同時它又是教學的難點。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學習的需要也越來越高。因此,從此階段,教師就要開始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以此作為教學目標,并通過改變教學方法、采用各種趣味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chǎn)生興趣。筆者現(xiàn)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優(yōu)化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明確閱讀目標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前預習就是很好的閱讀習慣之一,它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在課前,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或者指定學習任務和目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邊讀邊思考,以此激發(fā)學生對課文探索的欲望,并能充分展開想象。例如:在學習《將相和》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把觀全文,先給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和目標,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能夠做到:一是可以用簡潔概括性的語言把故事發(fā)生的情節(jié)和過程復述下來,二要可以自己總結出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和優(yōu)秀品質。三是可以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
二、巧設問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有積極性。加之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難易程度,通過設置一些鮮活、有趣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關注。例如: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這課時,由于這是一篇科學性的文章,科學術語比較多,這就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疑的方式進行教學:地球之外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存在?生命存在的條件有哪些?哪些行星會有生命的存在,哪些行星不會有?你的依據(jù)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困惑,在閱讀中展開積極的思考。這樣會讓他們讀起課文來更有方向,同時又能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繼而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如果教師想讓閱讀課堂變得更為高效,還可以規(guī)定時間,并用答題加分的形式,促使學生加快閱讀速度。
三、交流思想,提高理解水平
當學生已經(jīng)帶著問題完成閱讀后,他們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感受,這時教師就要為師生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見解、感受勇敢的表達出來,然后師生一起交流意見。還拿上面提到的《宇宙生命之謎》舉例,學生通過認真閱讀,已經(jīng)找到答案,也各自有有自己的見解,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一一作答,并在一起交流討論。
這樣以來,學生不但可以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更能在自己的認知方面有所提升。與此同時,學生在表達想法的時候,還能更好地掌握對語言的運用。
四、角色拌演,增加情感體驗
考慮到小學生具有性格活潑、好奇心強這一因素,教師可以據(jù)此進行情景式教學。在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文環(huán)節(jié)先是熟讀,然后進行表演比賽,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融入到各個角色的扮演當中,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在表演中再次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和理解。同時,真實而生動的表演,還有利于學生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只是在表演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細致引導,并鼓勵學生勇敢大膽的去嘗試。例如在學習《牛郎織女》這一課時,因為課文故事性強,內容淺顯易懂且富有情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拌演的方式去學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親身感受故事情節(jié),更易讓其掌握課文人物性格和心理。
五、課外閱讀,加強語言積累
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是有限的,根本無法滿足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學生的閱讀學習絕對不能只依賴于課本。要想擴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增加課外閱讀。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科普類、文學經(jīng)典類的書籍,在班級內設置圖書角,并且每周開展一次課外閱讀課。在閱讀完以后,教師還要規(guī)定學生寫一篇閱讀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對文章內容的簡述、摘錄的好詞好句、讀后感悟等等,以此加強學生的語文積累和閱讀效果。只要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還要鼓勵并監(jiān)督學生,一定要堅持這種課外閱讀的習慣!
六、結合寫作,提高讀寫能力
教師在開展閱讀課堂教學的同時可以充分結合寫作教學。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寫作任務,為學生選題立意,然后讓學生通過有針對性的閱讀,協(xié)助完成寫作任務;教師還可以經(jīng)常鼓勵學生寫文章讀后感,這樣有利于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還能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的自我教學為中心的觀念,學會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提高文章的把控能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鼓勵學生多進行自主性學習和探究。同時教師還應努力為學生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才能達到高效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馬文錦.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課“自主合作3+2”教學模式探討[J].新課程,2021(15):14-15.
[2]黃阿忠.基于探索式教學模式的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20(34):39-40.